戴宏傑的主要研究
長期從事碳納米材料的生長合成、物理性質研究、納米電子器件研發,以及納米生物醫學以及能源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在上述領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並獲得了廣泛的影響,是國際碳納米材料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之壹。
1989.9-1994.6先後在哥倫比亞大學和哈佛大學跟隨C.Lieber教授從事博士論文工作:
●利用掃描隧道顯微鏡研究二維電荷密度波系統的結構和隨機雜質釘紮效應 ●高Tc超導體中的磁通結構和缺陷釘紮效應 ●低維固體材料的化學合成
1994.9-1995.9在哈佛大學Charles Liber教授的科研組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納米材料的合成與表征 ●導電原子力顯微鏡 ●單個納米材料的電學性質
1995.9-1997.7在Rice大學跟隨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R.E Smalley教授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富勒烯為基的納米技術 ●富勒烯納米管的合成、提純、表征和應用 ●單根碳納米管用作原子力和掃描隧道顯微鏡的探針
1997.9-2002斯坦福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科研方向為:
●新型納米材料的化學 ●利用新型探針和新的成像機理的掃描探針顯微技術及其應用 ●新型壹維納米材料與微米/納米半導體結構的集成 ●發展新的納米材料制備技術 ●納米尺度的固體物理研究
2009年當選美國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Fellow of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美國藝術與科學院成立於1780年,每年通過會員推薦和選舉,接納各界傑出人士成為新院士。作為壹個獨立的學術研究中心,該院當前的重點研究領域集中在科學技術、全球安全、公***政策與美國機構、人文和教育等方面。學院***有4600位院士,他們都是學術、藝術、商業和公***事務領域的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