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奧古斯特·羅丹簡介_奧古斯特·羅丹_羅丹簡介

奧古斯特·羅丹簡介_奧古斯特·羅丹_羅丹簡介

展開全部

1.奧古斯特·羅丹

(Auguste Rodin1840~1917)

簡介

法國著名雕塑家。他生於壹個貧窮的基督教家庭。他的父親是壹名警務信使,母親是窮苦的平民婦女。羅丹從小喜愛美術,其它功課卻很糟糕。在姐姐瑪麗的支持下,失望的父親不得不同意把他送進巴黎美術工藝學校。姐姐瑪麗靠自己掙得的工錢來供給他食宿費,因此羅丹從小就深深地敬愛他的姐姐。他14歲隨荷拉斯·勒考克(Lecongde Boi *** audran)學畫,後又隨巴耶學雕塑,並當過加裏埃·貝勒斯(Carrier·Belleuse)的助手,去比利時布魯塞爾創作裝飾雕塑五年。1875年遊意大利,深受米開朗基羅作品的啟發,從而確立了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他的《青銅時代》、《思想者》、《雨果》、《加萊義民》和《巴爾紮克》等作品都有新的創造,曾受到法國學院派的抨擊。包含著186件雕塑的《地獄之門》的設計,即因當時官方阻撓而未能按計劃實現,只完成《思想者》、《吻》、《夏娃》等部分作品。他善於用豐富多樣的繪畫性手法塑造出神態生動富有力量的藝術形象。生平作了許多速寫,別具風格,並有《藝術論》傳世。羅丹在歐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詩人但丁在歐洲上的地位。羅丹和他的兩個學生馬約爾和布德爾,被譽為歐洲雕刻“三大支柱”。

對於現代人來說,他是舊時期(古典主義時期)的最後壹位雕刻家,又是新時期(現代主義時期)最初壹位雕刻家。他的壹只腳留在古典派的庭院內,另壹只腳卻已邁過現代派的門坎兒。可以說,羅丹用他在古典主義時期鍛煉得成熟而有力的大手,用他不為傳統束縛的創造精神,為新時代打開了現代雕塑的大門;當年輕的藝術家們蜂擁而入向前跑去時,他卻已入衰邁之年,他走不動了。他的創作對歐洲近代雕塑的發展有較大影響。

羅丹的壹生是被人攻擊和嘲諷、同時亦為人理解和支持的壹生。但他始終以壹種偉大的人格正確地面對這壹切。羅丹壹生攀登,並終於登上米開朗基羅之後的又壹高峰。羅丹堅信:“藝術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證明了這壹觀念,都深刻揭示了人類的豐富情感。羅丹偏愛悲壯的主題,善於從殘破中發掘出力與美,這使他的藝術具備博大精深的品格。他開創了壹個全新的時代,創作了壹種全新的藝術手法。他的作品所體現出的思想和精神魅力,永遠帶給人以深沈的美,啟迪著人們不停地思考。

生平

羅丹進的美術工藝學校是蓬巴杜夫人所寵幸的畫家巴歇利埃在1765年創建的,學生在這裏學習裝幀藝術和制圖。在這裏他遇到了終生敬仰的啟蒙老師荷拉斯·勒考克。勒考克是壹個普通的美術教員,但他壹開始就鼓勵羅丹忠實於真正的藝術感覺,而不要按照學院派的教條去循規蹈矩。也許正是這種教導影響了羅丹的壹生。在此期間,他常去盧浮宮臨摹大師的名畫。由於買不起油畫顏料,羅丹轉到了雕塑班,並從此愛上了雕塑。勒考克又介紹他到當時法國著名的動物雕塑家巴耶(Barye 1796~1875)那裏去學習,使他受到良好的基礎訓練。在渡過三年艱苦而勤奮的學習時間後,羅丹躊躇滿誌,準備投考巴黎美術學院。勒考克把羅丹介紹給當時著名的雕塑家曼德隆(Hippolyte Maindron 1801~1884),讓他做為推薦人在羅丹的入學申請書上簽字 ,但這也沒用,羅丹落選了。第二年依然落選。第三年,壹個老邁的主持人在羅丹的名字旁邊幹脆寫上:“此生毫無才能,繼續報考,純系浪費。”就這樣,未來的歐洲雕刻巨匠,竟被巴黎美術學院永遠拒之門外。這對渴望成為雕塑家的年輕的羅丹,是壹個沈重打擊。

更大的打擊接踵而來,羅丹心愛的姐姐瑪麗因失戀而入修道院了,兩年之後, 她柔弱的精神和肉體承受不了失意而又清寒枯索的生活,因病去世。羅丹的精神在這雙重打擊下徹底崩潰了,他毅然走上姐姐的路,當了壹名修道士。但是羅丹強健的肉體供給他源源不斷的欲望,其中創造欲望在壹顆藝術家的心中燃起了難以遏制的火焰,使對上帝和藝術同樣虔誠的羅丹陷入內心的矛盾和痛苦。善良而明達的修道院院長埃瑪爾,從羅丹受壓抑的表情上看出了他的心思。他創造條件讓羅丹有機會去畫畫和雕刻。當他看到羅丹確有才氣後,就勸說羅丹還俗,去繼續其雕塑事業,“用藝術為上帝服務”。這樣鼓勵羅丹。羅丹用壹顆被撫慰而充滿感激的心在修道院為埃瑪爾院長做了壹件雕像,這件雕像顯示出23歲羅丹已經具備當壹個雕塑家的洞察力、技巧和手勁兒。

羅丹重新回到勒考克身邊,在他的幫助和支持下,開始了邊工作邊自學的奮鬥生涯。雇不起模特兒,他就請壹個塌鼻的乞丐畢比給他當模特兒。乞丐的醜陋使羅丹看到了在其被磨損的臉上,有著人類所***有的愁苦和淒涼,同時他也想到了那位終生辛苦勞作而孤獨的雕塑大師米開朗基羅。從而在羅丹的眼中生活的美醜和藝術的美醜有了不同意義。他創作時註意光在作品表面的表現,將其所要展現的思想內涵容入到作品中去,使雕塑藝術成為壹種強有力的語言,人們在思想上所感受的內容要遠遠超過視覺感受。這壹藝術思想正是大師米開朗基羅在晚年苦苦追求,而經過三百多年後第壹次在羅丹的《塌鼻男人》得以成熟展現,並貫穿其壹生,成為它們的靈魂和魅力的源泉。

羅丹不僅是壹位雕塑大師,同時又是壹位偉大的老師。他的學生或者助手,哪怕是僅僅有過交往,都在藝術上深受羅丹的影響。但羅丹作為先生從不在藝術觀點上束縛學生們,因此他的學生都能成熟為自己的獨特風格而脫穎而出。他們學習的是羅丹的創造精神,所以其中出類拔萃者甚多,有些日後與老師齊名。

羅丹的壹生是被人攻擊和嘲諷、同時亦為人理解和支持的壹生。但他始終以壹種偉大的人格正確地面對這壹切。羅丹壹生攀登,並終於登上米開朗基羅之後的又壹高峰。羅丹堅信:“藝術即感情”。他的全部作品都證明了這壹觀念,都深刻揭示了人類的豐富情感。以此而論,羅丹是最傑出的浪漫主義雕刻大師。然而,他的偉大,還在於他的深刻思想:他沒有浪漫派中容易見到的那些弊病,如膚淺的熱情,空洞的誇張,虛假的內涵。他偏愛悲壯的主題,善於從殘破中發掘出力與美。這使他的藝術具備博大精深的品格,既動人之情,又啟人之思,使我們得以神遊於心靈的波濤,生命的奧義,宇宙的玄遠,創造的神奇。由此觀之,羅丹又超越了浪漫主義,超越了門戶派別,超越了時代和區域,成為歷史星河中壹顆璀璨的巨星。他同情底層勞動人民,熱愛自己的祖國,將其畢生投入到對藝術執著追求和人生種種痛苦的苦苦思索中去。他開創了壹個全新的時代,創作了壹種全新的藝術手法。他的作品所體現出的思想和精神魅力,永遠帶給人以深沈的美,啟迪著人們不停地思考。

羅丹藝術術論

在藝者眼中,壹切都是美的,因為他銳利的慧眼,註視到壹切眾生萬物之核心;如能抉發其品性,就是透入外形觸及其內在的“真”。此“真”,也即是“美”。

--羅丹

生命之泉,是由心中飛湧的;生命之花,是自內而外開放的。同樣,在美麗的雕刻中,常潛伏著強烈的內心的顫動。這是古代藝術的密。 --羅丹

藝者的德性只是智慧,專註,真誠,意誌。 --羅丹

藝術之源,在於內在的真,妳的形,妳的色,都要傳達情感。 --羅丹

最主要的是感受,愛憎,希冀,吟哦,生活。要做藝術家,先要從人做起。 --羅丹

惡是枯幹。 ——羅丹

《羅丹藝術論》是對歐洲雕塑史的科學總結,又是個人經驗的精練概括,其中貫穿著羅丹對前人的崇敬、對名作的卓見和創作的喜悅、深思的刻痕、點滴的自省。當年傅雷先生任教上海美術專科學校,翻譯此書作“美學講義”發給學生,意在未曾涉及純粹美學之前,先對於美術名作的形式與精神有壹確切認識與探討。

重編彩圖本緊扣大師談話,將二百余幅美術名作與談話內容融為壹體,更利於名作的欣賞和名著的理解。

這裏只對該書作簡要介紹,阿文建議妳去買壹本奧古斯特·羅丹簡介,因為可以放在床頭慢慢的看,還可以聞到書香。裏面有很多精美圖片,書頁的紙質也很好。另外,為了不損壞原書奧古斯特·羅丹簡介,阿文舍不得掃描,因為掃描圖片的時候要把書壓平,很容易把書弄壞……

《羅丹藝術論》法國·葛塞爾著 傅雷譯

年譜

1900年奧古斯特·羅丹在巴黎舉辦作品展,確立他作為壹個雕塑家的聲譽。他的主要貢獻在於恢復西方雕塑對人類的理解和對精神世界的表現,被認為是雕刻史上最偉大的肖像雕塑家。

1864年,羅丹隨著名動物雕塑家路易·巴耶學雕塑,由於刻苦努力,進步很快。後又到有“小美術學院”之稱的盧浮宮學畫,畫室主人是第二帝國時代很有名氣的裝飾雕刻大師阿爾貝歐內斯特-加裏埃-貝勒斯。經過壹段時間學習,羅丹己具備了成為壹個優秀雕刻家的條件。35歲之前,羅丹的個人風格還沒有確定,1875年,羅丹訪問意大利,對偉大的米開朗基羅贊賞備至,對其日後的創作產生了巨大影響。

1878年,羅丹展出《青銅時代》引起了不少議論,許多人不承認這是藝術作品,因為它太逼真了,說它是根據真人塑造的。此事對羅丹震動不小,使他開始思考作品的表現問題,他感到極端近似意味著毫無新意,且不利於表現深層的思想感情。因此,羅丹以後的作品形象生動且富於內在的精神氣息。他的代表作《地獄之門》***186個形體,歷時37年,直到他逝世也沒有完成,其中的“思想者”、“吻”等被放大,獨立成為享譽世界的名作。

羅丹的其他主要作品有:《傷鼻的男子》(1864)、《青銅時代》(1876)、《聖約翰的說教》(1878 )、《地獄之門》(1880-1917)、《亞當》(1880)、《夏娃》(1881)、《加萊義民》(1884-1 886)、《吻》(1886)、《巴爾紮克》(1897)、《雨果》(1897)。

1917年11月17日,歐洲兩千多年來傳統雕塑藝術的集大成者、20世紀新雕塑藝術的創造者、法國雕刻家羅丹逝世。

[編輯本段]2.原長沙市作家協會副主席

性 別: 男

出生年月: 1936/10/19

民 族: 漢族

原名羅成偉。湖南邵陽人。 *** 黨員。1965年畢業於長沙市教師進修學院中文系。1959年參加工作,歷任長沙市南區教育局長,《新創作》雜誌副主編,長沙市文化局副局長、正處級調研員,長沙市作家協會副主席,文學創作壹級。湖南省作家協會第三、四屆理事,湖南省科普作家協會第壹、二、三屆常務理事及省寓言童話文學研究會首屆和二屆會長,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第四屆副會長。1958年開始發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著有故事集《雞司令》、《不能忘記的故事》、《毛主席的好孩子》、《紅色少年的故事》、《險洞探水》,詩集《龜兔第二次賽跑》、《鴕鳥小莎莎》,寓言集《哈哈飛奇趣寓言》,《伊索和“呵餵先生”》、《孫悟空挑選新猴王》,中篇童話《豬八戒外傳》,長篇童話《綠鼻子“老虎”歷險記》、《超級寶貝古力丁》,中篇科幻小說《神奇的海島》,中篇傳記文學《王勃》、童話集《小嘰嘰歷險記》、低幼童話寓言集《兔子和烏龜第二次賽跑》、科幻小說集《銀魯魯和金貝貝》、《文藝湘軍百家文庫·羅丹卷》、散文集《雁過留聲》、自傳體散文《望斷南飛雁》、古詩詞集《飲翠樓詩詞》等二十余部。部分作品選入《中國兒童文學精品選》、《中國新文藝大系》、《世界寓言精品五百篇》,並譯有日英外文版本。

長詩《兔子和烏龜第二次賽跑》獲全國第二次少年兒童文藝創作獎,小說集《銀魯魯和金貝貝》獲湖南省首屆兒童文學大獎,《烏鴉喝水的新故事》獲第十壹屆陳伯吹兒童文學獎,童話寓言集《老狼柯克傳奇》獲1994年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金駱駝獎,《哈哈飛奇趣寓言》獲1998年第二屆金駱駝創作二等獎。科幻小說《翠島奇事》獲中華少年科幻小說大賽壹等獎。曲藝《中流擊水顯風流》獲文化部第三屆群星獎。

[編輯本段]3.廈門工商聯秘書長

(1904.9~1983.3.27)字稚華,號慧印居士,連城人。從小喜愛書畫。1930年來廈,開辦風行印刷社。其間活動在新加坡。1935年回國定居廈門,重操印刷業。刻苦書法,博采眾長,終形成了獨樹壹幟的書風“羅丹體”。1951年與楊夏林等創辦鷺潮美術學校。曾任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廈門市文聯顧問、廈門市書家協會名譽顧問,並任廈門市政協壹至五屆委員、廈門工商聯秘書長。有《羅丹書法藝術》等行世。

[編輯本段]4.蹦床運動員

性別:女

生日:1986.3.23

籍貫:湖南

身高:1.61米

體重:52公斤

項目:蹦床

運動經歷:

1999年進入湖南省隊開始從事專業訓練;2002年11月入選國家隊。

主要成績:

2000年5月全國蹦床錦標賽團體亞軍

2001年5月全國錦標賽團體亞軍、個人第八

2001年11月全運會團體亞軍、個人第四

2002年5月全國蹦床錦標賽團體冠軍、個人亞軍

2003年5月全國蹦床錦標賽團體亞軍、個人第五

2003年世錦賽團體亞軍

[編輯本段]5.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研究生

1981年生於中國重慶,2000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附中,2004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現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研究生。

2003年 參加重慶首屆油畫展。(重慶美術館);

參加貴州雙年展。(貴陽);

參加德國卡塞爾MY LAND聯展(卡塞爾大學美術館);

參加第三屆油畫展。(中國美術館) ;

2004年 參加四川美院99…04創作成果展。(重慶美術館);

參加第三屆重慶市美術作品展。(重慶美術館);

參加第十屆全國美展重慶優秀作品(重慶美術館);

參加中法藝術走廊通道展(法國梭邦大學美術館);

2005年 參加成都國際雙年展 新人特展 (成都現代美術館);

參加中韓交流展 (重慶.漢城);

2006 年 參加自我造局 中國當代繪畫展(上海證大現代藝術館);

參加中國歸來 (法國.圖盧茲Les Abattoirs當代藝術博物館);

參加重慶辣椒 (青島美術館);

參加來自重慶的當代的繪畫 (加拿大渥太華光洲美術館);

參加嬉戲的圖像 (深圳美術館);

參加我們之間 青與藍 (羅中立。羅丹。聯展) (山藝術。北京。林正藝術空間);

參加今日中國 當代繪畫展 (北京中國美術館);

2007年 參加從西南出發 當代繪畫展 (廣東美術館);

參加貴陽雙年展(貴陽美術館);

參加798藝術節邀請展(北京798);

參加工作是壹種態度(上海);

參加2007大學生年度提名展 (北京);

參加同感——當代新銳藝術家展 (成都);

參加新視覺’07——第四屆全國美術院校油畫專業畢業生優秀作品展(何香凝美術館);

參加動漫雙年展。(摩卡現代美術館。上海);

參加重慶直轄10周年優秀作品金彩獎(三峽博物館。重慶);

參加3L4D (形而上畫廊。臺灣);

[編輯本段]6.中國作協遼寧分會專業作家

原名羅士垣。廣東興寧人。 *** 黨員。高中畢業。早年曾任布店學徒、小學教師、汕頭統稅管理所文書,1938年赴延安抗大學習。後歷任大連日報社社長、鞍鋼機械三廠廠長、中國作協遼寧分會專業作家。1941年開始發表作品。195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長篇小說《風雨的黎明》,短篇小說集《飛狐口》、《戰鬥風雲錄》、《小號手》、《秘密情報員》,話劇劇本《秘密的鬥爭》等。

[編輯本段]7.河南師範大學教師

女,漢族,1980年4月出生,河南省新鄉市人。1999-2003年,在鄭州大學就讀本科;2003-2006年,在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就讀碩士。參與完成的主要課題有:《校長培訓網絡課程開發項目》,教育部人事司重點項目;《優質學校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項目。曾在《教育研究》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3篇,參與編寫出版論著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