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閩南傳統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閩南傳統端午節有哪些習俗?

由於地域關系和歷史原因,閩南端午習俗在延續中華民族傳統習俗的同時,也保留了各自獨特的民風習俗,形成了形態各異、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福建省民俗學會常務副會長石奕龍教授說,閩南過端午***同的習俗有三類:壹類是驅毒、驅蟲、避邪類,如端午節午時用蘭草水洗浴、炒鹽作為午時鹽、采草藥作為午時茶;壹類是吃堿粽子、發糕等端午儀式食品;壹類是劃龍舟,兼有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特點。閩南各地還有各自獨特的端午習俗。據介紹,泉州端午節有很多祈福消災習俗,包括門楣插“五瑞”(即五種植物)、小孩胸佩香袋、泡雄黃酒、炒午時鹽等。另外還有壹種諧趣的驅邪消災的習俗叫“采蓮”,采蓮隊伍中有鋪兵、鑼鼓陣、花童或男扮女裝的提花婆,由壹位扮相邋遢不堪、手舉長桿幡旗的“醉漢”充當前導,最後由四人擡著壹具木雕龍頭壓陣,為沿途的民眾入室舞旗拂掃。漳州市詔安縣數百年來走“貢王”的民俗為當地鄉親喜聞樂見。每逢端午節,當地鄉人分別從兩廟中擡沈世紀、李伯瑤二將的神像出行,環繞北關遊街時,由廟宇燈籠前導,刀斧戈戟羅列雙行,社眾排隊隨後,齊唱原名龍船鼓歌的“貢王歌”,十分熱鬧。清代進士黃開泰有壹首《端陽走貢王竹枝詞》記其盛況:“滿城競唱貢王歌,結隊遊街鼓伴鑼。端午舁神因底事?開漳英烈績難磨。”廈門市的端午習俗也熱鬧非凡,據清道光年間的《廈門誌》記載:“五月五日,端午懸蒲、艾、榕枝於門,粘符制采勝及粽相饋遺。競渡於海濱……或十余日乃止。”另外,端午期間,廈門還有民間傳統競技活動“抓鴨子”,競技場設在水面上,參加者要走過壹根塗滿滑油的圓木柱,然後打開壹只盛鴨子的木箱,再跳進水裏去抓掉下去的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