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蕭是什麽意思
吹簫,意思是吹奏簫管(壹種中國的傳統樂器)。出自《史記·周勃世家》:“ 勃以織薄曲為生,常為人吹簫給喪事。”?
詞語釋義
1、吹奏簫管《史記·周勃世家》:“ 勃以織薄曲為生,常為人吹簫給喪事。” 唐.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詩:“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清錢謙益《偶讀<史記>戲書紙尾》詩之二:“牘背千金獄始明,吹簫織薄可憐生。”
2、用伍子胥吳市吹簫乞食事,謂乞食。 唐.虞世南《結客少年場行》:“吹簫入吳市,擊築遊燕肆。”?郁達夫《懷揚州》詩:“亂擲黃金買?阿嬌?,窮來吳市再吹簫。”詳“ 吳市吹簫 ”。喻義:吹簫吳市的意思是像伍子胥在吳國的街市吹簫乞食壹樣,比喻行乞街頭。也作吳市吹簫,而吹簫是用來婉指乞丐。
3、漢 劉向《列仙傳·蕭史》:“蕭史者,秦穆公時人也,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鶴於庭。 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後遂以“吹簫”為締結婚姻的典實。?
唐.白居易《得景請預駙馬所司欲科家長罪不伏判》:“選吹簫之匹,雖則未獲真人;預傅粉之郎,豈可濫收庶子?” 明陳汝元《金蓮記·小星》:“好遂吹簫願,喜嬴臺乘鸞風便。”
漢服與簫
簫的產生,其歷史可以追根溯源到遠古時期。中國考古學表明,目前出土文物中發現了有距今七千多年的骨質發聲器,考古學家稱之為“骨哨”(浙江河姆渡出土的文物,現存浙江博物館)。
這批骨哨是用鳥禽類中段肢骨制成的,古代人將骨骼中的骨髓抽掉,形成壹支中空的骨管,然後在管壁上打有孔洞,它們長7厘米左右,管徑6--8毫米,略呈弧曲形,在凸弧面上開有二或三孔,可以吹出幾個音來,於是就形成了骨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