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為什麽要叫公子扶蘇 公子扶蘇名字的由來是什麽
秦國為嬴姓,以國為氏是為秦氏,但在我國古代壹般都不直接稱呼姓氏。公子為我國的爵位之壹,爵位分為“公、侯、伯、子、男”,其中公是爵位最高的,公爵的兒子自然而然的就冠以“公子”的尊稱,例如公子小白、公子糾等等,都是壹樣的原因。
扶蘇極力反對實行“焚書坑儒”、“重法繩之臣”等秦國政策,並多次上書勸諫秦始皇:“天下剛剛安定,社會還處於動蕩之中,很多邊塞的百姓還沒有歸附,很多人也都十分推崇儒家思想,現在陛下實行這樣的國策,我很擔心天下是否會因此更加動蕩”。公子扶蘇也因此被秦始皇貶到上郡監蒙恬軍。
秦始皇死後,趙高等人欲扶植胡亥坐上皇位,害怕扶蘇即位執政,便偽造秦始皇詔書,指責扶蘇““為人不孝、無尺寸之功等”逼得扶蘇自殺身亡。
擴展資料:
扶蘇素有賢名,所以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反抗秦二世暴政時,陳勝說:天下受暴秦的統治已經很久。我聽說秦二世是秦始皇的小兒子,不應該由他繼位,應該繼位的是公子扶蘇。就因為扶蘇屢次規勸秦始皇的緣故,秦始皇就派他領兵駐守外地。
現在傳聞扶蘇並沒有罪,秦二世卻把他殺害。百姓都聽說扶蘇賢明,卻不知道他已死。項燕原是楚國的將軍,多次立下戰功,愛護士兵,楚國人都擁戴他。楚亡後有的人認為他已死,有的人認為他逃亡躲藏起來。現在要是我們冒稱公子扶蘇和項燕,向天下人們發出起義的號召,應該有很多人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