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我國古代的射禮在什麽歷史時期逐漸廢弛的,但是卻並沒有完全消亡?

我國古代的射禮在什麽歷史時期逐漸廢弛的,但是卻並沒有完全消亡?

戰國時期,射禮逐步廢弛,歷代行廢不定。漢代,僅東漢明帝時期舉行過大射之禮。

唐代則依禮經制訂了射禮,規定每年三月初三和九月初九兩次於射宮行射禮。北宋時期沿用唐制,但南渡後射禮又廢。

遼金時期也有射禮,其法多沿用本族之俗,與古射禮不同。遼代在祭天求雨的瑟瑟儀中,有射柳之制。祭奠之後,先由皇帝彎弓射柳,群臣依官位高低依序射之,並以各人冠服為射柳輸贏之質。

金代在拜天禮中也有射柳儀。拜天之後,在場上插兩行柳,參射之人以尊卑為序,將束發之帕系於柳枝上,騎馬以射之。射斷柳枝並馳馬以手接住斷柳者成績最佳,射斷但未能接住斷柳者其次,射中但柳枝未斷以及未能射中者皆為負。

明太祖朱元璋以弓馬得天下,故而很重視射禮。他不但刪定了射禮儀規,還親自舉行了大射之禮,並且還下令武夫文士皆須習射。清代於大閱及秋狄時舉行射禮,康熙大帝身親力行。康熙於南苑閱兵時親自上陣,挽弓而射,五矢皆中,馳馬而射,壹發又中,全場歡聲雷動,傳為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