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特殊時期的第壹本書《天幕紅塵》

特殊時期的第壹本書《天幕紅塵》

這次疫情讓我終於有時間把壹直沒有看完的豆豆三部曲最後壹部《天幕紅塵》看完了,來說說我的感受:如果《天道》的原著《遙遠的救世主》讓人領略到了天道的深邃和神奇,人原來可以這樣活著。那麽《天幕紅塵》則是對《遙遠的救世主》最好的解讀。主人公葉子農如禪謁般的“見路不走,即見因果,見相非相,即見如來”,也是對 《遙遠的救世主》中的主題思想“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更加具象的概括。

這本書並沒有《遙遠的救世主》那麽多精煉,壹針見血的詞句,多的是細碎閑聊般的親切口語,但也讓讀者更易領會那看似龐博艱深實則純粹質樸的原始自然規律。

《天幕紅塵》除了繼續保存豆豆小說特有的世界背景,商戰風雲和人生思考之外,政治元素的介入,顯得非常突出。從蘇聯解體,石油大亨羅家明壹夜之問破產自殺寫起,始終不離政治。葉子農作為壹個“西馬”的信奉者,企圖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終於被海外右翼勢力殺害。他的“見路不走”的如禪偈般的哲言,貫穿了全書,神秘莫測,成為人人在破解的壹道難題。巨商,演藝明星,海外學子,紛紛登場,場景在莫斯科,紐約,巴黎,匈牙利,中國之間穿梭展開,全書帶給人壹種新鮮,浪漫,刺激的閱讀沖擊力。

《天幕紅塵》中的人物和豆豆以往的小說壹樣,不多,也不復雜,不會讓人產生“臉盲”,但可貴的是每壹個人的個性都值得推敲和細品。

“見路不走”就是見路非路,即見因果的意思,跟見相非相,即見如來,是壹個道理,見路不走就是實事求是的執行和具體,更具提示性,更容易理解和操作。

《天幕紅塵》中的葉子農大隱隱於市,因為內心已經知道了此生最重要之事,所以並不屑於不追逐現實中的名利。與他相處的人,都願意跟他聊聊,人生的困惑便會在幾句話語中揭開,他就像是壹個高僧,他已經知道這個世界的運轉規律,然後看著眾生蠅營狗茍,深陷在各種名韁利鎖之中。他自詡為壹個小人物,但是他喜歡小人物,因為自由自在。

女主角戴夢巖在《天幕紅塵》 中是壹個電影明星,但她卻比任何人都通透。不在乎名利的她與葉子農好像就是天造地設壹樣。在初見葉子農時,知道他承擔了本來與自己無關的債務,這樣壹旦當讓她篤定,葉子農就是她命中的人了。戴夢巖對葉子農的愛無關欲望,她在乎的只是這個人。這就是她所追求的,純粹的愛。

和戴夢巖的熱烈直白不同,方迪對葉子農的愛就是:為他全方位準備好自己。方迪遠遠地愛著葉子農,就像是在大雪裏等待春天的的小草芽。方迪脫離自己的政治家庭背景,開始做起了生意,就是為了準備和葉子農站在壹樣的位置上。方迪知道葉子農想要什麽,不想要什麽,因此能在價值觀和思維上保持默契。這就告訴了我們壹個道理,如果要愛壹個人,卻處在不平等當中,也沒有清白的背景,那麽就要像方迪壹樣,先準備好自己。不用去要求回報,我愛的人我願意付出,接受不接受是另壹回事,我只想表達我的愛,愛了就表達,才是我應該對我的愛應盡之責。

《天幕紅塵》並沒有落了愛情故事的窠臼,作者反映更多的還是她本人對馬克思主義對社會發展規律的壹些見解。當然,這些見解,哲學觀都是結合商業故事,友誼,愛情,親情等等,借男主之口表達出來的。

貫穿全書的關鍵詞“見路不走”,看似簡單並且清晰明了,但其實卻很少有人能懂。見路不走,那見什麽才可以走?見因果才走。就是實事求是,就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妳看到的是什麽呢?是路,還是因果?妳是見了路,見了模式,壹味地照搬抄?還是見路非路,則見因果,則見如來?

好書是會給人帶來思考回味無窮的,我相信這是我第壹次讀《天幕紅塵》,但壹定不會是我最後壹次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