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族舞蹈特點
哈薩克族舞蹈特點?
哈薩克族舞蹈特點有:
1、卡拉角勒哈男性的動作輕快有力,剛健蒼勁,模仿黑走馬的走、跑、跳、躍等姿態,在全身壹張壹弛的律動中表現狙獷、剽悍和豪放的風格。女性的動作優美舒展、活潑含蓄,如顯示姑娘美麗而自豪的“花兒贊”,窺視戀人的“羞窺”,前俯後仰的“展裙吊花”等。男女的這些動作,都包含著特定的內容,與表演者的內心情感和幽默詼諧的面部表情融為壹體,並根據舞者自身水平可以自由發揮,不斷增加新的內容和動作。表演者時常把勞動和生活中具有濃厚特色的各種動態揉進舞蹈之中,使卡拉角勒哈的舞蹈語匯和表演內容更加豐富多樣,並由此衍化出諸如“搟氈舞”、“擠奶舞”、“繡花舞”、“拉面舞”等舞蹈。
2、卡拉角勒哈既可以在歡樂的大型集會中,也可以在小小的氈房裏進行表演。可以由壹人單獨跳,也可以雙人對跳或多人集體表演。舞法亦可以因人、因地而異。視當時的氣氛和環境,有輕松愉快的表演,有剛強有力的表演,也有幽默滑稽的表演,從而得到各種不同的藝術效果。哈薩克族人在放牧、勞動之余,常常伴著冬布拉的琴聲跳卡拉角勒哈,高歌歡舞達旦。
3、卡拉角勒哈以同名樂曲伴奏。這種樂曲的節奏感極強,明快活潑,旋律宛如駿馬在草原上馳騁。它由哈薩克族的傳統樂器冬布拉彈奏,按照舞蹈的快慢來變換節奏,並形成了大同小異的地方特點和個人演奏技巧。
4、卡拉角勒哈即興表演時不需要專門的服飾和道具,可以隨時隨地即興起舞表演。在民俗活動等演出時需要戴氈帽,穿襯衫和帶彩色圖案的坎肩,穿長褲和靴子,紮牛皮腰帶。
阿嘎加依
“阿嘎加依”是哈薩克語,故鄉的意思,哈薩克族人只要壹提到“阿嘎加依”就會想到阿勒泰。大型哈薩克民族歌舞詩《阿嘎加依》以詩的抒情方式表達哈薩克族歌舞,以現代藝術手法演繹草原文化,反映了新疆大地上哈薩克族的歷史與傳統、生活與夢想,是壹部美輪美奐、有靈魂、充滿想象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