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誰能介紹壹下潘石屹

誰能介紹壹下潘石屹

娛樂化地產商人 潘石屹,人稱老潘,甘肅天水人,身不高,體不壯,頭發不濃密,但身手頭腦均敏捷矯健。年齡未及不惑,吃過文革的苦,享過改革的福,故能上能下,可屈可伸。壹個已經基本娛樂化、善玩概念、精於反策劃的地產商人,潘石屹--永遠不做大多數。

出生年月:1963年10月

籍貫:甘肅省天水 。

職位:董事長兼聯席總裁 畢業院校:河北石油職業技術學院

潘石屹先生,SOHO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聯席總裁

潘石屹,出生於甘肅,大學畢業後到國家石油部工作,1987年起開始在深圳和海南開創自己的房地產開發生涯。1992年,潘先生與人合作***同創建了北京萬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開發出壹系列房地產項目,包括北京萬通新世紀廣場、中國國際航空公司大廈、北京萬通理想世界(現改名為新城國際)。

1995年潘石屹先生與妻子張欣女士***同創立了SOHO中國有限公司。自公司創建以來,兩人***同開發了壹系列房地產項目,分別為:SOHO現代城(10幢30層高的大廈,***包括2200套公寓和商鋪,於2000年竣工);博鰲藍色海岸(115棟河畔豪華別墅,2002年竣工);建外SOHO(北京心臟地帶規模最大的房地產開發項目之壹,為北京引領創建了壹個時尚現代化的商業社區,目前該項目尚在建設之中);長城腳下的公社(由12位亞洲建築師設計完成的壹個當代私人住宅建築藝術收藏館,並在2002年威尼斯雙年展上榮獲大獎。項目壹期已經完成,並作為壹個公社風格酒店經營,二期還在建設之中)。

2002年潘石屹先生受到國內外媒體的普遍關註和熱門報道,其中有時代周刊、CNN、中央電視臺、華爾街日報以及南華早報等等。時代周刊曾在2002年11月刊中這樣報道潘石屹,“房地產商潘石屹給中國壹貫單調的公寓和寫字樓帶來了明快的色彩……潘石屹的樓盤在品位上已國際化。”

SOHO現代城,建築面積48萬平方米

人物生平

[編輯本段]

1963年生於甘肅天水縣的農村,父親是“右派”。

1977年秋天,其父獲平反,全家從農村戶口變成城鎮戶口,搬往甘肅清水縣城。

1979年,考入蘭州培黎學校(中專)

1981年,從培黎學校畢業,以600名學生中第二名的成績被河北的石油管道學院(大專)錄取

1984年,石油管道學院畢業,被分配到河北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經濟改革研究室

1987年,辭職到廣東"下海"

1989年,隨同壹位老板來到海南省

1990年,同馮侖、王功權、張民耕在海南省合夥成立了海南農業高科技聯合開發總公司(簡稱“農高投”)--萬通的前身

1991年8月,成立萬通公司,高息借貸1000多萬元炒房地產,在海南省第二波經濟熱潮中半年多賺取壹千多萬元

1992年8月海口房地產崩盤前夕,潘回到西北考察市場機會,後到北京市場調研,在懷柔縣政府食堂偶然聽到北京市給了懷柔四個定向募集資金的股份制公司指標,潘設法獲取了其中之壹,成為發跡的肇端。

1992年,創建北京萬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2年,萬通新世界廣場在阜城門開盤,香港利達行主席鄧智仁找到萬通公司要求代理銷售。鄧智仁通過成功的廣告和定價策略獲得代銷的成功,將萬通新世界廣場賣到當時市價的三倍。

1995年,創辦SOHO中國公司(前身為北京紅石實業有限公司)

1996年,創辦項目公司北京中鴻天房地產有限公司,開發SOHO現代城

近期獲獎情況

[編輯本段]

l、2003年被“世界經濟論壇”邀為主講人;

2、2002年和2003年兩度被“博鰲亞洲論壇”邀為主講人;

3、被評選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人士”之壹;

4、2001年被深圳住交會評選為“中國地產十大風雲人物”;

5、建外SOHO被評為“京城2002年度十大影響力樓盤”之壹;

6、建外SOHO榮登新浪網“2002年京城十大暢銷樓盤排行榜”榜首。

誰是潘石屹?在Panshiyi.com網絡“老潘其人”這樣介紹:“潘石屹,人稱老潘,甘肅天水人,身不高,體不壯,頭發不濃密,但身手頭腦均敏捷矯健。年齡未及不惑,吃過文革的苦,享過改革的福,故能上能下,可屈可伸。”而在“2001年中國經濟年度人物”候選人介紹裏,另有如下描述:“潘石屹,北京紅石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在中國房地產,他不是最有錢的,他的紅石公司也不是規模最大的,但他無疑是最會吸引人眼球的。……不安分守己的潘石屹,以自己的行業挑戰著中國房地產業的秩序與戒律。”

潘石屹60年代出生於甘肅天水麥積山附近的壹個小村子。1988年初,潘石屹下海到深圳,給別人打工,擔任部門經理。後來去了海南,與朋友開公司,自己做老板,開始了經商生涯,憑借著個人努力,潘石屹迅速完成了原始資本的積累。

1993年,潘石屹在北京註冊了北京萬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任法人代表兼總經理,開始他在北京房地產界的創新與創業。

1995年初,潘石屹離開萬通,創立北京紅石實業有限公司,1996年與其他公司合並成立北京中鴻天房地產有限公司,開發位於國貿橋東側、總建築面積48萬平方米的現代城,有壹個月銷售300套的驕人記錄,有的樓還沒有拆遷已被訂購了50%.

1999年底,壹本出自現代城發展商之手的長篇文字《SOHO現代城.居家辦公.酷.com》出現在諸多媒體上,SOHO的概念被正式推出。

2001年1月初,以前衛頭光形象出現的SOHO現代城的廣告大範圍出現,同時壹本銀灰色封皮、長達100多頁的SOHO現代城樓書,以大量的照片、漫畫與插圖講解SOHO現代城的三個空間,“有點前衛、有點另類”的風格引起市場的關註,SOHO壹詞開始被廣泛提及。後來有媒體報導稱:樓書中的壹句“妳準備好SOHO了嗎?”極具煽動性;1月8日,SOHO現代城開盤認購,不到壹個月的時間就被認購了十之七八,尤其是開盤的前三天,日銷售過億。客戶夜間排隊發號的熱烈場面讓人聯想起二十年前北京人排隊購買大白菜。此時,SOHO的樣板間還未建成;春節過後,樣板間正式對外開放。第壹天前來參觀的人數達3500人。至3月份,購房的客戶已經買不到理想的戶型,只能僥幸等待其他的客戶退房。

1999年8月20日,包括4位銷售副總監在內的36名現代城銷售人員被中國第壹商城挖走,由於現代城項目在北京房地產業界的影響很大,因此這件事情也就被業界炒得沸沸揚揚。至今,現代城也是北京最有爭議的項目,潘石屹自然也成了北京地產界最有爭議的人物。

潘石屹的新聞不斷,有現代城的挖人事件、氨氣事件、無理由退房以及其升級版有回報退房、零起價拍賣在中國房地產界引發的大爭論;還有做人方面遭受“北京最虛偽的人”的指責,等等事情不壹而足,說法有真有假,通通被潘石屹笑呵呵地拿到媒體上面,告之大眾。結果是,他的樓盤賣的更火。

潘石屹確實紅得不得了,不論是在媒體界還是在地產界。但有人壹撇嘴:潘石屹,不過就是娶了壹個好老婆而已。好老婆是張欣。1994年,美國華爾街的投資顧問張欣懷著對中國的滿腔熱情,回到了故地北京,沒想到,在這個她度過了童年的地方,遇到壹段驚天動地的愛情。“他點燃了我的浪漫激情”,半年後,張欣和潘石屹結婚。

沒有人相信壹個在國外生活了15年的半拉洋婆子,能和壹個未出過國,壹句英語不會說,還滿口甘肅天水口音,和人說話都要拿筆和本子,以便別人聽不明白時寫出來的這樣壹個人結婚,如果結了那當然沒有好下場。

壹段不被人看好的婚姻就這樣奇跡般地發展良好。隨著SOHO現代城、建外SOHO、博鰲藍色海岸、建築師走廊壹個個項目的推出與熱銷,這對 夫妻的婚姻也成為世人眼裏最成功的婚姻案例之壹。它不是郎才女貌的典型,也不是灰姑娘遇到了白馬王子的浪漫,更不是中國土男人娶了半個洋女人的傳奇。但要給它命名非常困難,說實話,像潘石屹這樣奇怪的男人暫時中國無雙,像張欣這樣的女人也無第二人,他們是絕代雙嬌。

潘石屹在中國地產界的走紅還在於他和夫人張欣的建築理念。現代城聘請了南美設計師安東尼奧,他曾主持設計了西班牙大使館商務處、法國施耐德公司北京辦事處、北京國際友誼公寓等項目,本人也是個超級電影發燒友。在他的設計之中,幽雅與奔放***存。

業界聲稱,潘石屹靠壹個概念玩活了壹座樓。《精品購物指南》壹篇《有概念的房子吸引妳嗎?》曾將批判的矛頭指向SOHO現代城。有人說概念是個唬人的東西,尤其是對接受能力仍處於幼稚時期者來說。但也有聲稱老潘作為地產商靠壹個概念玩活了壹座樓,SOHO堪稱為地產營銷的顛峰。概念房引人註目的原因還在於,能提煉出“概念”來說明發展商不糊塗,起碼他因了解自己正在做的項目,而了解自己的客戶。

媒體還是喜歡潘石屹。甚至連中央電視臺這樣的最強勢媒體也不例外。潘石屹,儼然是壹顆風頭正健的明星。所以,有人說潘石屹是中國最懂得危機公關的人。換言之,也是最懂得利用媒體的商人。

有劍橋背景的潘石屹夫人張欣主管SOHO設計工程。她對SOHO的構想是創造出自然、自由、自在的空間和氛圍。與外國駐華使館有良好關系的張欣曾接受意大利駐華大使邀請,為多家駐華使館及駐京商務處機構做題為《從天安門到SOHO》的演講,其中多數人參觀過SOHO樣板間,為能在中國見到如此新概念的好房子而情緒激動。

去年8月,潘石屹在海南向新聞界宣布,位於博鰲小鎮的壹千畝別墅?D?D博鰲藍色海岸正式破土動工,這是潘石屹進軍海南的第壹個項目,也是潘石屹歷經十年重返海南的第壹個舉動,從而發出了北京房地產業進軍海南的信號。

據潘石屹自己講,這次決定到海南投資,從有想法到開工建設僅僅用了兩個月的時間。至於為什麽去海南投資時,潘石屹說,首先是自然環境的因素;其次是利益的因素;第三,現在的海南房地產是壹片死氣沈沈,此時進入,時機正好。但更重要的,是要完成壹個夢想,十年前帶著對海南的幾多失望來到了北京,經過十年的洗禮,到了重新出手海南的時候了。

SOHO現代城

建外SOHO

海南博鰲藍色海岸

建築師走廊

……

壹座座建築史詩巨作誕生於潘石屹之手和他的公司。潘石屹,成為中國當代房地產業的大腕。

媒體和地產業對老潘還有壹系列的議論和紛爭。沒有人能預言潘石屹和他將要開發的新項目還會遭遇到什麽樣的批判。有人說話,有人走路,這個世界才會豐富多采。畢竟走路的人要想把路走好,就壹定不能去理會別人的說法。

潘石屹就是潘石屹。

潘石屹的BLOG

[編輯本段]

/panshi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