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團隊的重要性

團隊的重要性

不論是國家、軍隊,還是企業、家庭,團隊凝聚力都是非常重要的。曾經有人研究過壹個問題, 為什麽人口不到50萬的滿清能夠滅掉2億人口的大明? 實際上,不是大清滅了大明,而是大明自己滅了自己——大明的滅亡源於內鬥。

曾經聽過過壹個故事,有個朋友是做天使投資的,在國內唯壹保持連續四年天使投資項目“零死亡”記錄的天使基金,成為壹個傳奇。他的秘訣之壹,是只投管理團隊能力互補的企業。 每個人各有專長,對於團隊來說就能達到1+1>2的效果。

比如說:在壹個科技類的企業裏,需要壹個技術超群的人,壹個懂得資本運作的人,壹個有銷售資源的人。有這三種人在,企業發展會更加穩定持久。

舉壹個阿裏的蔡崇信的例子,就能說明這個問題。1999年,蔡崇信在杭州盡調見到了馬雲。根據《蔡崇信:我為什麽敢放棄580萬年薪,跟著馬雲拿500塊工資?》壹文,可以知道馬雲那個時候連公司都還沒有,只有壹個運行了幾個月的網站。

蔡崇信第壹次參觀阿裏,就他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黑壓壓坐著20多人,地上滿是床單,壹群著了魔壹樣的年輕人在那裏喊叫著、歡笑著、工作著,彼此信任,不知疲倦,充滿熱情和夢想。跟馬雲見面長聊了以後,蔡崇信很喜歡阿裏這種文化氛圍,也對馬雲的個人魅力非常欽佩,就有了加入阿裏的想法。於是就有了被大眾津津樂道的,放棄了580萬年薪去月薪500塊啥也沒有的小公司的傳奇。之後有了孫正義有了高盛,有了阿裏往後壹帆風順、資金無虞和完善的股權架構管理制度。也就有了現在幾乎所有的創業者,都期盼著能遇到壹個蔡崇信。可以說蔡崇信的加入,是阿裏決定性的轉折!

原先名不見經傳的團隊,馬雲融資37次全部失敗,沒人聽得懂他的夢想。耶魯法學博士畢業的蔡崇信加入以後,壹點點給他們搭建股權架構,完善各項制度和戰略,硬生生培養出壹個阿裏巴巴。有了蔡崇信的背書,資本對阿裏好感大增,才有了高盛和軟銀的投資。這才有了輝煌的阿裏。

再來看看其他案例,滴滴大家可能都用過,這個企業是常年虧損。如果在融資方面跟不上的話,企業會有很大的現金流壓力。在高盛出來的柳青去擔任首席運營官,就正好能幫助到滴滴。柳青每年提前籌備好資金,又主導了滴滴和快滴的合並,為企業持續平穩地發展壯大提供了重要作用。

與此相反,樂視賈躍亭的董助曾經分析過樂視失敗的原因。其中之壹是:樂視的管理團隊完全沒有意識到也不懂得資金的重要性,在樂視出事前半年,董事會沒有任何壹個人提出過財務和融資方面的問題。

墨菲定律告訴我們, “凡是可能出錯的事有很大幾率會出錯”。

在盲目地大舉擴張之後,這種有明顯短板的團隊就很容易遺漏風險,從而出現經營危機。

沒有人才的企業,就是無源之水,無木之林,沒有任何價值可言。有了人才,企業才能經久不衰、歷久彌新。有了團隊和企業文化,才能吸引更多誌同道合的夥伴,也同時影響著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