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會:新世界秩序的版本
1995版紙牌涉及這壹問題。第二彈、第三彈不區分。
當年在發行紙牌時,SJG公司將第壹彈紙牌分類發行。如圖,同壹張紙牌有三個版本,其中分為:限量版紙牌、非限量版紙牌、OWE版紙牌。 遊戲中各玩家是秘密組織的其中壹個支派,目標是支配世界。本遊戲第壹個版本是在1983年出版的。它和再版的《光明會:豪華版》(1987年)都是壹個完整的遊戲。但《光明會:新世界秩序》卻是壹個集換式紙牌遊戲(交換卡片遊戲)。但史蒂夫·傑克遜亦出版了壹個INWO FactorySet,包括了整個INWO的每壹張牌。 無論那壹個版本,基本概念是壹樣。玩者先選擇做壹個光明會的支派。各人以這個支派為中心建立壹個由不同組織,地區或人物互相控制的權力中心。之後利用自己控制的單位,去控制或消滅其他光明會支派權力中心所控制的單位。令自己的權力中心成為唯壹的權力中心(消滅其它權力中心所控制的所有單位),或成長到足以控制世界(控制到十二個單位)。
它的前身是該公司1982年發行的卡片遊戲《Illuminati(光明會)》,其靈感來自於Robert Anton Wilson於1975出版的著名陰謀論小說《The Illuminatus! Trilogy(光明會三部曲)》。而新改版的《光明會:新世界秩序》更是網羅了陰謀論的各種觀點,成為陰謀論的圖文百科全書。該遊戲成為Steve Jackson公司首款百萬元作品,並獲得了1994年美國原創遊戲獎Origins Award的最佳卡片遊戲獎。Steve Jackson公司還因壹個事件而聞名,就是在1990年美國特勤部United States Secret Service闖入了該公司在奧斯汀的總部,以追捕黑客為名沒收了公司的電腦。在新成立的電子前線基金會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的幫助下,遊戲公司與美國特勤部對付公堂,並贏得官司獲得5萬美元的賠償。
《光明會:新世界秩序》的卡片分為組織卡、陰謀卡和光明卡三種類型,遊戲方式是由若幹玩家扮演光明會角色,利用各種卡片的內容效果進行對抗,通過控制各種組織和資源使用陰謀,最終達成各種統治世界的目標。談笑間,億萬生靈塗炭便是該遊戲的樂趣所在。《光明會:新世界秩序》及若幹擴展版本***有四百多張卡片,在其基本版的壹百多張普通卡片中有若幹張成為911之後熱烈討論的話題,若幹年後發生的事件與卡上的圖片出現了驚人的巧合,使其儼然成為現代版的《推背圖》。 Assassination(暗殺)
Disaster(災害)
Group(集團)
Illuminati(光明會)
Personality(名人)
Place(地點)
Plot(劇情)
Resource(資源) 牌數:50張
操作難度:較低;適合新人上手
上手速度:快
牌組設計思路:巴伐利亞卡牌組作為核心卡
勝利條件:權力建築的總力量值(POWER)大於50(含巴伐利亞卡本身的10點)。也就是說這張卡作為核心的卡,那麽最直接的獲勝方式就是堆積力量。
既然是堆積力量,那麽以高力量高防禦的政府組織,就是最好用的組織卡,比如說俄羅斯、五角大樓等等。同時輔助以可以增加力量的陰謀卡,那麽堆積起40點力量,在順風的局勢下是比較快的。另外加入了少量的壹些個別組織卡所需要的其他類型的卡,使牌組不是那麽乏味,提高了綜合戰力。
同時,由於政府組織等等高力量的組織,壹般來說防禦力也比較高,但是同時這些組織卡的特殊效果也比較少,所以對戰的時候操作比較簡單,對戰思路明確,非常適合新手使用。高攻高防使得這套卡組無論是前期還是後期都有不錯的生存和打擊能力。
總的來說,巴伐利亞作為核心的光明會卡組成的牌組,是傾向於強物理打擊能力,強物理防禦。類似於肉盾類打法,適合新手使用,也是速推打法的優秀牌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