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著名水上飛機
在隨後到來的二戰中,水上飛機被大規模投入到戰爭當中,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屬美國聯合飛機公司研制的P BY軍用水上飛機,它是歷史上產量最大,用途最為廣泛的水上飛機,除了美國軍隊之外,英國,蘇聯,加拿大軍隊也裝備了這種飛機,被用於反潛,轟炸,偵察,反艦,運送突擊隊等,為二戰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二戰結束後,美國還相繼研制了有史以來最大的水上飛機——休斯H-4“大力神”水上運輸機和康維爾 F2Y“海標槍”水上噴氣式戰鬥機。前蘇聯也研制出了P6M噴氣式水上重型戰略轟炸機和B B A—14重型水陸兩棲/垂直起降反潛機,這些型號雖都只是曇花壹現,卻代表了那個航空技術突飛猛進年代所特有的探索精神。
然而,隨著各種飛機技術的進展與相關設備的完善,使得水上飛機的優勢慢慢消失了。目前美國等西方國家已經不再研制軍用水上飛機了,目前只有俄羅斯、日本、中國等少數國家還在繼續生產水上飛機,執行救護或者是反潛等任務,其中中國近年來研制的蛟龍600大型水陸兩棲飛機,代表了目前該領域的最高水平。二戰德國海陸空三軍雖然發展不太平衡,但是各自的表現都很有亮點,許多史料研究至今也依然有空白。不過在這些光環之下,德國的水上飛機部隊就顯得很低調,與同時期的桑德蘭、卡塔琳娜等著名機型相比,德軍的水上飛機主力如Bv138好像就是打醬油的角色。
Bv138水上飛機
1934年,德國決定研制遠程水上飛機,由布洛姆與福斯船廠飛機分部負責研發工作和生產工作,次年年初研發工作正式展開,1937年首飛,之後根據試飛中出現的壹些問題,又進行了壹些改進,生產工作開始於1938年,正式服役則到了1940年。
Bv138水上飛機的布局比較特別,除了船型的主機體,它的主機翼為鷗式翼,後來改為略帶有上反角的梯形單翼,雙尾梁雙垂尾,機翼上安裝2具引擎艙,機背上增加壹具隆起的引擎艙,初期安裝3臺水冷205D活塞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