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職調查是什麽意思
盡職調查指在收購過程中收購者對目標公司的資產和負債情況、經營和財務情況、法律關系以及目標企業所面臨的機會與潛在的風險進行的壹系列調查。
盡職調查亦譯“審慎調查”。是指投資人在與目標企業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後,經協商壹致,投資人對目標企業壹切與本次投資有關的事項進行現場調查、資料分析的壹系列活動。盡職調查的目的是使買方盡可能地發現有關他們要購買的股份或資產的全部情況。從買方的角度來說,盡職調查也就是風險管理。
對買方和他們的融資者來說,並購本身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風險,諸如,目標公司過去財務賬冊的準確性;並購以後目標公司的主要員工、供應商和顧客是否會繼續留下來;是否存在任何可能導致目標公司運營或財務運作分崩離析的任何義務。因而,買方有必要通過實施盡職調查來補救買賣雙方在信息獲知上的不平衡。
盡職調查的基本原則:
1、全面原則:調查內容要全面。就企業而言,法律盡職調查涉及企業的沿革、合法性、股東的構成與變更、內部治理結構、下屬機構以及關聯企業等;就企業權利而言,其涉及企業的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知識產權及債權等;就企業義務而言,其涉及銀行貸款、借款或有負債、正在進行或者面臨的訴訟、仲裁或行政處罰以及稅收等。
2、透徹原則:律師不僅對有關的文件資料進行詳盡的審核,還要求調查者與相關當事人、政府機構和中介機構等進行調查和溝通。
3、區別對待原則:針對不對的企業,法律盡職調查應該有所側重。行業不同決定法律盡職調查的目的、手段不同。在高科技領域,知識產權是決定企業發展的核心問題。若知識產權歸屬不清或者存在權屬爭議,則可能導致整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缺失,甚至連企業存在的基礎也將喪失。
4、獨立原則:為保證法律盡職調查結論的獨立、全面、準確性,律師應當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獨立進行盡職調查,不受投資公司、目標公司的幹擾。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盡職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