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以來,兵馬俑曾發生過3次“復活”事件,這究竟是怎麽回事?
古詩中提到:“萬裏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其實這壹句話放在古代時,乍壹看好像沒有錯,但是放在現代社會中好像又錯了。因為秦始皇陵的存在標誌著秦始皇的歷史並沒有距離現在的人們有多遠,而且人們對於秦始皇陵兵馬俑的尊敬程度,也再次拔高了人們對於秦始皇人生故事的認知。
1974年,第1次真正走進秦始皇陵兵馬俑,人們的挖掘讓大家發現中國土壤上有著可以讓全世界考古學家都贊嘆的陵墓“秦始皇陵”。秦始皇出生於公元前259年,在公元前221年統壹了6國,是我國歷史上官方承認的“第1位統壹中原的皇帝”。
而秦始皇時代也剛好是奴隸制度還並沒有完全退卻的階級時代,所以在殉葬時也會考慮人性,只不過由於秦始皇陵的身份地位比較高,需要陪葬的規模太大,而當時的生產力又比較落後,所以又考慮到了俑。但是每壹個兵馬俑的模樣,神情和細節規劃都不相同,也就是說每壹個兵馬俑在雕刻之前可能都有屬於自己的原型。
但是兵馬俑可不是實心的工藝品,內部有很多都是空心的,也就是說兵馬俑是不可能存在任何生命跡象的人造物品。但是關於兵馬俑復活事件,卻曾經連續出現過三次。這三次事件的真想到底是帶有玄幻色彩?還是僅僅只是人們所想象出來的壹些虛假故事罷了?
1974年,人們第1次懷疑兵馬俑可以復活。因為當時考古隊員們對於秦始皇陵兵馬俑的考察也才剛剛開始,所以對於這裏的認識還並不是十分熟悉,最後在壹位當地老漢的指引下,考古隊員這才進入了現場進行深入探索。
但是隨著考古工程的越發深入之後,考古隊員們卻發現當初那名老漢卻不知所蹤了。於是考古專家們對於這位老漢來去無蹤就開玩笑說:“很有可能是秦始皇陵的兵馬俑復活了”。
1997年,人們又第2次懷疑兵馬俑可能會復活。當時考古專家在秦始皇陵兵馬俑進行工作時,卻意外發現了幾名屍體,經過法醫的鑒定,發現這些屍體的死因調查不明白,這也就讓很多人懷疑,難道是兵馬俑復活了?
再加上這些死者去世時,手中都還抱著兵馬俑的頭顱。從姿態這個角度來考慮的話,真的很像是二者之間有聯系似的。但是當地警官進行身份調查之後,發現這些死者其實是現代人,而且很有可能是盜墓賊,所以這也就讓兵馬俑復活的傳聞不攻而破了。
第2次是2006年,當時有壹個德國人名字叫做Pablo。Pablo對於中國文化非常感興趣,並且跑到了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前去瞻仰,最後在腦袋不受控制的情況下做出了壹個決定,那就是要到兵馬俑坑裏面去和兵馬俑站在壹起,讓遊客們觀賞。最後再細心打扮了壹番,又趁著工作人員不註意,真的溜進了1號坑。
於是也就有壹些細心的遊客發現有壹些兵馬俑真的很特別,眼睛會動,而且胸膛會起伏,好像活人壹般,其實這個兵馬俑就是Pablo。最後工作人員把Pablo拉了出去並進行了教育,最後還送到了德國大使館進行懲罰。所以說對待歷史文物要有壹顆尊敬的心,不要以盲目主觀的心理去懷疑猜測,這是後代人對於歷史應有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