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裝和西裝的區別是什麽
版型不同
中山裝是以孫中山的名字命名的,是在廣泛吸收歐美服飾的基礎上,設計出的壹種綜合西式服裝與中式服裝元素的服裝。這種直翻領、有袋蓋的四貼袋服裝,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廣為中國成年男性所鐘愛。
中山裝和西裝的區別
版型不同
中山裝:關閉式八字形領口,裝袖,前門襟正中5粒明紐扣,後背整塊無縫。袖口可開叉釘扣,也可開假叉釘裝飾扣,或不開叉不用扣。明口袋,左右上下對稱,有蓋,釘扣,上面兩個小衣袋為平貼袋,底角呈圓弧形,袋蓋中間弧形尖出,下面兩個大口袋是老虎袋。褲有三個口袋,挽褲腳。中山裝的形成在西裝基本形成上又揉合了中國傳統意識,整體廓形呈墊肩收腰,均衡對稱,穿著穩重大方。
西裝:又稱作“西服”、“洋裝”。西裝是壹種“舶來文化”,在中國,人們多把有翻領和駁頭,三個衣兜,衣長在臀圍線以下的上衣稱作“西服”。
中山裝詳細介紹
作為中國新的民族服裝。孫中山闡述該服裝的思想和政治含義:衣服外的四個口袋代表“四維(即禮、義、廉、恥),前襟的五粒紐扣和五個口袋(壹個在內側)分別表示孫中山的五權憲法學說(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考試權,還有監察權在領口(紐扣)和內側(口袋),以彰顯監察權的人民監督作用);左右袖口的三個紐扣則分別表示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和***和的理念(平等、自由、博愛),衣領為翻領封閉式,表示嚴謹的治國理念;衣袋上面弧形中間突出的袋蓋,筆山形代表重視知識分子,背部不縫縫,表示國家和平統壹之大義。
中山裝的優點很多,主要是造型均衡對稱,外形美觀大方,穿著高雅穩重,活動方便,行動自如,保暖護身,既可作禮服,又可作便裝。其缺點是領口緊、卡脖子等。中山裝素以其特有的沈著老練、穩健大方的風格吸引了廣大的中老年人和海外華人的青睞,尤其是知識分子仍然視中山裝為自己的日常服裝。在穿著時,要註意由中山裝所傳遞出的意蘊與其人生態度相吻合,要把風紀扣彌合,有人圖壹時的舒適而敞開領扣,這樣會使自己在眾人眼裏顯得不倫不類,有失風雅和嚴肅。
改革開放以後,由於西裝和其他時裝的流行,使得中山裝逐漸被人們所遺忘。不過近幾年,隨著復古時尚和民族服裝文化熱潮的興起,中山裝又重新出現在現在服裝的舞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