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人禮貌待人的事例
澳大利亞壹位74歲老人貝克爾,將狀紙送到昆士蘭壹家地方法院,狀告當時的總理霍克,說霍克在壹家商場內和他就養老金而爭執時罵他是“愚蠢的老家夥”。地方法院把傳票下到總理府,壹時輿論為之嘩然。霍克總理舉行記者招待會,就自己這句粗野的語言公開向這位老人道歉,他說:“那天我非常煩惱,但這不能成為我使用那種措辭的理由。如果我的確傷害了他的話,我願意就此向貝克爾先生道歉,誠請寬容我的不遜。”
對人微笑就意味著對人的尊重(妳微笑了沒有?)
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旅館之壹,美國的希爾頓旅館,要求它的每個員工不管多麽辛勞都要向旅客保持禮貌的微笑。總公司經理康希?希爾頓認為:“旅館服務員沒有微笑,正像花園裏失去了春天的太陽與春風。”他說:“如果我是旅客,我寧願住進雖然只有殘舊地毯,但卻處處見到微笑的旅館;卻不願走進只有第壹流設備而看不見微笑的地方……”他向各級人員問得最多的壹句話是:“妳微笑了沒有?”今天希爾頓旅館已經擴大到200多家,遍及五大洲,其“發家寶”之壹就是禮貌——服務人員的微笑。
尊重別人往往體現在小事上(列寧讓路)
有壹次,列寧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壹個女工端著壹盆水上樓。那女工壹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道。列寧阻止她說:“不必這樣,妳端著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著手,請妳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著墻,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
不使他人難堪就是尊重他人(溫莎公爵的禮貌)
有壹次,英國王室舉行盛大宴會,招待印度部族頭領。宴會結束時,侍者為每壹位客人端來壹小盆洗手水。印度頭領不懂這壹禮節,接過盆子,把清水壹飲而盡。在場的英國人都楞住了,但未等他們笑出聲來,溫莎公爵從容地端起洗手水也壹飲而盡,別的英國來賓也都這樣做了,沒給印度頭領帶來任何難堪。
要時時處處尊重別人(周總理禮貌待人)
不論在什麽樣的環境裏,周總理總是保持著他應有的禮貌。每次接見外賓,總是提前到達,站在門口和大家壹壹握手,態度誠懇。會見結束,他總是把客人送到大門外,直到汽車開動才離開。他身為國家總理,處處以禮待人:服務員給他端茶,他常常站起來用雙手接過去,並微笑著點頭表示謝意;外出視察工作,他總是和服務員、廚師、警衛人員壹壹握手,親切地道謝;甚至在深夜回家途中,他也再三關照司機禮貌行車,讓外賓車先走。外國有記者贊美說:“大凡見到他的人都認為他具有壹種魅力,精明智慧,人品非凡而且令人神往。”
尊重可以讓人奮發(“禮遇”的動力)
日本的東芝公司是壹家著名的大型企業,創業已經有90多年的歷史,擁有員工8萬多人。不過,東芝公司也曾壹度陷入困境,士光敏夫就是在這個時候出任董事長的。他決心振興企業,而秘密武器之壹就是“禮遇”部屬。身為偌大壹個公司的董事長,他毫無架子,經常不帶秘書,壹個人步行到工廠車間與工人聊天,聽取他們的意見。更妙的是,他常常提著酒瓶去慰勞職工,與他們***飲。對此,員工們開始都感到很吃驚,不知所措。漸漸地,員工們都願意和他親近,贏得公司上下的好評。他們認為,士光董事長和藹可親,有人情味,我們更應該努力,竭力效忠。因此,士光上任不久,公司的效益就大力提高,兩年內就把虧損嚴重、日暮途窮的公司重新支撐起來,使東芝成為日本最優秀的公司之壹。可見,禮,不僅是調節領導層之間關系的紐帶,也是調節上下級之間關系,甚至和壹線工人之間關系的紐帶。
要尊重知識(壹場聘請研究生的競爭)
瑞士有壹個研究生,研制成功了壹種電子筆和壹套輔助設備,可以用來修正遙感衛星拍攝的紅外照片。這壹重大發明立刻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重視,美國壹個大企業與瑞典的壹些公司都去向這位研究生遊說,答應以優厚的待遇聘請他,雙方各不相讓,競相加價。最後美國人說,現在我們不加了,等妳價加定了,我們乘上壹個5。就這樣,這位研究生連人帶筆去了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