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知否》康家結局(二)——禍及兒女
原著《知否》康家結局(二)——禍及兒女
康姨母囚禁至慎戒司至死,累及兒女。後續更新,如若喜歡,請點個贊,加關註,助力我漲粉哦。
原著《知否》康家壹家的結局如何呢?
電視劇改編,康姨母送內獄前夕,被墨蘭偷放至小秦氏處,趁明蘭生產之際想要殺死明蘭母子,被顧廷燁壹劍刺死。
但原著中,康姨母的結局可謂比這淒慘多了。
原著中,康家姨母囚禁至慎戒司至死,累及糊塗兒女,大快人心。
原著中康姨母除了有個兒子康晉,還有兩個親生女兒,大女兒康允兒,二女兒康元兒。
1、嫡親大女兒康允兒是非不分,被夫家(盛家大房)厭棄。 康允兒知書達理,溫柔賢惠,奈何康家頹敗之勢漸顯,嫁入高門無望。康姨母打算將允兒嫁給盛長柏,王大娘子也較為中意,然盛老太太和盛紘十分不中意。盛紘在老太太示意下出其不意,聘取高門海氏嫡女朝雲為長柏兒媳。受王大娘子央求,老太太也做個順水人情,牽線搭橋將允兒許配給盛家大房也就是盛紘堂兄的兒子盛長梧為妻,算是低嫁(盛家大房,也就是盛紘的大伯當年寵妾滅妻,嫡女被害,家財散盡,幾乎敗了家,多虧盛老太太施以援手,盛維爭氣,孤兒寡母才又立下腳,在宥陽老家,經商有成,賺得萬貫家財,自是對盛老太太感恩戴德,與盛紘猶如親兄弟,相互幫襯,受益頗多)。婚後夫妻和睦,恩愛有加,但自從康姨母送庶女康兆兒給顧廷燁為妾氏,氣恨不已的盛老太太壹紙家書到宥陽,便殃及康允兒。公爹婆母便采取行動,召在京陪夫的允兒回老家伺候公婆,算是懲戒。 待康姨母毒害盛老太太東窗事發被強制關到慎戒司後,康允兒是非不分,立場不明,拿自己和大房去賭,不分場合的多次為康姨母求情,求長柏、求華蘭、求如蘭,甚至大過年的跪壽安堂求老太太,更異想天開的想要給蜀地的顧廷燁寫信求情,還帶著孩子偷偷去慎戒司看康姨母,把盛維夫婦嚇得不輕(怕孩子受康姨母影響,對盛紘家產生怨懟)。盛維夫婦看媳婦如此不明事理、壹意孤行,便徹底下決定,將康允兒終生留在宥陽伺候婆母,並奪去允兒孩子親自來教養,還為京城的兒子長梧尋了壹位貴妾並 擡 為平妻,並掌管內宅。可惜了,康允兒是非不明,白白斷送了丈夫情誼和大盛家恩義。
2、嫡親小女兒康元兒狂妄狠毒,被婆家軟禁至死。 康姨母截胡,把本該是如蘭的婚姻攪黃了,強給了小女兒 康元兒,讓康元兒嫁給了自己的表兄,王家的嫡長孫。與大姐康允兒不同,加之康姨母撐腰挑唆教育,康元兒雖小小年紀,但無禮狂妄,潑辣心狠,不敬婆母,虐待仆人,氣暈王老太太,康姨母竟還想與康元兒合謀害死王舅母,試圖掌控王家,被王舅母識破。王舅母早已厭棄康元兒,只迫於王老太太的壓力才不敢大張旗鼓動手,但暗恨至極,便悄悄派人去青樓找了絕子湯騙康元兒喝下,致使康元兒終生不會有孕。因多年未有子嗣,王老太太也按捺不住,給壹年期限,如若還沒有子嗣,便為孫兒納妾,康姨母妥協,但要求留子去母,真是歹毒。然康姨母毒害盛老太太被送進慎戒司後,康元兒也罪有應得的被王舅母以發瘋病關押起來,估計是至死不得出吧,王舅母也開心地為兒子尋了壹位平妻,並生下嫡孫。
3、嫡子康晉 性子懦弱,碌碌為為,康家漸趨頹敗,親母被關,姨娘當家,更少了盛家、王家的助益,估計仕途費勁了,溫飽壹生吧。不過康晉娶了壹位明理的嚴妻,應該不會誤入歧途的。
上篇鏈接:
原著《知否》齊衡結局(壹)—三次喪妻,龍鳳胎早夭
原著《知否》康家結局(壹)康姨母囚禁至慎戒司至死,累及兒女
原著《知否》小秦氏壹家結局顧廷煒被亂箭射死,妻子改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