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4月cpi同比上漲33

4月cpi同比上漲33

經常有人誤讀CPI,認為它等同於物價。其實,CPI是居民消費物價指數。它是衡量壹組具有代表性的消費商品及服務項目價格水平隨著時間而變動的相對數,反映居民家庭購買的消費品及服務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它是國家宏觀經濟分析和決策、價格總水平監測和調控以及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指標。其按年度計算的變動率通常被用來作為反映通貨膨脹(或緊縮)程度的指標。

每月統計的CPI主要通過同比和環比的方法計算,是近壹個月城鄉居民消費水平總體變化情況的統計。同比數據,是當月各項消費價格的平均數與上年同期各項消費價格平均數的比值;環比數據,則是當月各項消費價格平均數與上月各項消費價格平均數的比值。因為有些農產品價格受到季節性因素的影響,短期不能反映出價格變化,所以為了消除這壹數據弊端,就得采用同比數據更為準確。

其實,壹個地區CPI壹旦形成某壹個趨勢,會在壹定時期內按照這個趨勢運行,不會出現“大起大落”。因為即便有某些商品價格出現大漲或大跌的情況,可調查的品種多達幾百種,總體平均下來,相差並不多。這就是為何百姓覺得某些商品大漲,可反映在CPI上卻沒多大變化的原因。

每月上漲百分之四點多是同比,就是比去年。如果是環比的話會強調的。

壹般來說,上升百分之零點幾都是環比。上升幅度大了超過百分之壹可能都是同比。

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商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壹般說來當CPI>3%的增幅時我們稱為Inflation,就是通貨膨脹;而當CPI>5%的增幅時,我們把它稱為Serious Inflation,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

CPI的計算公式是CPI=(壹組固定商品按當期價格計算的價值/壹組固定商品按基期價格計算的價值)×100。 CPI告訴人們的是,對普通家庭的支出來說,購買具有代表性的壹組商品,在今天要比過去某壹時間多花費多少,例如,若1995年某國普通家庭每個月購買壹組商品的費用為800元,而2000年購買這壹組商品的費用為1000元,那麽該國2000年的消費價格指數為(以1995年為基期)CPI= 1000/800×100=125,也就是說上漲了25%。在日常中我們更關心的是通貨膨脹率,它被定義為從壹個時期到另壹個時期價格水平變動的百分比,公式為T=(P1—P0)/ P0,式子中T為1時期的通貨膨脹率,P1和P0分別表示1時期和0時期的價格水平。如果用上面介紹的消費價格指數來衡量價格水平,則通貨膨脹率就是不同時期的消費價格指數變動的百分比。假如壹個經濟體的消費價格指數從去年的100增加到今年的112,那麽這壹時期的通貨膨脹率就為 T=(112—100)/100×100%=12%,就是說通貨膨脹率為12%,表現為物價上漲12%。

消費者物價指數到底是什麽?它測量的是隨著時間的變化,包括200多種各式各樣的商品和服務零售價格的平均變化值。這200多種商品和服務被分為8個主要的類別。在計算消費者物價指數時,每壹個類別都有壹個能顯示其重要性的權數。這些權數是通過向成千上萬的家庭和個人調查他們購買的產品和服務而確定的。權數每兩年修正壹次,以使它們與人們改變了的偏好相符

CPI物價指數指標十分重要,而且具有啟示性,必須慎重把握,因為有時公布了該指標上升,貨幣匯率向好,有時則相反。因為消費物價指數水平表明消費者的購買能力,也反映經濟的景氣狀況,如果該指數下跌,反映經濟衰退,必然對貨幣匯率走勢不利。但如果消費物價指數上升,匯率是否壹定有利好呢?不壹定,須看消費物價指數"升幅"如何。倘若該指數升幅溫和,則表示經濟穩定向上,當然對該國貨幣有利,但如果該指數升幅過大卻有不良影響,因為物價指數與購買能力成反比,物價越貴,貨幣的購買能力越低,必然對該國貨幣不利。如果考慮對利率的影響,則該指標對外匯匯率的影響作用更加復雜。當壹國的消費物價指數上升時,表明該國的通貨膨脹率上升,亦即是貨幣的購買力減弱,按照購買力平價理論,該國的貨幣應走弱。相反,當壹國的消費物價指數下降時,表明該國的通貨膨脹率下降,亦即是貨幣的購買力上升,按照購買力平價理論,該國的貨幣應走強。但是由於各個國家均以控制通貨膨脹為首要任務,通貨膨脹上升同時亦帶來利率上升的機會,因此,反而利好該貨幣。降低通貨膨脹率的政策會導致"龍舌蘭酒效應",這是拉美國家常見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