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人像壹般用多長焦距合適
從1.2米到1.5米的距離看壹個人的面部特征是最美的,因為這個距離的透視效果使鼻子看起來比真實的鼻子略小,臉也不那麽平靜。
壹般在拍攝人像時,對於APS-C數碼相機來說,由於相同的鏡頭可以得到比135相機更小的像場,所以135相機鏡頭焦距50mm-85mm就是APS-C相機的人像鏡頭。
當使用廣角鏡頭時,由於其近大和遠小的特點,臉部的形狀是扭曲的。與長焦鏡頭相比,廣角鏡頭的拍攝距離更短,所以相對靠近鏡頭的鼻子和臉頰似乎凸出來了。
長焦鏡頭拍攝時,拍攝距離變長,面部不同部位的距離差隨著拍攝距離的增加而減小,與廣角鏡頭相反。
背景模糊是人像攝影中常用的壹種模糊現象,它與所使用鏡頭的焦距、光圈亮度(光圈值)、拍攝距離(相機到物體的距離)密切相關。當透鏡的孔徑不變時,焦距越長,越容易產生背景偽影。當然,如果焦距相同,光圈越亮,透鏡就越容易產生虛效果。
擴展資料:
風景拍攝經常使用“1/3”構圖規則。簡單來說,地平線(水平線)被放置在圖片的上三分之壹或下三分之壹處,這樣可以獲得更舒適的視覺體驗。除非水面有美麗的反射,否則要避免將地平線(水平線)放置在畫面中間1/2的位置,以免出現“分割畫面”的視覺效果,也會顯得枯燥乏味。
如果妳想拍人像照片,那麽妳壹定要註意前面的臉視線應該留出壹些額外的空間,這樣照片才不會感到拘束和緊張。通常,符合這壹原則的照片也壹般符合“1/3”或“jingzi”的構圖方法。
在拍攝其他題材的時候,比如花卉或者其他靜物畫的時候,我們也需要註意在拍攝主體的側面留出更多的空間。
參考資料:
人民網-攝影構圖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