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坡的主要作品
《回民支隊》飾馬本齋
劇情介紹:
1938年1月,馬本齋在家鄉獻縣東辛莊組建抗日武裝——回民義勇隊,約六七十人。3月,以馬仲三為隊長的河北遊擊軍回民教導隊在河間成立。同月,馬本齋率部到河間與馬仲三部合編,馬本齋被委任為隊長,馬仲三為副隊長,劉文正為政治主任。
1938年6月,人民自衛軍回民幹部教導隊與河北遊擊軍回民教導隊在河
間合編,成立冀中軍區回民教導總隊,馬本齋為總隊長,馬仲三為副總隊長,總隊分三個大隊,有馬永恩,馬國忠等擔任隊長。劉文正為政治主任。8月,回民教導總隊奉命到河間縣沙河橋鎮整訓。不久,冀中軍區派丁鐵石任回民教導隊政治主任。
1939年7月,回民教導總隊改稱冀中軍區回民支隊,馬本齋任司令員。隊伍進行了艱苦的系統軍事訓練,指戰員軍事素質大為提高,成為冀中平原上的壹支主力野戰部隊。
1942年7月,回民支隊轉戰冀魯後,中隊長白振武帶武工隊返回冀中,繼續堅持鬥爭。武工隊活動在交河、獻縣、建國地區,以隱蔽的方式,發動群眾擴大武裝,打據點,攻崗樓,打擊敵人。
1945年12月下旬,金民、馬進坡率回民支隊幹部從陜北返回冀中。金民、馬進坡及回民支幹部到冀中第八軍分區,以本齋大隊為基礎,組建冀中第八軍分區回民支隊,支隊長馬進坡,政委金民,副支隊長白振武。
1944年春,文新縣大隊回民中隊、肅寧縣大隊回民小隊及四十二地區隊的回族戰士,合編為冀中第九軍區回民大隊。馬誌新任支隊長兼政委。
1945年下半年,以定州大隊回民中隊為基礎,將槁城、無極等縣的回民武裝合編成立了冀中第七軍分區回民支隊,支隊長金清波。
1946年初,冀中第十軍分區將安次、固安、永清等縣縣大隊的回民武裝抽調出來,全編為冀中第十軍分區回民大隊。大隊長劉曉峰,教導員馬寶臣。
各分區回民武裝成立之際,正處於國民黨反動派陰謀發動全面內戰的準備階段。駐滄縣、天津、北平等城鎮的國民黨軍,不斷向冀中解放區“蠶食”進攻。回民支隊多次打敗滄縣的劉佩臣、興濟高鴻基部的“蠶食”進攻,保衛了解放區。
1945年5月24日,回民支隊參加了第壹次勝芳保衛戰,與敵激戰7晝夜,打退了敵人的多次進攻,殺出了回民支隊的軍威。此役***殲敵1500多人。
1946年6月26日,國民黨反動派撕毀停戰協定,以三十萬大軍圍攻中原解放區。為了發揚冀中回族人民英勇頑強、敢於戰鬥的革命精神,保持回民支隊這面光輝旗幟,重新成立冀中軍區回民支隊。7月,冀中第七、八、九、十軍分區的回族武裝,與從陜北返回冀中的八路軍回民支隊的部分幹部戰士,在大城縣大尚屯合編為冀中軍區回民支隊,馬鳳舞任支隊長,白振武任副支隊長。全支隊指戰員***1000多人。
回民支隊成立後,先後參加了第二次勝芳保衛戰、青滄戰役、子牙河東戰鬥和南減河等戰鬥,成為冀中平原上的壹支主力部隊。
1948年1月中旬,回民支隊和冀中第十軍分區七十五團、七十八團出擊大清河北,連續攻克雄縣、霸縣、昝崗、牛駝、白溝等城鎮,橫掃大清河沿岸堡壘20多座。國民黨河北保安部隊王鳳崗部在大清河苦心推行的“三角暗碉、點線封鎖”戰術徹底破產。5月,回民支隊調到第九分區活動,參加了徐水縣白塔鋪伏擊戰和北常堡阻擊戰,消滅了大批敵人。10月下旬,國民黨傅作義部襲擾石家莊,企圖突襲中央所在地西柏坡。回民支隊協同冀中第九軍分區獨立營,在民兵的配合下,擔負保定至張登、溫仁壹線的阻擊任務,用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等形式,阻敵3天,勝利地完成了阻擊任務。11月上旬開始,回民支隊和冀中軍區部隊圍攻保定市,22日敵人棄城北逃,保定市解放。回民支隊進駐保定市,擔任市內警戒任務。
1949年8月,河北省軍區成立,回民支隊改編為河北省軍區獨立警備二團,仍駐保定,冀中軍區回民支隊番號撤銷。1950年抗美援朝開始,編入六十八軍開赴朝鮮戰場。
《海鷹》飾海軍上校
《紅日》飾劉勝
《林海雪原》飾傻大個
《英雄坦克手》飾師長
《英雄虎膽》飾司令員
1958年《探親記》
1980年越戰名片《鐵甲008》飾農奕戈
1982年《風雨下鐘山》導演,合作導演:袁先、韋林玉
1985年《莫斯科保衛戰》配音,鐵木興哥元帥
1992年《大決戰》第三部:平津戰役飾鄧寶珊 1986年《西遊記》豬八戒(馬德華飾)廣目天王(林誌謙飾)獨角鬼王(韓善續飾)祿星(李潤生 飾)奔波兒灞(李建成 飾)靈臺方寸山樵夫
1994年《三國演義》董卓(裏坡 飾)孟獲(胡戰利飾)
1998年《西遊記續集》豬八戒(崔景富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