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急求,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

急求,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

第壹點:全球變暖。全球氣候變暖給地球帶來嚴重的後果。它使南極冰雪受熱融化,海水膨脹,造成海平面升高,直接威脅著沿海國家以及世界上30多個海島國家的生存和發展。據聯合環境署提供的資料,在本世紀內海平面已經升高了10至25厘米,預測下世紀繼續上升15至95厘米。如果這壹預測成為事實,世界各地海岸線的70%將被海水淹沒。50年後,像馬爾代夫那樣的島國將消失在汪洋大海之中,某些沿海城市,如大阪、曼谷、威尼斯和阿姆斯特丹等,將完全或局部被海水淹沒。全球變暖會使水蒸發加快,進而改變氣流的循環,使氣候變化加劇,引發熱浪,颶風、洪澇及幹旱(去年以來地球上接連出現的“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象,都與全球氣候變暖有直接關.。

第二點:森林破壞。減少對森林樹木的砍伐,播種綠色就是播種希望.在學習中,要盡量節省文具用品,杜絕浪費,鉛筆是用木材制造的,浪費了鉛筆就等於毀滅了森林.

要愛護花草樹木,不破壞城市綠化,並且積極參加綠化植樹活動.森林銳減森林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中的壹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地球上曾經有76億公頃的森林,到本世紀時下降為55億公頃,到1976年已經減少到28億公頃。由於世界人口的增長,對耕地、牧場、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導致對森林的過度采伐和開墾,使森林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壞。據統計,全世界每年約有1200萬公頃的森林消失,其中占絕大多數是對全球生態平衡至關重要的熱帶雨林。 對熱帶雨林的破壞主要發生在熱帶地區的發展中國家,尤以巴西的亞馬遜情況最為嚴重。亞馬遜森林居世界熱帶雨林之首,但是,到九十年代初期這壹地區的森林覆蓋率比原來減少了11%,相當於70萬平方公裏,平均每5秒鐘就有差不多有壹個足球場大小的森林消失。此外,在亞太地區、非洲的熱帶雨林也在遭到破壞。

第三點:水資源的破壞。降水量 2004年我國大部分地區降水量比常年值(多年平均值,下同)偏少,全國平均降水量601毫米,折合降水總量為56876億立方米,比常年值減少6.5%。松花江、遼河、海河、黃河、淮河、西北諸河六個水資源壹級區(以下簡稱北方六區)面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值減少6.3%,長江、東南諸河、珠江、西南諸河四個水資源壹級區(以下簡稱南方四區)面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值減少6.6%。在各省級行政區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山東、新疆、天津、西藏、河南、湖南、重慶、青海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山東偏多13.3%;比常年值偏少的有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廣東、海南、江蘇和內蒙古偏少20%以上。

地表水資源量 2004年全國地表水資源量23126億立方米,折合徑流深244毫米,比常年值減少13.4%。北方六區地表水資源量比常年值偏少15.2%,南方四區比常年值偏少13.0%。在各省級行政區中,地表水資源量比常年值偏多的只有山東、西藏、新疆、上海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除山東偏多18.3%外,其他3省(自治區、直轄市)偏多程度均低於7%;比常年值偏少的2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北京、江蘇、河北、海南偏少四成以上,福建、甘肅、廣東、江西和山西偏少四成至三成。2004年,從國外流入我國境內的水量為179億立方米,從國內流出國境的水量為6094億立方米,流入國際界河的水量為970億立方米,入海水量為12921億立方米。

地下水資源量 2004年全國礦化度小於或等於2克/升的地下水資源量為7436億立方米,比常年值減少7.8%。平原區地下水資源量為1642億立方米,加上井灌回歸補給量後的總補給量為1704億立方米。北方六區平原地下水總補給量為1379億立方米,占全國平原區總補給量的81%,其中降水入滲補給量、地表水體入滲補給量、山前側滲補給量和井灌回歸補給量分別占51.2%、36.3%、8.0%和4.5%。地下水資源量大部分與地表水資源量重復,不重復量僅1003億立方米。

水資源總量 2004年全國水資源總量(地表水資源量與不重復量之和)為24130億立方米,比常年值減少12.9%。北方六區水資源總量4589億立方米(占全國的19.0%),比常年值減少12.7%;南方四區水資源總量19541億立方米(占全國的81.0%),比常年值減少13.0%。全國產水總量占降水總量的42.4%,平均每平方公裏產水25.5萬立方米。 真實數據 有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