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地震時怎樣保護自己

地震時怎樣保護自己

1.如果在平房裏,突然發生地震,要迅速鉆到床下、桌下,同時用被褥、枕頭、臉盆等物護住頭部,等地震間隙再盡快離開住房,轉移到安全的地方。地震時如果房屋倒塌,應呆在床下或桌下千萬不要移動,要等到地震停止再進出室外或等待救援。?

2.如果住在樓房中,發生了地震,不要試圖跑出樓外,因為時間來不及。最安全、最有效的辦法是,及時躲到兩個承重墻之間最小的房間,如廁所、廚房等。也可以躲在桌、櫃等家具下面以及房間內側的墻角,並且註意保護好頭部。千萬不要去陽臺和窗下躲避。?

3.如果正在上課時發生了地震,不要驚慌失措,更不能在教室內亂跑或爭搶外出。靠近門的同學可以迅速跑到門外,中間及後排的同學可以盡快躲到課桌下,用書包護住頭部;靠墻的同學要緊靠墻根,雙手護住頭部。?

4.如果己經離開房間,千萬不要地震壹停就立即回屋取東西。因為第壹次地震後,接著會發生余震,余震對人的威脅會更大。?

5.如果在公***場所發生地震,不能驚慌亂跑。可以隨機應變躲到就近比較安全的地方,如桌櫃下、舞臺下。

6.如果正在街上,絕對不能跑進建築物中避險。也不要在高樓下、廣告牌下、狹窄的胡同、橋頭等危險地方停留。?

7.如果地震後被埋在建築物中,應先設法清除壓在腹部以上的物體;用毛巾、在衣服捂住口鼻,防止煙塵窒息;要往意保存體力、設法找到食品和水,創造生存條件,等待救援。

擴展資料:

地震前自然界出現的可能與地震孕育、發生有關的各種征兆稱作地震前兆。大體有兩類:

微觀前兆:人的感官不易覺察,須用儀器才能測量到的震前變化。例如,地面的變形,地球的磁場、重力場的變化,地下水化學成分的變化,小地震的活動等。

宏觀前兆:人的感官能覺察到的地震前兆。它們大多在臨近地震發生時出現。如井水的升降、變渾,動物行為反常,地聲、地光等。

地下水異常

①水位、水量的反常變化。如天旱時節井水水位上升,泉水水量增加;豐水季節水位反而下降或泉水斷流。有時還出現井水自流、自噴等現象。

②水質的變化。如井水、泉水等變色、變味(如變苦、變甜)、變渾,有異味等。

③水溫的變化。水溫超過正常變化範圍。

④其他。如翻花冒泡、噴氣發響、井壁變形等。

動物是觀察地震前兆的“活儀器”,它們往往在震前出現各種反常行為,向人們預示災難的臨近。已發現有上百種動物震前有壹定反常表現,其中異常反應比較普遍的有20多種,最常見的動物異常現象有:

驚恐反應:如大牲畜不進圈,狗狂吠,鳥或昆蟲驚飛、非正常群遷等。

抑制型異常:如行為變得遲緩,或發呆發癡,不知所措;或不肯進食等。

生活習性變化:如冬眠的蛇出洞,老鼠白天活動不怕人,大批青蛙上岸活動等。

地震科學數據按照其獲取途徑可以劃分為五大類:

觀測數據:包括:地震、地磁、重力、地形變、地電、地下流體、強震動、現今地殼運動等觀測數據。這是地震科學數據中數量最大的壹類數據。

探測數據:包括:人工地震、大地電磁、地震流動臺陣等數據。

調查數據:包括:地震地質、地震災害、地震現場科考、工程震害、震害預測、地震遙感等數據。

實驗數據:包括:構造物理實驗、新構造年代測試、建築物結構抗震實驗、巖土地震工程實驗等數據。

專題數據:這類數據為綜合性數據,主要服務於某壹重要研究專題、重大工程項目、某壹特定區域綜合研究等工作目標而建立的。

地球表層的巖石圈稱作地殼。地殼巖層受力後快速破裂錯動引起地表振動或破壞就叫地震。

由於地質構造活動引發的地震叫構造地震;

由於火山活動造成的地震叫火山地震;

固巖層(特別是石灰巖)塌陷引起的地震叫塌陷地震。

地震是壹種及其普通和常見的壹種自然現象,但由於地殼構造的復雜性和震源區的不可直觀性,關於地震特別構造地震,它是怎樣孕育和發生的,其成因和機制是什麽的問題,至今尚無完滿的解答,但目前科學家比較公認的解釋是構造地震是由地殼板塊運動造成的。

由於地球在無休止地自轉和公轉,其內部物質也在不停地進行分異,所以,圍繞在地球表面的地殼,或者說巖石圈也在不斷地生成、演變和運動,這便促成了全球性地殼構造運動。關於地殼構造和海陸變遷,科學家們經歷了漫長的觀察、描述和分析,先後形成了不同的假說、構想和學說。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