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推動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的措施
推動鄉村經濟多元化發展的措施有以市場為導向,大膽招商引資、積極創辦龍頭企業,發揮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引領作用和大力發展農村各類合作社和中介組織等。
1、以市場為導向,大膽招商引資
增加農民收入最根本的途徑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必須以市場為導向。從農村山多、地多,農村人口多的特點看,在全面發展農、林、牧、副、漁業的基礎上,壹是把糧食做為產業種好,提高糧食作物品質與產量;二是註重以市場為導向,大膽招商引資,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名、特、優、新的產品。
2、積極創辦龍頭企業,發揮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引領作用
龍頭企業外聯市場,內聯農民。龍頭企業的基本作用有兩個,壹是可以開辟市場,促進農產品流通,解決農民“賣難”,實現農民的生產目的;二是可以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農民收入。
3、大力發展農村各類合作社和中介組織
發展合作經濟和利用好各種中介組織,做好農產品流通工作是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的關鍵環節,是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手段。搞好農產品信息服務。發揮農產品信息中心的作用,及時把農產品的銷售信息傳播到農戶手中。
農業經濟發展的主要表現
農業經濟發展的主要表現首先是穩定發展糧食生產。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大力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著力推進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和農村人力資源開發。
其次是鞏固、完善和加強支農、惠農政策。增加對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和農業生產資料綜合補貼,繼續實行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進壹步加大對財政困難縣鄉和產糧大縣的支持力度。
然後是加大對農業農村投入力度。把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的重點轉向農村,財政支農投入的增量、國家固定資產投資用於農村的增量、土地出讓收入用於農村建設的增量要繼續提高;積極發展農業保險,擴大農業政策性保險試點範圍。
最後是全面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加快鄉鎮機構改革、農村義務教育改革和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逐步建立精幹高效的農村行政管理體制、政府保障的農村義務教育體制、覆蓋城鄉的公***財政制度。同時,推進征地制度、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積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繼續清理和化解鄉村債務。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農業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