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前華人首富,曾在美國買了15萬畝土地捐中國,如今怎樣了?

前華人首富,曾在美國買了15萬畝土地捐中國,如今怎樣了?

中國文化裏壹直宣傳富人樂善好施,幫助他人,因此從古至今都有很多慈善家願意用自己的錢去救濟窮人,比如“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與貧交疏昆弟”的範蠡。範蠡不理朝政經商之後賺到了很多錢,每賺到壹次錢,他就會全部捐出去,賺了3次就捐了3次。現在社會,前華人首富王永慶也是壹個樂善好施的人,而且他還買下美國15萬畝地送給中國,那麽這塊地現況如何?

王永慶1917年出生再臺北新店,他家世代都是靠茶葉為生,剛好臺北當時流行用茶葉當錢用,所以他們家比較富饒。但隨著茶葉的地位下降,王永慶家庭條件大不如從前,特別是他9歲那年,父親臥病在床,家裏的頂梁柱壹下倒了。

王永慶15歲輟學去米店工作,次年就向父親借了200元開了家米店,為了能讓自家的米賣得比別家的多,他還免費去顧客家洗米缸,把米糠壹粒壹粒選出來,顧客壹看在他那裏買米還有這麽多好處就都來照顧他的生意,王永慶的米店壹下就從壹天賣不到12鬥到壹天賣出100多鬥。

1954年,王永慶敏銳的商業眼光發現塑膠行業在臺灣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所以想投身塑膠行業,但是他的朋友都來勸他,因為塑膠行業的日本是非常牛的,他去做塑膠就是去送死。王永慶敢這麽做也不是壹時沖動,其實他早就見過不少相關的專業人員,還去日本和其他地方考察過。當年,他用借來的50萬美元創建了寶島第壹家塑膠公司。

剛成立公司,王永慶就遇到麻煩,100噸產品只賣出20噸,投資商壹看情況不妙都要撤資,王永慶瀕臨破產。痛定思痛,王永慶分析賣不出去的原因,他認為日本人口不多,但3000噸的產量都能賣出去,自己賣不出去是價格太高了,於是他降低產品的成本。第二年,產品因為成本下降了,價格也跟著下降,果然情況好多了,到1993年他的公司成為了世界最大的PVC生產業者。

“錢取之於民,則用之於民”王永慶1984年累積的財富超過45億美元,堪稱“華人首富”,但他壹直都保持樸素的生活作風,壹條破毛巾可以用27年,他的錢用在什麽上面了呢?用在了慈善事業,他捐出1億給當時地震過後的汶川,用於重新建設城市,除此之外還在中國各地建設1萬所小學,成立兩個公益項目,投資超百億,用於幫助有困難的人。

王永慶還曾買下美國15萬畝地,約合1億平方米,準備捐給中國用於農業發展,但是因為移民和種植等問題,這塊地荒廢了。2008年10月15日,王永慶去世,這塊地按照當地法律依然還屬於美國。

“錢財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王永慶辭世之後,他真實身價被扒出來,***113億美元,按照他生前遺願,全部的遺產都將捐給基金會,用來支持教育和醫療,有病的人可以利用這筆資金先看病後交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