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3.15 “起底”是什麽意思

3.15 “起底”是什麽意思

起底,又稱為人肉搜索或人肉搜尋,是指查出對方的個人資料或相片等個人私隱資訊,然後公諸於世,用作“網絡公審”。“起底”被視為現今資訊安全分類當中,其中壹項資訊威脅;另外,起底是煤炭井巷工程用詞,將巷道已經底鼓的部分清除即起底。

中文名

起底

別稱

人肉搜索

用途

網絡公審

起源時間

1990年

起源發展

在香港,“起底”源於警方等執法機構,調查疑犯的背景資料,其後被傳統媒體廣泛采用的手段。由於1990年代中期及以前,個人電腦及互聯網並未普及,故“起底”文化僅止於傳統媒體。

網絡社群上的“起底”文化,自2000年代初期起盛行於高登討論區,並擴散至其他討論區等社交網站。

由於網絡是匿名的,網民之間互不相識,除了ICQ、MSN、E-mail之外,最多也僅止於查IP而知道其所在地而已。“起底”文化之所以出現,是“自貼”與“自拍”等分享文化日益盛行有關。有個別網民為了彰顯個性或分享生活,於網站上放出自己的相片或影片,讓其他網民評頭論足,從而引起網民關註。同時期,免費網絡相簿與Youtube等短片分享網站開始流行。2006年發生巴士阿叔事件,是令“起底”成為潮流的重要爆發點。因為此次事件令網民意識到壹個“普通”人會驟然成為網絡名人,而發掘的樂趣亦是滿足了網民的好奇心。

隨後壹旦發生不平事件,或出現族群矛盾,便會有人煽動網民將之起底,其中以男女之間族群的矛盾(“港女”或“毒男”、“狗公”等有關題材)廣受關註。

“起底”於高登討論區非常盛行,部分被視為小朋友的高登會員曾以“起底”為榮,在2005年還自發組織起底組。他們會用各種方法(例如利用Google搜尋)收集目標人物的情報,然後把“成果”(例如ICQ號碼、MSN帳號及電郵地址)以及真實資料(如真實姓名、個人照片、手提電話號碼及住址)轉載到高登,以方便其餘高登人發起聲討行動。

有時某些會員會出賣他們的朋友,把朋友的照片都展示給其他人看。這種出賣朋友的行為,通當都會被專重私隱的網友鄙視,較成熟的高登人亦普遍采取膠都費事俾的態度對待煽動者。有時網民又假扮起底成功,實則貼出的是敵人的資料;有時敵人與當事人相似,令其他網友深信不疑,向敵人作出人身攻擊。其中壹單證實“借刀”成功的例子,是2008年網民亂指大學生為強奸案疑犯事件。

雖然高登討論區成為眾矢之的,但事實上高登有壹些分辨是否借刀的準則,故此在高登借刀壹般是失敗收場,該討論區的會員亦普遍對起底等行為沒有好印象,對於企圖借刀之人更會猛烈抨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