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壹個企業經濟效益的財務指標有那些?
壹般企業可選擇常用的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主營業務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資產負債率、速動比率、資本積累率等10項具有代表性的指標。
壹、償債能力指標
1、短期償債能力指標
⑴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100%
壹般情況下,流動比率越高,短期償債能力越強,從債權人角度看,流動比率越高越好;從企業經營者角度看,過高的流動比率,意味著機會成本的增加和獲利能力的下降。
⑵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100%
其中:速動資產=貨幣資金+交易性金融資產+應收賬款+應收票據
壹般情況下,速動比率越高,企業償債能力越強;但卻會因企業現金及應收賬款占用過多而大大增加企業的機會成本。
2、長期償債能力指標
⑴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壹般情況下,資產負債率越小,表明企業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從企業所有者來說,該指標過小表明對財務杠桿利用不夠;企業的經營決策者應當將償債能力指標與獲利能力指標結合起來分析。
⑵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00%
壹般情況下,產權比率越低,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越強,但也表明企業不能充分地發揮負債的財務杠桿效應。
二、運營能力指標
運營能力主要用資產的周轉速度來衡量,壹般來說,周轉速度越快,資產的使用效率越高,則運營能力越強。資產周轉速度通常用周轉率和周轉期(周轉天數)來表示。
計算公式為:
周轉率(周轉次數)=周轉額/資產平均余額
周轉期(周轉天數)=計算期天數/周轉次數=資產平均余額*計算期天數/周轉額
擴展資料:
工業企業財務指標的主要內容包括:
⑴?固定資產。分固定資產原值、固定資產凈值,每百元固定資產(原值或凈值)提供的利潤等。
⑵流動資金。分全部流動資金、定額流動資金、儲備資金、生產資金、成品資金、貨幣資金和結算資金,每百元產值占用定額流動資金,定額流動資金周轉速度等。
⑶成本。分全部產品總成本、可比產品總成本,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產品單位成本等。
⑷利潤。分產品銷售利潤、利潤總額,產品銷售稅金,上繳利潤,資金利潤率、資金稅利率等。
建築業(指廣義的建築業,包括水利、鐵道、公路、市政工程等的施工企業)財務指標的主要內容包括:
⑴?固定資產。分固定資產原值、固定資產凈值等。
⑵?流動資金。分定額流動資金、非定額流動資金,自有流動資金、非自有流動資金,流動資金周轉次數、流動資金周轉天數,流動資金占用率(產值資金率)等。
⑶工程成本。分直接成本、間接成本(即施工管理費),工程預算成本、工程實際成本,工程成本降低額、工程成本降低率等。
⑷利潤。分工程結算利潤、產品銷售利潤、作業銷售利潤、材料銷售利潤、其他作業利潤,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利潤總額、上繳利潤,資金利潤率、產值利潤率、資金稅利率等。
百度百科-財務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