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的讀音是什麽?
讀音:pú gōng yīng
1.釋義
植物名。菊科蒲公英屬,多年生草本。莖短,葉羽狀復葉,有乳汁,呈線狀披針形。花為黃色舌狀花,瘦果褐色,呈紡綞形,頂端著生白色冠毛,便於散布。嫩葉可作蔬菜,可入藥。因其帶有苦味,故亦稱為「苦藥草」。
2.例句
1.自生自滅成了我的主題詞,我想我是蒲公英——四海為家!
2.空心菜、木耳菜、蒲公英、蘆筍、萵筍等。
3.陣風吹過蒲公英種子成了幾十小降落傘藍天白雲下隨風飄蕩。
4.尤良英含著淚吃完,微苦的蒲公英咀嚼出了甘甜的味道。
5.而在中藥材中,有利尿功能的藥物還有車前子、木通和蒲公英。
6.民間把蒲公英叫黃花地丁、黃花苗、婆婆丁。
7.據說,民間把蒲公英叫黃花地丁、黃花苗、婆婆丁。
3.形態特征
蒲公英根為紡錘形或圓錐形,垂直生長,入土較深,單壹或分枝。地上莖不明顯,高10-25cm,?婆婆丁(8)全株被白色疏軟毛,含白色乳汁。 根出葉鋪散,呈蓮座狀,葉片倒卵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約15cm,寬約5cm,大頭羽裂或羽裂,襲片三角形,全緣或有數齒,頂端稍鈍頭或尖,基部漸狹細成柄,無毛或有蛛絲狀細軟毛。春或秋開花, 花莖比葉短或等長,但結果時則伸長,有蛛絲狀毛; 頭狀花序直徑約3.5cm,總包片草質、綠色,部分可帶淡紅色或紫紅色,頂端有或無小角,有白色蛛絲狀毛; 舌狀花鮮黃色,頂端有紅色細條,兩性,雄蕊5 個,雌蕊1個。 瘦果倒披針形,土黃或黃棕色,長約4cm,有縱楞與橫瘤,中部以上的橫瘤有刺狀突起,喙長6-8mm, 冠毛白色,成熟時黃褐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