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張載入史冊的合影:中國航天員首次在太空會師,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中國航天領域又傳來大新聞。神舟15號飛船與空間站對接成功,自此我們終於實現在太空?會師?。目前神州14號和神舟15號兩艘載人飛船都與空間站保持著對接狀態,這是空間站建造完成第1階段收尾工作的重要標誌。中國人的空間站在浩瀚無垠的宇宙中展現出最大構型,它的主體由三艙構成,分別是問天艙,夢天艙,和天和艙,而?羽翼?部分則由三艘飛船構成,它們分別是兩艘載人飛船和壹艘貨運飛船,神舟14號和神舟15號對接在核心艙的前後部分,天舟5號則對接在側面部分。此次?會師?成功意味著我國在航天工程上的技術實力和工業能力上已經居於世界頂尖水準。
普通人雖然並不懂其中的復雜知識,但也會非常好奇兩個航空機組包含6位宇航員究竟是如何做到如此順利進入宇宙空間的,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成功,其實離不開很多方面的努力。
第壹,我國在航天領域投入比例非常高這6名宇航員之所以能在空間站成功會合,首先得益於我國雄厚的航天實力,而打下這麽好的基礎跟國家的戰略有很大關系,從壹開始我們就把發展航天事業視為重中之重,為此投入了大量資金,先後在國內建設多個衛星發射中心,還有各種模擬發射場和訓練基地。正因為前期有這麽多投入,最後才獲得了這麽大的回報。
第二,我國培養了大批科研人才發展任何科技都要優先培養人才,在航空航天領域同樣也是如此。我們國家為了建造空間站,為了提前搶占太空資源,已經在火箭領域,無線遙感領域,自動化控制領域培養了大量人才。大家都是從學校開始接觸這些知識,學成以後直接進入國家部門參與研究,有了足夠的人才儲備,我們在航天領域才會進步如此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