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殘疾人霍金勵誌故事50字

殘疾人霍金勵誌故事50字

霍金的身殘誌堅故事

霍金生病不再能講話,必須用特別方法傳達信息,對方壹手拿著壹張字母卡,另壹手壹個字母壹個字母地用食指指,當指到霍金想要的字母時,霍金會揚起眉毛,這樣,可以慢慢地把整個單字拼出來。

他被禁錮在輪椅上,只有三根手指和兩只眼睛可以活動,疾病已經使他的身體嚴重變形,頭只能朝右邊傾斜,肩膀左低右高,雙手緊緊並在當中,握著手掌大小的擬聲器鍵盤,兩腳則朝內扭曲著,嘴已經幾乎歪成S型,只要略帶微笑,馬上就會現出“呲牙咧嘴”的樣子。這已經成為他的標誌性形象。

(1)殘疾人霍金勵誌故事50字擴展閱讀

1963年,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癥(盧伽雷氏癥),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1979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

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壹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壹步。獲得CH(英國榮譽勛爵)、CBE(大英帝國司令勛章)、FRS(英國皇家學會會員)、FRSA(英國皇家藝術協會會員)等榮譽。

2012年4月6日播出的熱播美劇《生活大爆炸》第五季第21集中,史蒂芬·霍金本色出演參與了客串。2017年為英國BBC錄制紀錄片《探索新地球》。

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11月6日表示,技術有望逆轉工業化對地球造成的壹些危害,有助於消除疾病和貧困,但人工智能需要加以控制。2017年11月,霍金預言2600年能源消耗增加,地球或將變成“火球”。

2018年3月14日,霍金逝世,享年76歲。霍金逝世後,引發全球各界悼念。

殘疾名人的勵誌故事100字

霍金身殘誌堅的勵誌故事

霍金十三、四歲時已下定決心要從事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研究。十七歲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學的獎學金,順利入讀牛津大學。學士畢業後他轉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研究宇宙學。不久他發現自己患上了會導致肌肉萎縮的盧伽雷病。由於醫生對此病束手無策,起初他打算放棄從事研究的理想,但後來病情惡化的速度減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萬難,從挫折中站起來,勇敢地面對這次的不幸,繼續醉心研究。

七十年代,他和彭羅斯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並在1988年***同獲得沃爾夫物理獎。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不會隨時間減少。1973年,他發現黑洞輻射的溫度和其質量成反比,即黑洞會因為輻射而變小,但溫度卻會升高,最終會發生爆炸而消失。

八十年代,他開始研究量子宇宙論。這時他的行動已經出現問題,後來由於得了肺炎而接受穿氣管手術,使他從此再不能說話。現在他全身癱瘓,要靠電動輪椅代替雙腳,不但說話和寫字要靠電腦和語言合成器幫。

雖然大家都覺得他非常不幸,但他在科學上的成就卻是在他在病發後獲得的。他憑著堅毅不屈的意誌,戰勝了疾病,創造了壹個奇跡,也證明了殘疾並非成功的障礙。他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科學研究的熱誠,是值得年輕壹代學習的。

名人殘疾人的故事50字

斯蒂芬.霍金(1942-)是本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壹,現年63歲,出生於伽利略逝世周年紀念日,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及理論物理學系教授,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70年代他與彭羅斯壹道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因此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

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定理。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傳奇性的,在科學成就上,他是有史以來最傑出的科學家之壹。他擔任的職務是劍橋大學有史以來最為崇高的教授職務,那是牛頓和狄拉克擔任過的盧卡遜數學教授。他擁有幾個榮譽學位,是皇家學會會員。

他因患盧伽雷氏癥(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禁錮在壹張輪椅上達20年之久,他卻身殘誌不殘,使之化為優勢,克服了殘廢之患而成為國際物理界的超新星。他不能寫,甚至口齒不清,但他超越了相對論、量子力學、大爆炸等理論而邁入創造宇宙的“幾何之舞”。盡管他那麽無助地坐在輪椅上,他的思想卻出色地遨遊到光袤的時空,解開了宇宙之謎。

霍金教授是現代科普小說家,他的代表作是1988年撰寫的《時間簡史》,這是壹篇優秀的天文科普小說。作者想象豐富,構思奇妙,語言優美,字字珠璣,更讓人咋驚,世界之外,未來之變,是這樣的神奇和美妙。這本書至今累計發行量已達2500萬冊,被譯成近 40種語言。1992年耗資350萬英鎊的同名電影問世。

霍金堅信關於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可以不用數學來表達,世人應當可以通過電影——這壹視聽媒介來了解他那深奧莫測的學說。本書是關於探索時間本質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讀物,是壹本當代有關宇宙科學思想最重要的經典著作,它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觀念。本書壹出版 即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響。《時間簡史》對我們這些喜用言語表達甚於方程表達的讀者而言是壹本裏程碑式的佳書。她長於壹個對人類思想有接觸貢獻者之手,這是壹本對知識無限追求之作,是對時空本質之謎不懈探討之作。

科學家殘疾人的故事50個字

史蒂芬.霍金當代非常著名的物理學家。我找了很長時間,只能找到繁體字的,不過基本上也看得懂的。

史蒂芬.霍金 (Stephen Hawking) 於1942年1月8日生於牛津,那壹天剛好是伽利略逝世三百年。可能因為他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代,所以小時候對模型特別著迷。他十幾歲時不但喜歡做模型飛機和輪船,還和學友制作了很多不同種類的戰爭遊戲,反映出他研究和操控事物的渴望。這種渴望驅使他攻讀博士學位,並在黑洞和宇宙論的研究上獲得重大成就。

霍金十三、四歲時已下定決心要從事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研究。十七歲那年,他考到了自然科學的獎學金,順利入讀牛津大學。學士畢業後他轉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研究宇宙學。不久他發現自己患上了會導致肌肉萎縮的盧伽雷病。由於醫生對此病束手無策,起初他打算放棄從事研究的理想,但後來病情惡化的速度減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萬難,從挫折中站起來,勇敢地面對這次的不幸,繼續醉心研究。

七十年代,他和彭羅斯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並在1988年***同獲得沃爾夫物理獎。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面積不會隨時間減少。1973年,他發現黑洞輻射的溫度和其質量成反比,即黑洞會因為輻射而變小,但溫度卻會升高,最終會發生爆炸而消失。

八十年代,他開始研究量子宇宙論。這時他的行動已經出現問題,後來由於得了肺炎而接受穿氣管手術,使他從此再不能說話。現在他全身癱瘓,要靠電動輪椅代替雙腳,不但說話和寫字要靠電腦和語言合成器幫忙,連閱讀也要別人替他把每頁紙攤平在桌上,讓他驅動著輪椅逐頁去看。

霍金壹生貢獻於理論物理學的研究,被譽為當今最傑出的科學家之壹。他的著作包括《時間簡史》及《黑洞與嬰兒宇宙以及相關文章》。雖然大家都覺得他非常不幸,但他在科學上的成就卻是在他在病發後獲得的。他憑著堅毅不屈的意誌,戰勝了疾病,創造了壹個奇跡,也證明了殘疾並非成功的障礙。他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科學研究的熱誠,是值得年輕壹代學習的。

美國第32任總統富蘭克林·D·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1933—1945),壹直被視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壹,是20世紀美國最孚眾望和受愛戴的總統,也是美國歷史上惟壹連任4 屆總統的人,從1933年3月起,直到1945年4月去世時為止,任職長達12年。曾贏得美國民眾長達7周的高支持率,創下歷史記錄。

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出生於紐約。父親詹姆斯·羅斯福是壹個百萬富翁。母親薩拉·德拉諾比父親小26歲。羅斯福曾就讀於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1910年任紐約州參議員。1913年任海軍部副部長。1921年因患脊髓灰質炎致殘。1928年任紐約州長。1932年競選總統獲勝。執政後,以 “新政”對付經濟危機,頗有成效,故獲得1936年、1940年、1944年大選連任。第二次世界大戰初,美國采取不介入政策,但對希特勒采取強硬手段,以“租借法”支持同盟國。1941年底,美國參戰。羅斯福代表美國兩次參加同盟國“三巨頭”會議。羅斯福 *** 提出了軸心國必須無條件投降的原則並得到了實施。羅斯福提出了建立聯合國的構想,也得到了實施。63歲時由於腦溢血去世。

有關殘疾人自強不息的故事50字。急急,快快!⊙﹏⊙‖∣⊙﹏⊙‖∣⊙﹏⊙‖∣

1、海倫·凱勒

美國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

她在出生的第十九個月時因患急性胃充血、腦充血而被奪去視力和聽力。1887年與莎莉文老師相遇。1899年6月考入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1968年6月1日逝世,享年88歲,卻有87年生活在無光、無聲的世界裏。在此時間裏,她先後完成了14本著作。

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故事》、《石墻故事》。她致力於為殘疾人造福,建立了許多慈善機構,1964年榮獲“總統自由勛章”,次年入選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的“二十世紀美國十大偶像”之壹。

2、霍金

1963年,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癥(盧伽雷氏癥),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

1979至2009年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壹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壹步。

獲得CH(英國榮譽勛爵)、CBE(大英帝國司令勛章)、FRS(英國皇家學會會員)、FRSA(英國皇家藝術協會會員)等榮譽。

3、弗裏達·卡羅

弗裏達·卡羅是壹位著名的畫家,1907年生於墨西哥城。她的壹生長時間受到身體損傷的侵害。6歲時就得小兒麻痹,從此成了拐子。

1925年遭遇交通事故,這次事故使她喪失了生育能力,並且壹生都要與銘心的痛苦為伴。生命暗淡到極處時,她從自己的藝術創作中找到了安慰。她寫道:“我的畫是對我自己最坦白的表達。”

4、蘇哈.占德讓

是著名的印度古典舞演員,因遭遇壹場車禍,不得不截去右腿,之後配上假肢,卻沒有阻礙她的舞蹈夢想,當有人問她是如何再次跳舞時,她說“妳不需要用腳去跳舞”。人的信念真的可以戰勝困境。

5、張海迪

1991 年張海迪在做過癌癥手術後,繼續以不屈的精神與命運抗爭。她開始學習哲學專業研究生課 程,經過不懈的努力她寫出了論文《文化哲學視野裏的殘疾人問題》。

1993 年,她在吉林大學哲學系通過了研究生課程考試,並通過了論文答辯,被授予碩士學位。

張海迪以自身的勇氣證實著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說的“像所有矢誌不渝的人壹樣,我把艱苦的探詢本身當做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礙的精神為殘疾人進入知識的海洋開拓了壹條道路。

張海迪身患高位截癱,而她在病床上,用鏡子反射來看書,最後張海迪以驚人的毅力學會了4國語言,並成功的翻譯了16本海外著作。

網絡-張海迪

網絡-霍金

網絡-海倫凱勒

霍金的勵誌故事50字

霍金小時候學習能力並不好,學會閱讀都很難,成績也是從來沒有進過前十名,甚至作業都很不整潔。老師們都感覺他無可救藥了,同學們也都嘲弄他,還給他起了壹個帶有諷刺意味的外號“愛因斯坦”。

可是霍金並沒有因此而消沈,相反變的喜歡追根究底,什麽東西都想拆開了看看,然後再試著自己組裝起來,大家都諷刺他,可是他卻樂此不彼。

上了中學,更是對物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可是他認為書本裏的知識太膚淺,於是自己開始了探索之路,20多年後,他真的成了愛因斯坦壹般的人物。

(6)殘疾人霍金勵誌故事50字擴展閱讀

霍金不願對惡疾低頭,甚至不願接受任何幫助。他最喜歡被視為是科學家,然後是科普作家,最重要的是,被視為正常人,擁有與其他人相同的欲望、幹勁、夢想與抱負。

霍金的言語功能逐年退步,到了70年代後期,只剩下他的家人或密友能夠聽得懂他的話。 為了與其他人通話,他必須依賴翻譯。在霍金的辦公室大樓門口,沒有設置專門給輪椅通行的殘障坡道,劍橋大學不願負擔搭建殘障坡道所需的款項,因此霍金與劍橋發生爭執。

他與妻子***同發起活動敦促劍橋改善殘障設施,但是,對於扮演殘障權利代言人這角色,霍金的態度通常很摸棱兩可,壹方面他很想幫助殘障族群,另壹方面又想把自己跟殘障和殘障所伴隨的挑戰分開。

網絡-霍金

霍金勵誌故事100字急用!!!!!!!!!

霍金是壹個懂的感恩生活和樂觀不屈的人。

霍金從小就擁有對自然科學的強烈興趣,在大學時代(當時還沒患病),他就意識到,肯定會有壹套能夠解釋宇宙的萬物理論,並陶醉於對其的思索之中,把之當做了自己的信仰,並具有極強的使命感。

在他21歲得知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癥後他也消沈過壹段時間,極度失望時他做了壹個夢,夢見自己努力去幫助壹些人們。醫生當時預測他最多只能活2年,但2年過後情況並不是非常糟糕。後來他又想到了以前曾和自己壹個病房的男孩,那個男孩第二天就死去了。他似乎明白了什麽,他覺得自己還不算倒黴,不應該就這樣放棄,自己17歲就考上劍橋大學,擁有異乎常人的頭腦。(之前他就和珍認識,後來他們很快墜入愛河,不久他們結婚了)

患病後,霍金為了家庭,為了自己的理想,果斷的“站了起來”,繼續了自己的研究。他自己在個人傳記中談到,他並不認為疾病對他有多大影響,他每天都陶醉在自己的世界之中,努力不去思考自己的疾病。同時,他又努力證明自己能夠象常人那樣生活!霍金在自己的生活中,只要能做到的事情絕不麻煩別人,他很憎恨別人把自己當做殘疾人,他說:壹個人身體殘疾了,決不能讓精神也殘疾。

霍金的意誌力是非常堅強的,同時他又是壹個對生活很有主見的人。他對生活永遠充滿了樂觀和幽默的態度。在他患病後,曾有6次非常近距離的和死神交手,他都頑強的活了下來。

壹次霍金演講結束後,壹位女記者沖到演講臺前問到:“病魔已將您永遠固定在輪椅上,妳不認為命運讓妳失去太多了嗎?”

大師的臉上充滿了笑意,用他還能活動的3根手指,艱難地叩擊鍵盤後,顯示屏上出現了四段文字:

“我的手指還能活動;

我的大腦還能思維;

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

我有愛我和我愛的親人和朋友”...

在回答完那個記者的提問後,他又艱難的打出了第五句話:“對了,我還有壹顆感恩的心!”

現場頓時爆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

的確用霍金自己的話來說,活著就有希望,人永遠不能絕望!比大海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胸懷!即使病魔把霍金關在果殼中,他也是無限空間之王!

霍金的故事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都應該對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主見,擁有自己的夢想,並全力以赴為之奮鬥!

霍金的故事50字急用

1.霍金

霍金十三、四歲時已下定決心要從事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研究。十七歲版那年,他考到了自權然科學的獎學金,順利入讀牛津大學。學士畢業後他轉到劍橋大學攻讀博士,研究宇宙學。不久他發現自己患上了會導致肌肉萎縮的盧伽雷病。由於醫生對此病束手無策,起初他打算放棄從事研究的理想,但後來病情惡化的速度減慢了,他便重拾心情,排除萬難,從挫折中站起來,勇敢地面對這次的不幸,繼續醉心研究。

2.斯蒂芬·威廉·霍金,曾先後畢業於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並獲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他之所以在輪椅上坐了47年,是因為他在21歲時就不幸患上了會使肌肉萎縮的盧伽雷氏癥,演講和問答只能通過語音合成器來完成。1973年,他考慮黑洞附近的量子效應,發現黑洞會像黑體壹樣發出輻射,其輻射的溫度和黑洞質量成反比,這樣黑洞就會因為輻射而慢慢變小,而溫度卻越變越高,它以最後壹刻的爆炸而告終。黑洞輻射的發現具有極其基本的意義,它將引力、量子力學和統計力學統壹在壹起。

殘疾名人的故事 50字左右 快快快~!!

壹、戰勝殘疾的巴雷尼

巴雷尼小時候因病成了殘疾,母親的心就像刀絞壹樣,但她還是強忍住自己的悲痛。她想,孩子現在最需要的是鼓勵和幫助,而不是媽媽的眼淚。母親來到巴雷尼的病床前,拉著他的手說:“孩子,媽媽相信妳是個有誌氣的人,希望妳能用自己的雙腿,在人生的道路上勇敢地走下去!好巴雷尼,妳能夠答應媽媽嗎?”

母親的話,像鐵錘壹樣撞擊著巴雷尼的心扉,他“哇”地壹聲,撲到母親懷裏大哭起來。

從那以後,媽媽只要壹有空,就給巴雷尼練習走路,做體操,常常累得滿頭大汗。有壹次媽媽得了重感冒,她想,做母親的不僅要言傳,還要身教。盡管發著高燒,她還是下床按計劃幫助巴雷尼練習走路。黃豆般的汗水從媽媽臉上淌下來,她用幹毛巾擦擦,咬緊牙,硬是幫巴雷尼完成了當天的鍛煉計劃。

體育鍛煉彌補了由於殘疾給巴雷尼帶來的不便。母親的榜樣作用,更是深深教育了巴雷尼,他終於經受住了命運給他的嚴酷打擊。他刻苦學習,學習成績壹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最後,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大學畢業後,巴雷尼以全部精力,致力於耳科神經學的研究。最後,終於登上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的領獎臺。

二、掙紮就是奮鬥

塞曼小時候讀書的自覺性並不高,成績也壹直平平。塞曼的母親看到兒子的這種表現,心裏十分著急。

壹天, 她把兒子叫到跟前,註視著他的眼睛,神情激動地說:“兒啊,早知道妳是壹個平庸無能之輩,我當初真不該在波濤中掙紮……”接著,她向默默呆立的塞曼憶起往事:在塞曼快要降生的時候,家鄉突然遭到洪水的襲擊,她死裏逃生,好不容易才登上了壹只小船,塞曼就降生在這只小船上,母親望著滔滔洪水和剛剛臨世的小生命,想起了荷蘭人的壹句古訓:我要掙紮,我要探出頭來!

聽完媽媽的回憶,塞曼才知道母親所經歷過的艱難,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暗暗發誓要發奮攻讀,絕不辜負媽媽的厚望。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以優異的成績受到學校當局的賞識,被學校聘為助教。當他滿懷喜悅去見母親的時候,母親已身染重病,奄奄壹息了。在彌留之際,她用深情的目光註視著塞曼,嘴唇在艱難地顫動著“掙紮,再——掙——紮!”留下這句遺言後溘然長逝。

掙紮就是奮鬥。掙紮,再掙紮,就是不滿足於現狀,永遠拼搏。塞曼把媽媽的話銘刻在心。他將嵌有母親遺像的金制小鏡框壹直掛在胸前。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他便凝視著母親的遺像,回想母親的諄諄教誨,以增加自己克服困難的勇氣。塞曼在科學的道路上掙紮,再掙紮!終於攀上了壹般人難以企及的高峰,1902年塞曼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

霍金的故事

科學家霍金小時候的學習能力似乎並不強,他很晚才學會閱讀,上學後在班級裏的成績從來沒有進過前10名,而且因為作業總是“很不整潔”,老師們覺得他已經“無可救藥”了,同學們也把他當成了嘲弄的對象。在霍金12歲時,他班上有兩個男孩子用壹袋糖果打賭,說他永遠不能成材,同學們還帶有諷刺意味地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愛因斯坦”。誰知,20多年後,當年毫不出眾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壹位大師級人物。這究竟是什麽原因呢?

原來,隨著年齡漸長,小霍金對萬事萬物如何運行開始感興趣起來,他經常把東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們恢復組裝回去時,他卻束手無策,不過,他的父母並沒有因此而責罰他,他的父親甚至給他擔任起數學和物理學“教練”。在十三四歲時,霍金發現自己對物理學方面的研究非常有興趣,雖然中學物理學太容易太淺顯,顯得特別枯燥,但他認為這是最基礎的科學,有望解決人們從何處來和為何在這裏的問題。從此,霍金開始了真正的科學探索。

找三個名人身殘誌堅的小故事。(50字以內)

1.草原英雄小姐妹

1964年玉榮與姐姐龍梅為保護集體的羊群被凍傷,雙小專腿截肢。致殘後屬刻苦學習,大學畢業後從事青少年和殘疾人工作。圖中右為玉榮。

2.盲人化學家侯永庚

中科院研究員1980年因糖尿病雙目失明,失明後仍頑強從事物質晶體結構研究,創造了著名的“侯氏程序”。

3.青年楷模張海迪

5歲時因病高位截癱。致殘後在病床上艱苦自學,翻譯和創作了多部作品,獲多項榮譽稱號。1983年, *** 中央發出向張海迪學習的通知。

4.中國“保爾”吳運鐸

戰爭年代負傷致殘,壹本《把壹切獻給黨》影響了幾代人。

5.名科普作家高士其

1928年在醫學試驗中因病毒侵入身體致殘。後畢生致力於科普創作,為我國科學事業作出突出貢獻。

自立是漢語詞語,漢語拼音為zì lì,指的是自我獨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靠別人自我完成壹件事等,也指有自己的主見,主意,不需依賴他人。自立也意為能自持自守,不為外力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