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在蛋白質偶聯的時候都應該註意什麽

在蛋白質偶聯的時候都應該註意什麽

關鍵需要看偶聯的蛋白的特性。需要根據蛋白特性來選擇不同的偶聯方法,不同的偶聯方法針對的功能基團不同,位置當然更加不固定了,活化劑種類更多。

人工抗原合成常用的載體:

載體表面應首先應具有化學活性基團,這些基團可以直接與抗生素(antibiotic)或農藥分子偶聯,這是化學偶聯制備抗原的前提;其次,載體應具備壹定的容量,可以偶聯足夠的分子;載體還應該是惰性的,不應幹擾偶聯分子的功能;而且載體應具有足夠的穩定性,且應該是廉價易得的。

常用來作為合成人工抗原的載體蛋白質有牛血清白蛋白(BSA)、卵清蛋白(OVA)、鑰孔血藍蛋白(KLH)、人血清白蛋白(HSA)及人工合成的多聚賴氨酸(PLL)等。這些蛋白質分子中的α和ε-氨基(等電點8和10)、苯酚基、巰基(等電點為9)、咪唑基(等電點為7)、羧基(等電點2~4,大部分來自天冬氨酸或谷氨酸的β-和γ-羧基)等在等電點pH條件下,壹部分成為質子,另壹部分未質子化的親核基團則具有反應活性,可與半抗原中的對應基團結合。當然,這些基團的反應性也取決於蛋白質各種氨基酸殘基的微環境。牛血清白蛋白(BSA)和人血清白蛋白(HAS)分子中含有大量的賴氨酸,故有許多自由氨基存在,且在不同pH和離子強度下能保持較大的溶解度。此外,這些蛋白質在用有機溶劑(如吡啶、二甲基甲酰胺)溶解時,其活性基團仍呈可溶狀態,因此,這兩種蛋白質是最常用的載體蛋白質。近年來,有研究報道用人工合成的多聚肽(最常用的是多聚賴氨酸)作載體,表現出能增加半抗原的免疫原性,從而使產生征對半抗原的特異性抗體可能性增加,被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