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舊手機究竟對環境產生哪些汙染?
如果對廢舊手機進行簡單采用傳統的填埋或焚燒方式處理,對環境、土壤的破壞難以估量。單壹手機或類似產品中的PBTs量非常小,但是進入廢物流的數量在急劇增加。實際上,這些產品的小型化增加了其進入生活垃圾、並被送往焚燒爐和填埋場的可能性,其中環境危害可發生在燃燒或滲漏到土壤和地下水後。
環境研究組織Inform最新指出,手機等手持設備的組件及電池,因含有不可分解的有害物質,即使能過填埋或焚化等方式處理,仍將在環境中堆積有害物質,進而將危害人體健康,導致癌癥、神經系統失調等疾病。對於手機及其它電器中不能或難以手工拆解的部件,如細小電線,電線頭、印刷線路板,如果采用露天燃燒,簡單的強酸浸泡等落後工藝和裝置加工利用的話,將對環境產生嚴重危害。
手機中含有壹定數量的鉛,其印刷線路板中也含有大量的溴化阻燃劑,都對人體和環境造成了壹定的危害性。到2005年,當美國堆積的5億支手機進入廢物流後,將向環境中釋放312, 000磅鉛。手機中溴化阻燃劑主要用在印刷線路板和塑料架中。
隨著社會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手機及其非其後的危害也呈現出壹定的特點
1.手機小型化對廢物造成壹定的負面影響。由於其很小,重量很輕,手機很容易被丟棄進入生活垃圾,當在焚燒爐中燃燒或在填埋場中處置後,最終對環境和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2.手機含有大量有害物質,包括壹系列持久性和生物積累性化學品,稱為PBTs,當焚燒或在填埋場處置後,對人體健康和環境造成危害。PBTs在動物脂肪組織中長期存在,即使釋放量很小,在食物鏈中也能積累到有毒水平。有6種手機廢物與癌癥和壹系列繁殖、神經和發育紊亂相聯系,並對兒童造成特殊傷害,其發育器官和免疫系統對毒素攻擊特別敏感。手機中PBTs包括銻,砷,鈹,鎘,銅,鉛,鎳和鋅,當在填埋場處置,在焚燒爐燃燒,或壹些情況下,在回收設備中處理這些元素時,其會釋放到土壤,地下水,空氣和地表徑流中。
3.由於塑料是高度可燃的,印刷線路板和手機外殼以及其它電子產品都含有含溴阻燃劑,會明顯破壞人體健康和環境,引起癌癥,破壞肝臟、引起神經和免疫系統問題,甲狀腺功能紊亂和內分泌失調等。這些物質可從填埋場滲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或在燃燒或回收過程中形成有害的二惡英和呋喃。研究已經發現,在瑞典的壹個電子廢棄物再利用工廠工人血液中發現了溴化阻燃劑明顯增加。
更多其他電子廢棄物動態,敬請登陸中國電子廢料網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