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的崆峒派是誰
金庸筆下的崆峒派是木靈子創立的。
金庸武俠小說當中的門派,雖然有文學創造的成分在其中,但也存在真實的原型。以崆峒派為例,在《倚天屠龍記》當中,其創派祖師是木靈子,而在真實的歷史當中,其創始人是唐代末期的江湖五俠之壹的飛虹子。崆峒派的確是中國歷史上流傳最廣的武學門派之壹,其中分飛龍門、追魂門、奪命門、醉門、神拳門、花架門、奇兵門和玄空門等八大門。
每壹門都有各自的“掌門”,而在這八大掌門之上,還存在壹個“掌派”,也就是其他門派的“掌門”。因為崆峒派的結構不同,所以,金庸先生在《倚天屠龍記》當中,描寫崆峒派的時候,也用了不同的方式。那就是沒有指定某壹人為崆峒派掌門,而是采用了“集體管理”的方式設置了崆峒五老。
崆峒派的歷史由來:
從唐朝開始興盛的崆峒派武術,晚清時達到鼎盛,到了現代,已基本脫離了普通人的視野。以致大多數人認為崆峒派只不過是武俠小說中虛幻的門派。然而實際上,崆峒派是真正存在於現實中的。素有北國之雄,南國之秀的道家第壹山——崆峒山,位於中國甘肅省東部,平涼市崆峒區西11公裏處,面積84平方公裏,主峰海拔2123.5米,其間峰巒雄峙,懸崖峭壁聳立。
林海浩瀚,煙籠霧鎖,涇河、胭脂河交匯環抱,古跡、勝景遍於層巒疊翠之間。歷史上軒轅黃帝、周穆王、秦始皇、漢武帝都曾慕名而西至登臨,自古為宇內名山聖地。古往今來,眾多文人雅士題詠作畫,盛贊崆峒山的佳篇妙筆,雲集霞蔚,洋洋大觀。雄秀的山水,悠久的歷史孕育並創造出了豐富燦爛的崆峒文化,其中作為特有崆峒文化現象的“崆峒武術”,威峙西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