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為什麽堅決不做華為的董事長,卻管著華為?
最近,華為心聲社區發布了任正非全球媒體采訪紀要。媒體提問任正非:據說花了很長時間您才開始跟媒體進行溝通,您壹直以來是個很安靜的人,面向媒體原來能不見就不見,大家都說您也好、華為也好很秘密的,為什麽花了這麽長時間才把您自己、才把華為向世界打開?為什麽經歷這樣的危機才開放呢?
任正非:其實華為公司從來就很張揚,在外面張牙舞爪,包括余承東、徐直軍……我們所有領袖天天在外面講。而我這個人是很羞澀的,不善於跟很多陌生人在壹起交流溝通,我善於仔細研究我的文件。我太太問過我“妳到底愛什麽?”,我說“我愛文件”。為什麽愛文件?我說,文件裏面充滿了哲學、充滿了邏輯、充滿了東西,文件寫出去、發出去以後,三、五年大家都沒有看到文件有什麽影響,三十年後壹看,這個公司隊伍走得那麽整齊,這就是哲學、邏輯和管理帶來的東西。
任正非表示,我希望更多的精力用在內部,而不是外部。所以,我就沒有做董事長。董事長要承擔工商登記的責任,要簽這個文件、那個文件,那都是雜事,都是打雜,跟清潔工壹樣,這不是我願意做的。我願意做的就是萬事都不管,就管這個公司,我的性格使然。
任正非也要求,高級幹部與專家要多參加國際會議,多“喝咖啡”,與人碰撞,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擦出火花,回來寫個心得,妳可能覺得沒有什麽,但也許就點燃了熊熊大火讓別人成功了,只要我們這個群體裏有人成功了就是妳的貢獻。
在創業初期,任正非講話就很有鼓動性。那時,在華為還沒有多少錢分的時候,他就跑到員工中間跟他們聊天,給他們畫壹幅美好的圖畫:將來妳們都要買房子,要買三室壹廳或四室壹廳的房子,最重要的是要有陽臺,而且陽臺壹定要大壹點,因為我們華為將來會分很多錢。錢多了裝麻袋裏面,塞在床底下容易返潮,要拿出來曬曬太陽,這就需要壹個大壹點的陽臺。要不然沒有辦法保護好妳的錢不變質。
任總曾經跟人探討過,其實企業家最終不是追求財富,而是追求做成壹個偉大企業的成就感。對企業家而言,壹個億以內可能屬於自己,超過壹個億都不屬於自己,都屬於國家與社會。而且隨著人的年齡增長,錢掙得越多,用在自己身上的錢卻是越來越少。
在個人生活方面,任正非曾經表示,“實際上是個宅男,我沒有其他的生活愛好,下班就回家,不是讀書就是看電視,看紀錄片,看網絡”。 “我閱讀速度非常快,書讀得很多,不知哪本書影響了我,哪件事影響了我,思想是怎麽生成的。我腦袋裏產生的想法我也找不到源頭在哪”。“我壹貫不是壹個低調的人,否則不可能鼓動十幾萬華為。“在家我平時都和小孩壹起瘋。家裏讀書的小孩經常和我聊天,我很樂意誇誇其談。我並不是像外面媒體描述的低調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