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蘋果為何故意降低舊手機性能?

蘋果為何故意降低舊手機性能?

12月21日,蘋果公司承認了近兩年來故意降低舊款手機性能,並強調這是防止老舊機型意外關機的"功能"。然而對這壹說法,消費者並不買賬,目前已有兩個群體提起訴訟。明明可以換電池,卻"暗箱操作"自作主張地降低舊款性能,是為更好的用戶體驗?果粉能否接受如此"背叛"?創新力日漸疲軟,市值最大卻是否從此不再偉大?央廣《王冠紅人館》為您深度解析蘋果被"陰謀論"。

壹、聚焦--蘋果公司承認降低舊產品性能,美國消費者群體已提起訴訟

12月21日,面對近日來有第三方機構測試曝出"蘋果在降低舊款iPhone的性能"這壹傳言,蘋果公司終於做出了回應,主動證實了給舊手機降頻的做法,並強調這是有意防止老舊機型意外關機的"功能",且僅從2016年開始在部分機型中推出這項"功能"。?

蘋果這壹表態終於坐實了自己是手機變慢的始作俑者,消息傳出,即刻點燃了消費者的怒火。iPhone用戶競相開始走向法院。截至目前為止,至少有兩個消費者群體因他們所使用的這壹手機性能惡化而對蘋果公司提起了起訴。

壹個群體在芝加哥聯邦法院聲稱,這樣的的軟件更新降低了iPhone 5、iPhone 6和部分iPhone 7的性能,此舉是有意為之,其目的是引誘消費者購買iPhone 8和iPhone X等新產品。新產品在美國的零售價高達1149美元。

第二個群體在洛杉磯聯邦法院提出了起訴,起訴書聲稱蘋果違反了壹項默認的合同,按照這壹默認合同,該公司同意不故意幹預消費者手中設備的使用和速度,也不妨礙消費者個人財產。

蘋果承認降低舊產品性能

二、解析--發新品前故意讓舊產品變慢,蘋果"陰謀論"甚囂塵上

"為妳好"而故意降低性能?

剛買了1-2年的手機,在系統升級後越來越慢,甚至不時卡頓,這是眾多消費者都遇到過的問題,而這次經過第三方機構曝光和蘋果公司的確認,手機行業系統升級的"潛規則"逐漸浮出水面。

蘋果公司聲稱"我們的目標是對消費者提供最好的體驗,其中包括手機整體性能以及延長其使用壽命,在寒冷天氣下,隨著老化,鋰電池提供短期峰值電流的能力會下降,它們的放電量也會下降,這將會導致設備意外關機,以便保護電子零部件。"

然而,消費者對此說法根本不買賬。

手機不斷叠代,賣點之壹就是CPU越來越快。這是為了滿足用戶的兩方面需求,壹方面是系統越來越復雜,需要CPU越來越快,另壹方面是滿足人們對於手機反應速度的不斷追求。

所以,手機CPU的主頻壹直是重要賣點,因其決定了手機的反應速度。

iphone6的CPU主頻是1800M,但是蘋果公司的系統會把它降頻到600M,這樣巨幅的降頻意味著什麽呢?第壹代iphone的主頻就是620M,當然有32到64位,單通道到雙通道的升級,但是簡單以CPU主頻數據來說的話,降頻後的iphone6相當於回到了iphone第壹代,這麽大幅度降頻著實是喪心病狂。

iOS變慢由來已久

根據蘋果公司的聲明,為了保護電池故意降低手機運行速度是從2016年開始的,然而,google早已看穿了壹切。如果把歷年來所有搜索"iPhone slow(蘋果手機變慢)"的數據拉出來,可以發現自從2008年開始,每到新機發售時,這壹搜索就達到壹個峰值,這難道只是巧合麽?

Google搜索"iPhone slow"峰值與新機發售時間吻合

去年,《紐約時報》作者 Catherine Rampell 撰文表示,蘋果手機的新系統只適用於最新版本的產品。她說,當自己下載iOS 7時,她的iPhone 4變得慢了很多,唯壹的解決辦法似乎是購買iPhone 5。Catherine指責蘋果公司沒有創意,因此試圖"洗腦",讓消費者購買新的iPhone手機。

蘋果公司"心機婊"?

蘋果公司的這壹紙"為妳好"報告,業內人士和消費者並不買賬。有網友質疑,"蘋果故意限制了舊款iPhone性能,有可能是為了讓果粉們購買最新款。"?

到底是保護舊款手機,還是有意讓消費者買新品,蘋果公司對此並未再做公開解釋。但站在消費者的角度,網友的憤怒不難理解。

簡單地算壹筆經濟賬,換壹塊手機電池只需要幾百元,而換壹款iPhone新手機動輒六七千元,差價達到幾十倍,因此,蘋果公司的"技術解釋"被口誅筆伐也就不難理解了。對於蘋果用戶說,這壹"降頻"舉措顯然是非常地"不厚道",明明有很便宜的解決方案,蘋果公司卻選擇了"最貴"的辦法,而且是以犧牲消費者的體驗為代價,這讓蘋果的解釋更加難以服眾。

蘋果降低手機處理器頻率是"暗箱"操作的,沒有及時告知用戶,更不要提給用戶選擇權了,這也是觸犯眾怒的主要原因。科林·瓊斯是壹位美國蘋果用戶的代理律師,在他看來,蘋果的做法是對用戶的侵犯:"用戶花了上千美元來購買蘋果的手機,就是認為蘋果的產品物有所值,能夠讓生活變得更好。而現實卻是,蘋果的產品並沒有達到這樣的效果,這是蘋果對用戶的背叛,這是不公平的。"據蘋果公司的聲明來看,這壹"降頻"措施自2016年開始實施,僅在中國就影響到了幾千萬的iPhone6和iPhone7用戶,而直到現在才對公眾公開,在這期間也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而且,蘋果手機的系統升級壹向是"只升不降",老用戶壹旦選擇系統升級後就沒法回到舊系統,連吃"後悔藥"的可能性都沒有,只能接受舊手機升級之後運行卡頓的結果。對此,蘋果公司應該給消費者壹個說法,甚至給已經升級的老用戶開辟降級通道,還選擇權給消費者。

此外,蘋果手機突然關機這壹問題存在已久,被眾多用戶投訴。蘋果公司應當對這壹問題進行徹查,公布相關原因,並采取辦法加以補救。而讓舊iPhone變慢,阻止手機突然關機,兩者之間並不存在必然的邏輯關系,只能讓人懷疑,這是蘋果用壹個所謂的高大上理由,掩蓋自己的真實意圖。

有些用戶長期認為蘋果公司做的事是"計劃報廢(planned obsolescence)"--這壹術語自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壹直存在,指資本家為增加銷量故意制造不耐用商品。該理論認為,從汽車到微波爐等各種產品的制造商,在壹定的時間內就會推出壹種新產品,然後舊的就會停止工作,迫使消費者購買新的產品。蘋果公司是否是利用這壹套路成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呢?

三、前瞻--創新力缺乏,蘋果不再偉大了麽?

在2017年12月21日坐實降低舊款手機性能的聲明發出後,從股價上來看,蘋果公司暫時還未受太大影響。12月22日開盤價為174.68,報收於175.01;而本周二12月26日蘋果股價開盤報170.60美元,跌幅近3%。

作為全球市值最大的公司,蘋果壹直以來都是各投行、機構研報的重點標的,給出的評級壹般往往是持有或買入,下調評級的報告非常罕見。不過,上周二12月19日,華爾街投行野村極訊(Nomura Instinet)將蘋果股票評級從"買入"下調至"中性",原因是推動蘋果股價上漲的iPhone周期已接近尾聲。該投行分析師克瓦爾(Jeffrey Kvaal)在投資者報告中寫道:"我們認為,iPhone X超級周期給該股帶來的收益已逐步兌現。如果平均價格不上漲而只有銷量增長的話,這早就已經是市場***識了。

《經濟日報》援引消息人士的說法稱,蘋果將把第壹季度iPhone X的銷量目標下調至3000萬部,低於此前的5000萬部。

壹些分析師也表示,市場對iPhone X的需求令人失望。美國的JL Warren Capital預計,由於較高的價格以及缺乏有趣的創新,市場需求將受影響,而iPhone X第壹季度的出貨量只會有2500萬部。

蘋果被稱為智能手機領域的高端品牌。當年,喬布斯以天才的創意,讓iPhone橫空出世,也因此受到消費者追捧。如今,斯人已逝,近年來蘋果不斷被業界和消費者詬病,各類產品再無重大的科技創新。不過,蘋果手機依然是手機行業利潤率最高的品牌。

從iphone8到iPhoneX,蘋果已經露出創新乏力的疲態,尤其是對於以華為等為代表的中國高端手機的沖擊已經顯得有點走下坡路的態勢,這事件處理不好可能發酵為壹場欺騙消費者的醜聞,對於蘋果的打擊將是沈重的。

現在消費者已經告到法院,壹旦法院判賠償,美國是判例法國家,那麽意味著其它iPhone老用戶也有權申請賠償,這樣蘋果僅財務上恐怕就要付出壹筆巨額損失,更何況聲譽的損失簡直無法計算。

四、總結

蘋果公司之所以觸犯眾怒,引官司上身,不僅由於其故意降低舊款手機性能。更重要的是其"暗箱操作"不僅剝奪了用戶的選擇權,還有逼迫消費者換新手機的嫌疑。近年來蘋果已明顯露出創新乏力的疲態,果粉回歸理性,新款機型銷量不足,蘋果公司對此事件的態度如此曖昧必將釀成財務和聲譽上的雙重損失。而如何讓企業和個人保持創新的不竭動力,更值得我們持久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