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有哪些名人?他們有哪些事跡?
馬鞍山名人 有“江東第壹城”之稱的馬鞍山山水資源豐富,景色秀麗,歷代皆有名人與其結緣,尤其是在唐代大詩人李白長眠於當塗青山腳下之後,馬鞍山更是文人墨客的仰慕之地。 兩千多年前,垓下之戰後,楚霸王項羽南逃至烏江,將自己的坐騎烏騅送過江後,就自刎在江邊,而已渡過江的烏騅看到主人身亡,遂翻滾自戕,落地的馬鞍化為壹山,馬鞍山即由此得名。 南朝梁武帝時,壹篇優秀的啟蒙教材——《千字文》誕生了,它的作者正是當時官拜員外散騎侍郎的當途人周興嗣,周興嗣用壹夜時間將從王羲之的碑文上拓的壹千個不重復的漢字編輯成文,不僅通順可誦、條理清楚,而且合轍押韻,句式整齊,《千字文》是此後歷朝歷代壹直沿用的啟蒙課本。 馬鞍山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終老之地,李白自25歲第壹次造訪了當塗之後,此後38年間又曾先後7次遊歷當途,留下了50余首膾炙人口的詩篇;李白病逝54年之後,後人遵照他的遺囑“悅謝家青山”,將他移葬到了當塗青山腳下,與南朝詩人謝眺成為了“異代芳鄰”。此後,當塗青山西麓的太白墓、太白祠壹直是名人墨客拜謁憑吊李白之地。 明朝,當途人邢珣官拜江西右參政,因抨擊權貴而被罷官,回歸鄉裏後,致力慈善事業,贍養族中老人,其兩子也相繼為官,並以清廉傳世,父子三人深受當地百姓愛戴,得到了朝廷“恩榮”的“濟美坊”,而“濟美坊”至今仍屹立於當塗縣湖陽鄉大邢村。 在采石磯風景區內的太白樓旁有壹座博物館,它正是我國當代著名的書法家林散之先生的“林散之美術館”,林散之先生也是安徽人,號三癡,別號左耳、散耳、聾叟、江上老人,人稱“當代草聖”、“壹代宗師”、“詩、書、畫”三絕;林散之美術館正是根據林散之先生的遺囑所建,主館“江上草堂”也是根據先生的別號命名的。 此外,馬鞍山的名人還有昭明太子、謝眺、樊若水、郭祥正、虞允文、陶主敬、蕭雲從、徐文靖、黃左田、夏炘、夏炯、夏燠、夏燮等,他們之中有些雖為客籍,但也在此或著書立作、或建功立業、或寄情山水,深深地與這片土地融為壹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