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想買車的註意了!AT、CVT、DCT三種自動變速器,該怎麽選?

想買車的註意了!AT、CVT、DCT三種自動變速器,該怎麽選?

曾經在知乎上看到壹個問題是:“能跟不同層次的人成為朋友嗎?”

有網友覺得還是選擇能“混在壹起”的人當朋友,才會讓自己更加愉悅。如果可以相互認可,彼此信任自然最好。如果做不到,也沒必要強融。畢竟人的認知,就像是壹個巨大的天坑,站在不同位置,看到的風景也不同。

再說到如今的購車壹族,在選購車輛的時候拿到密密麻麻的車輛參數、三大件,往往只能成為“外貌協會”或者“跟風壹族”等,購車後才發現並沒有達到自己的需求,就像交了壹個三觀不合的朋友壹般,強融起來相當掙紮、難受,這時候就會給自己添不少堵。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下如今市面上選擇較多的自動擋車輛,所匹配的三大類自動變速器,都有哪些優缺點?怎麽選?

AT自動變速器

英文名為AutoTransmission,學名叫液力自動變速器。是由液力變矩器、行星齒輪變速器和液壓操縱系統組成。工作原理,是通過液力傳遞和齒輪組合的方式來達到變速變矩。而這其中,最重要的環節部件,就是液力變扭器。當動力從發動機中傳遞到變速器時,便會推動液力變矩器中的泵輪旋轉,泵輪再將變矩器中的油液攪動起來,流動的油液推動液力變矩器中的導輪轉動,從而將動力傳遞到渦輪並輸出。

AT變速箱作為目前大多數車型使用的傳統自動變速箱,其優勢在於,起步較柔順、承受扭矩範圍廣(可承受的最大扭矩較高)、換擋平順且擋位結合舒適度好(避免了離合器結合時候的頓挫)和故障率較低、體積小等。劣勢則是,因為液壓油流體的存在,傳動效率跟換擋速度會低於全是機械鏈接的雙離合變速箱,也因為其結構精密,故成本及機械制造難度較大。

總得來說,想擁有更具駕駛樂趣且省心的駕駛感受,選AT自動變速器不會錯!

CVT自動變速器

英文名為ContinuouslyVariable?Transmission,CVT自動變速器也稱為無極變速器。工作原理,是通過兩個錐形輪(主動錐輪、從動錐輪)和壹根鋼帶實現動力傳輸,通過改變兩個錐形輪的直徑來進行變速,整個過程不存在動力中斷,可產生持續性的動力傳遞。

CVT自動變速器是最早誕生的自動變速箱,其優點在於,換擋平順性好(嚴格來說沒有機械擋位,個別車型帶有擋位顯示功能,但也只是模擬擋位)、兼具燃油經濟性和舒適性、結構較簡單、體積較小、故障率較低、維護較方便和相對成本較低。我們發現,很多日系車都選用CVT自動變速器,而日系車油耗較低也跟使用CVT變速器有著較大關系。要說使用CVT變速箱最多的車企,那肯定非日產莫屬了,就連大家熟悉的專門生產變速箱的公司Jatco也是從日產的變速器部門拆分出來的。

當然,有優勢就有劣勢,日產在這方面就做了不少努力,在使用較廣泛的CVT7W/R變速箱上就增加了壹個副變速箱,其中有三個離合器,分別用於倒車、高、低速擋的切換,以此增大CVT自動變速器的傳動範圍,讓車輛更具加速性能和燃油經濟。

總得來說,如果妳開車並不是那麽看中駕駛激情,只追求舒適感、省油,建議選CVT自動變速器!

DCT雙離合變速器

英文名為(DualClutchTransmission),又稱雙離合變速器,簡稱DCT、DSG。有些人認為雙離合變速器是AT變速器改進而來的,其實不然,雙離合變速器是由手動變速器改進而來的。其工作原理是,包括幹式雙離合和濕式雙離合的兩套離合器,分別控制兩套齒輪和發動機的連接和斷開,在壹個離合器工作時另壹個離合器處於待命狀態,通過電腦控制快速輪流切換來實現變速,從而省去換擋的時間間隔,實現快速換擋、幹凈利落。同時,其內部構造的機械齒輪完全可以滿足高速發動機需求,這也讓雙離合變速器成為最早出現在賽車上的變速器的原因之壹。

由於幹式雙離合變速器中液壓控制的離合器長時間半聯動,也會導致油溫過高的現象。而濕式雙離合是侵泡在變速器油中的,離合器的熱量會被油液帶走。濕式雙離合也比幹式雙離合需要更多的變速器油,因此在維護成本上也會略高。雙離合變速器在低速為什麽會有頓搓呢?其實,是因為在減速再加速的過程種,雙離合變速器會陷入是應該加擋還是降擋,這時候頓挫就產生了。而這種情況,可以增加壹套液力變扭器進行緩解。

DCT雙離合變速器的優勢就在於,換擋切換速度快順暢、傳動高效加速迅猛、富有駕駛樂趣和油耗省等。劣勢則是,後期保養成本較高、容易產生頓挫感、穩定性不夠和體積較大等。其可承受的最大扭矩也受限。

總得來說,如果擁堵路段多不建議選擇雙離合,而如果妳開車追求駕駛樂趣,那麽DCT雙離合變速器就可以是第壹選擇。

結語:

想要購買到對自己胃口的車輛,壹定離不開選擇適合自身情況的變速器。畢竟選對了車輛,才能讓自己的出行更加合拍,就像交到了壹個三觀合的朋友壹般,說什麽做什麽都不會那麽累!

看完以上AT、CVT、DCT三種自動變速器的優劣勢,妳們心中有自己的選擇了嗎?歡迎留言!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