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象棋開局技巧
開局基本原理:盡快集結子力和爭奪河界。
1、由於雙方在布陣過程中都首先想搶占要隘,控制要線,以盡快取得空間優勢。因此雙方子力壹旦接觸,都要盡力阻攔,壓制,威脅,困住雙方子力,甚至巧用吃子,棄子等各種有力手段來爭奪局面的主動權。
這時,有力面快速地阻礙敵子活動,是開通子力,占據要道的繼續,為以後伺機聯子配合,先棄後取地搶先奪勢奠定基礎,也是消滅敵子,保存自己子力最有效的手段之壹。
2、布陣伊始,要快速出動子力。車要通,馬炮跟,兵象活,使各子出擊有力,兩翼子力均衡發展,盡快達到攻守兼顧,陣形協調,搶先奪勢,開局主動之目的。
3、要把握好車的運用,所謂兵貴神速,就是作為棋力最強的棋子,車貴神速忌遲開。
4、出於防守和進攻的需要,布局階段壹定要註意子力的協調性。左右兩翼戰鬥力的配備要大體上均等。切忌出現壹邊子力擁塞,另壹邊空虛的弱點,以致授人以隙。壹旦出現薄弱環節,壹定要很好地通過運子技巧彌補漏洞,不讓對方有空子可鉆。
但有時在特殊情況下,基於某種戰略目的,為了進行壹場特殊的戰鬥,有時在開局階段有意識地把子力集中在壹側,以便向對方實施突然襲擊。這種情況畢竟是少見的,因為自己空虛的壹側也暴露給對方,自己也要承擔很大的風險。
5、棋戰過程中,雙方必定是爭奪激烈,各不相讓,妳死我活,水火不容。而雙方的激烈爭鬥又始終圍繞著主動與被動,鞏固自己陣勢與擾亂敵方陣營而逐步展開的。掌握主動,固己亂敵,就能發展,把握和駕馭局勢,逐步向勝利邁進。
反之,就要被動,受制,始終挨打,甚至走向失敗。固己亂敵息息相關,鞏固自己的地盤,就要千方百計地擾亂敵方的陣營,出其不意地打亂敵方的戰略部署。而真正要鞏固好自己的地盤,又必須在棋戰全過程中切實做到求成勿急,處變勿驚,敵弱勿松,敵強勿怯。
擴展資料象棋,亦作“象碁”、中國象棋(英文名Chinese chess),中國傳統棋類益智遊戲,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先秦時期已有記載。屬於二人對抗性遊戲的壹種,由於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
主要流行於華人及漢字文化圈的國家,象棋是中國正式開展的78個體育運動項目之壹。是首屆世界智力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之壹。
此外,高材質的象棋也具有收藏價值,如:高檔木材、玉石等為材料的象棋。更有文人墨客為象棋譜寫了詩篇,使象棋更具有壹種文化色彩。
2006年5月20日,象棋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下法
帥(將):帥(將)是棋中的首腦,是雙方竭力爭奪的目標。它只能在九宮之內活動,可上可下,可左可右,每次走動只能按豎線或橫線走動壹格。帥與將不能在同壹直線上直接對面,否則走方判負。
仕(士):仕(士)是將(帥)的貼身保鏢,它也只能在九宮內走動。它的行棋路徑只有九宮內的四條斜線。
相(象):相(象)的主要作用是防守,保護自己的帥(將)。它的走法是每次循對角線走兩格,俗稱“象飛田”。相(象)的活動範圍限於河界以內的本方陣地,不能過河,且如果它走的田字中央有壹個棋子,就不能走,俗稱“塞象眼”。
車:車在象棋中威力最大,無論橫線、豎線均可行走,只要無子阻攔,步數不受限制。因此,壹車可以控制十七個點,故有“壹車十子寒”之稱。
炮:炮在不吃子的時候,移動與車完全相同。當吃子時,己方和對方的棋子中間必須間隔1個棋子(無論對方或己方棋子),炮是象棋中唯壹可以越子的棋種。
馬:馬走動的方法是壹直壹斜,即先橫著或直著走壹格,然後再斜著走壹個對角線,俗稱“馬走日”。馬壹次可走的選擇點可以達到四周的八個點,故有“八面威風”之說。如果在要去的方向有別的棋子擋住,馬就無法走過去,俗稱“蹩馬腿”。
兵(卒):兵(卒)在未過河前,只能向前壹步步走,過河以後,除不能後退外,允許左右移動,但也只能壹次壹步,即使這樣,兵(卒)的威力也大大增強,故有“過河的卒子頂半個車”之說。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