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原版笑傲江湖結局是什麽樣的啊。
結局是:令狐與盈盈終成眷屬,正邪雙方亦因此化幹戈為玉帛。?
結局介紹:
下山途中,二人目睹林平之夫婦口角及平之以辟邪劍法屠戮青城派弟子之殘酷,不解林平之何以亦能習練辟邪劍法,因尾隨其後,復親聆平之述說嶽不群如何誘其入門。
如何以女兒為釣餌,如何攫取劍譜嫁禍令狐沖,如何殺死英白羅,砍傷平之以滅口,如何自宮練劍掩人耳目種種陰謀險惡,令狐得知,始恍然大悟。
繼知平之以偶然之機緣得見辟邪劍譜並自宮習劍以圖報復之始未嗣後。平之因雙目已盲,欲投左冷禪,為明心跡,刺死嶽靈珊,令狐與盈盈安葬靈珊。
嶽不群以華山思過崖洞內石刻武功秘訣誘引諸派高手入觀,旋用巨石封洞,欲盡誅異己,令狐與盈盈亦陷洞中,頗歷兇險,幾遭嶽不群毒手,賴恒山女尼儀琳刺死嶽不群,始得脫困。
任我行傾巢來攻,欲稱霸五嶽,脅迫令狐入教,令狐凜然不屈。五嶽劍派以自相殘殺,紛紛零落。任我行終因心力交瘁而亡。令狐與盈盈終成眷屬,正邪雙方亦因此化幹戈為玉帛。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笑傲江湖》自1967年4月20日至1969年10月12日連載於《明報》。“笑傲江湖”語出吳承恩《西遊記》第九回“袁守誠妙算無私曲,老龍王拙計犯天條”中漁夫的“西江月”詞中壹句“得來烹煮味偏濃,笑傲江湖打哄”。
《笑傲江湖》的寫作從1967年開始。當時的中國,“文化大革命”正在高潮。“文化大革命”從1966年開始,1966年、1967年、1968年這三年是高潮期。
或者根據壹部分學者的看法,這三年是“真正的文革”。中***九大以後,其實已經和前面很不壹樣,進入了壹個比較平穩的時期。文革不僅在中國大陸進行,也波及到香港。
持右派立場的《明報》受到左派的圍攻,而金庸本人壹直就關心著天下大事,關註著中國的政治風雲,所以他把當時對“文革”的思考,自覺不自覺地就融入了自己的小說創作。
其實與此同時,金庸每天寫的社評,本來就在壹刻不停地評論著中國的現實,特別是他對“文革”中政治局勢的判斷每每都是出人意表,結果也被證明具有很高的準確性。
此書是在“文革”時期寫的,但它並不是壹部簡單的“影射文學”,而是受“文革”啟發,以生動的藝術畫面濃縮了壹部中國政治鬥爭史。
作者介紹:
金庸,原名查良鏞(1924年3月10日―2018年10月30日),生於浙江省海寧市,1948年移居香港。當代知名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四大才子”之壹。
1944年考入重慶中央政治大學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進入上海《大公報》任國際電訊翻譯。1948年,畢業於上海東吳大學法學院。
1952年調入《新晚報》編輯副刊,並寫出《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1959年,金庸等人於香港創辦《明報》。
1985年起,歷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政治體制小組負責人之壹,基本法咨詢委員會執行委員會委員,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
2000年,獲得大紫荊勛章。2009年9月,被聘為中國作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名譽副主席。同年榮獲2008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2010年,獲得劍橋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2018年10月30日,武俠小說泰鬥金庸逝世,享年94歲。11月13日,金庸先生出殯,喪禮采用佛教形式,之後送寶蓮寺火化。
金庸將其作品及其人物形象有機地融入到鮮明的歷史背景之中,如《射雕英雄傳》的時代背景為南宋初年,宋、金對峙,以及蒙古崛起的這壹時段。
《天龍八部》的歷史背景為宋、遼、西夏以及大理等幾個政權縱橫交錯的時代。《鹿鼎記》描寫的則是清朝初年,滿漢民族沖突的劇烈矛盾。
同時,金庸先生在尊重歷史史實的前提下,將許多歷史上真實存在的歷史人物納入到其文學作品之中,如完顏洪烈、嶽飛、大理段氏、朱元璋、康熙皇帝、顧炎武等等。
這些歷史上的真實人物與小說中的虛擬人物交相輝映,虛實相加,使小說更加真實生動,讀者更容易接受整個故事,不會令人產生虛無縹緲的感覺。
金庸對作品時代背景的選擇也是為小說內容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來服務的。縱觀金庸的文學作品,幾乎所有的歷史背景都放在動亂年代。
這是因為動亂時代更能體現出歷史人物的英雄豪情,與廟堂之上懦弱陳腐的官員相比,俠客具有強烈的民族正義感。正如郭靖所言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以“為國為民”來作為俠客的最高追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他們最後的歸宿,這是俠之精神境界的升華。金庸作品中的江湖英雄,其身雖不居廟堂,卻是以天下為己任的真正英雄。
百度百科-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