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的故事.
金陵晚報報道“終於等到開館了,我想見壹見延安的同誌!”10月13日,在《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大型展覽展館,壹位80多歲的老人見到記者時這樣急切地說道。“我是抗大5期的學員,我在三大隊二支隊,支隊長是聶鳳智。”
老人這句話,壹下吸引了周圍的觀眾和延安的工作人員。大家圍在他身邊,聽他講述延安的故事。這位老人名叫賀立德,雖然今年88歲高齡,但身體仍然十分健康,還背著相機照相。
“我是山東聊城市東昌府區賀家海村人。1938年2月,魯西北特委選派我們6名同誌到延安抗大學習。到延安時,我們從山東到延安的學員就有500多人。”老人找到展館裏中國抗日軍政大學的照片說:“當時在歡迎儀式上,冼星海和丁玲指揮我們唱起《抗大校歌》和《遊擊隊之歌》。開學以後,正值日本鬼子飛機轟炸延安,我們在校長何長工帶領下來到慶陽,修房子,挖戰壕。我們邊學習,邊生產。在國民黨經濟封鎖時,我們壹邊戰鬥,壹邊生產。”
老人來到百團大戰的展板前,壹場場戰鬥又回到了眼前:“1940年,我們開赴抗日前線,在山西平型關參加了百團大戰,我記得是103個團參加了戰鬥,我們天天行軍,天天打仗。日本鬼子20裏就築壹個據點,我們在壹個村子發現敵人,我們是賀龍120師358團,趕到那裏,團裏壹二營急行軍,占據了壹個高地,用重機槍掩護,等三營趕到已經把敵人趕跑了。這次戰鬥,我們犧牲了壹個班長。後來,我們又急行軍,打死了壹個日本“鬼子”。就這樣打下壹個地方,又壹個地方。打破了日本鬼子不可戰勝的神話!”
據賀老介紹,日本投降以後,他就在山西大同搞地方工作,後來又到東北工作。抗美援朝時,賀老在東北空軍醫院,接收朝鮮戰場上回來的傷病員。後來,他又在南京的東南大學擔任武裝部長,直到離休。通訊員 宋偉
毛主席在延安的故事
孫振法
我是抗日戰爭初期參加中國***產黨的,後來又參了軍。在延安時期,我在毛主席身邊工作。我不但看到毛主席日理萬機、操勞黨和全國抗戰大事,也看到毛主席身體力行,同大家壹起艱苦奮鬥。
壹粒米、壹口菜都不浪費。1943年,組織上派我去照顧毛主席的生活,主要工作是整理主席的辦公室,每日三餐為他打飯。主席的飯菜很簡單:壹小盒米飯,兩菜壹湯。飯菜吃光了,他很高興,飯菜剩下時,他總是叮囑我們:“給我留著,下頓熱熱吃。”飯是用壹個木質的盒子盛著。我多次看到主席將掉在桌上的米粒揀起來吃掉。主席註意節約糧食,可是當時的衛生條件很差,萬壹出了問題怎麽辦?我和另壹位警衛員琢磨怎樣保證主席的飲食安全。想來想去,找出壹個最簡便的方法:打飯前燒壹壺開水,把飯盒燙燙,消消毒。
壹套棉衣穿三冬。1943年春暖花開之時,毛主席還穿著補丁摞補丁的棉衣棉褲。就在這時,國民黨駐榆林的司令官鄧寶珊路過延安,要拜會毛主席。主席要接見客人,穿壹身破衣服怎麽行?辦公廳委婉地告訴客人說,主席工作太忙,請稍等。有關部門為主席趕制了壹套夏裝,毛主席脫下舊棉衣時對我說:“這套棉衣,妳們給拆洗了,縫補壹下,明年我還能再穿壹冬。”
那時我們是兩年發壹套棉衣,而毛主席卻是壹套棉衣縫縫補補穿三年。這身棉衣最顯著的標誌就是棉褲的兩個膝蓋處壹邊壹個大補丁。
搖鈴集體吃飯。陜北地區1945年時大旱。壹天上午,毛主席叫我通知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任弼時等幾位中央領導來開會,不到半小時會就散了。中午吃飯時,主席對我說:“從明天起,我們幾個人取消個人竈。聽見搖鈴告訴我,集體去食堂吃飯。老天爺不下雨,就得節省糧食。妳們也要吃壹頓幹的、兩頓稀的。有沒有意見?”首長們都取消了個人竈,帶頭節約糧食,我們有什麽說的?我們幹脆地回答:“沒有意見。”
毛主席的大青馬。1943年有關部門從騎兵團給毛主席弄來壹匹大青馬,由壹位名叫侯登科的老紅軍餵養。平時毛主席很少騎馬,但在轉戰陜北時它成了主要交通工具,毛主席壹直騎著它。據毛主席的警衛員講,沙家店戰役前夕,毛主席從“前總”回駐地,大青馬的馬掌磨掉了,走起來壹拐壹拐的,主席舍不得騎它,是跟在馬後邊走回駐地的。中國革命勝利前夕,黨中央由平山移師北京。毛主席在上汽車前,特意去看望侯登科,並對老侯說:“我們先走壹步了,委屈妳了。這匹馬歸妳了,妳可以騎著它進北京。”後來大青馬老死在北京動物園。延安博物館把大青馬的籠頭、馬鞍等收集起來展覽,人們看到毛主席始終沒換過新的。
夜以繼日工作。毛主席在延安時期始終很忙:指揮前方抗戰、領導延安整風運動、大生產運動、組織粉碎國民黨第三次反***浪潮。這期間,主席工作起來都顧不上吃飯和理發。夜間辦公,天亮睡覺,中午起床,下午五六點鐘吃午飯,接著又是辦公,吃晚飯就沒準了。我們工作人員壹般在夜裏12點鐘提醒他該吃晚飯了,主席總是說:“啊,還沒吃飯?快弄飯來吧!”當我們把飯打來,給他擺好,他又顧不上吃了,說稍等等,繼續思考問題或是寫東西。我們怕打擾主席的思路,時間等長了,飯涼了只能再熱,這是經常的事兒。主席工作效率極高,為延安《解放日報》寫社論及壹些重要文章,都是壹夜成稿,第二天見報。天亮時,我們在門外只要聽到訂書器的“哢嚓”聲,就知道主席寫完了。
主題:征文流傳在“小延安”的抗日故事 [精]
單縣朱集鎮張寨村是單縣農村第壹個黨支部、第壹屆中***單縣縣委、中***魯西南工委、中***蘇魯豫特委、湖西專署和全縣第壹支抗日武裝——抗日自衛團聯隊誕生地,享有“小延安”之美譽。近日,作者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踏上這片紅色熱土,拜“讀”到壹則則膾炙人口的抗日故事。
最受隊員喜愛的抗日歌謠
1938年3月,縣委從張寨、張花園、王崗等十幾個村抗日自衛團中抽調骨幹力量80余人,組成張寨抗日自衛團聯隊。為了鼓舞士氣,教育群眾,聯隊堅持大唱抗日革命歌曲,並號召人人自編鼓動性強、教育作用大、易記易唱易理解的抗日歌謠。為此,隊員們都懷著滿腔熱情,摽著勁兒試編。不長時間,就編出了幾十首。他們從中評選出10首優秀歌謠,其中米風海編的壹首《千萬不能打呼嚕》最受聯隊隊員喜愛。後經隊友們集體修改,這首歌謠更富感召力:日本鬼子打進東三省喲/我們還在打呼嚕(即不覺醒)/日本鬼子打進山海關喲/人們還在打呼嚕/哎喲,日本鬼子打到蘆溝橋喲/我們才睡醒/同胞們醒來吧/鬼子打進了濟南府/兄弟們醒來吧/鬼子打到了家門口/我們不做亡國奴/敢與鬼子刀見紅/同胞們,扛起槍拿起刀/對準鬼子頭/同胞們,千萬不能打呼嚕……勇士們高唱著這樣的歌謠,“小延安”壹帶迅速掀起了抗日衛國的高潮。
農家院裏編印抗日小報
1939年2月,中***蘇魯豫特委針對當時抗日形勢的需要,根據我黨的方針政策,為廣泛團結各群眾團體和各階層人士,建立抗日民族統壹戰線,決定創辦《團結日報》,由魏欽公(解放後曾任河南省委黨校校長、省政協副主席)負責並擔任主編,報社設在與張寨相鄰的張花園村張昌學家。開始油印,後來搞了壹臺印刷機,每期份數由幾百增至幾千。再後來,社址遷到張寨村,報名改為《哨兵》。這張生在長在“小延安”農家院裏的報紙,當時曾發揮了不小的作用:通過“啟蒙”良知,有的國民黨匪首率部起義,棄暗投明;不少地主豪紳紛紛獻槍獻馬、捐錢捐糧,支援抗日戰爭。
壹場揚眉吐氣的“狙擊戰”
1938年7月2日,剛剛被編為湖西抗日義勇隊第二總隊第八大隊的張寨抗日自衛團聯隊,獲知日軍吉谷師團1000余人從碭山沿單碭公路向單縣進犯。在教導員高文甫率領下,抗日自衛團聯隊火速趕往馬良集附近狙擊。待鬼子兵踏著大皮靴啪啪地接近時,高文甫壹聲令下,長槍齊鳴,把鬼子打得暈頭轉向,亂作壹團,當即死傷幾十人。待鬼子頭目哇哇叫著回過神來的時候,機智的勇士們頓失蹤影。氣急敗壞的鬼子頭目指揮著向他懷疑的方向好壹陣猛烈掃射,我掩伏在安全之處的勇士們哈哈笑著直罵小鬼子笨蛋……
張昌倫
《菏澤日報》推薦
[新聞會客廳]照片裏的延安故事
/98/2004-7-6/news2004761705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