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2013年度十大熱詞·年度漢字的相關看點

2013年度十大熱詞·年度漢字的相關看點

年度熱詞不僅展現了中國語言生活現狀,成為當代文化的新景觀,構成了非常深刻的公眾記憶,其背後聚焦的社會關註熱點和世態民情,折射的大眾社會訴求和心理,更值得我們思索和回味。  “房”和 “正能量”背後的期待  “漢語盤點2013”中,經過網友推薦和專家評選後,“房”與“正能量”分別領銜本年度國內字和詞。  “房”字在每年的熱詞提名中都備受關註,在2013年繼續延續熱度。從“房姐”、“房叔”浮出,到“房奴”的大片存在,再到最近“井族”的出現,“房”,成為整個社會都繞不去的問題。  房’也是我心中的年度字。”劉宏來北京20年,今年申請註冊成功了北京首個自住型商品住房項目“禦景灣”,現在只等通過資格核查後辦理購買手續。  國家今年重點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截至11月底,今年全國已開工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666萬套。政府保障房和經濟適用房建設,還有77元房租,為低收入群體點起了希望的燭光。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以後,國家對房子的調控政策也是史無前例。  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李宇明認為,詩人杜甫有詩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如今“有房”仍是中國人最實在的人生願景,也是胸口永遠的痛,“每次樓市將崩盤的預言都在網上引發莫名的激動和苦澀的笑聲”。李宇明表示,“房”字的當選,是民眾對於利好政策出臺的期望。  “正能量”當選年度國內詞,用成都律師陳雪艷的話來說是“恰如其分,情理之中”。“我認為這三個字體現了老百姓對公平正義的呼喚,和對積極向上的追求,而正能量的傳播,需要社會上每壹個人的努力。”  “每年都會湧現大量的‘正能量’事件,帶給我們溫暖”,陳雪艷說,“今年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前段時間的‘不訛人大爺’。”陳雪艷口中的“不訛人大爺”,是靠壹句“妳走吧,我有醫保”,放走撞人小夥的沈陽60歲大爺王福順。  令上海銀行職員李辰感動的“正能量”,是他在12月1日上海國際馬拉松賽上,見到了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雙腿的四川舞蹈老師廖智,以義肢完成了5公裏健身跑。  而北京高校教師張旭認為,十八大以來,國家反腐倡廉,返璞歸“儉”,在社會上刮起新風,迎來正氣,也是巨大的“正能量”。  商務印書館總經理於殿利分析,今年“正能量”成為年度國內詞,可以表明,“正能量”不是簡簡單單的三個字,而是已上升為壹個充滿象征意義的符號,表達著逐步走向物質富足的民眾對價值回歸、道德重構的渴望。  “ 土豪 ” 和 “ 女漢子 ” 的另類崛起  2013年,在新中國歷史上絕跡多年的“土豪”完成了強勢回歸。  “土豪”由網民用來戲稱網絡遊戲中舍得花錢的玩家,發展成為特定指稱“現實社會中富而不貴的群體”。人們不再“打土豪,分田地”,而是紛紛要求“土豪,我們做朋友吧”。  不少人調侃國人對“土豪”壹詞的心態,是“既冷嘲熱諷罵,又羨慕嫉妒恨”。人們諷刺拜金主義、奢靡之風,又用壹種自嘲的方式表達了對社會貧富分化的無奈。  戲謔的背後,是身邊層出不窮的“土豪”現象:如北京市朝陽區某村村委會副主任,國慶期間為兒子連擺三天婚宴,豪車開道、明星助唱,總花費超過160萬元;江蘇南通某男用500萬元現金拼成羊肉卷作聘禮迎娶新娘,場面令網友“嘆為觀止”……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李明潔對“土豪”現象這樣解讀:“壹個詞語或概念的興起,總有特定的社會背景原因。‘土豪’的流行與近些年國人‘暴發戶’式地瘋狂購買奢侈品,財大氣粗卻不講文明禮貌等都有密切關系。”  社會學家稱,“土豪”的出現隱喻中國社會分層。它已經從政治學意義上的貶義詞,轉化為社會學意義上的社會分層與貧富差距的壹種直白寫照,同時也涉及文化意義上的精神品位和價值取向。  男有“土豪”,女有“漢子”。2013年出現的另壹個群體—“女漢子”引人關註。  “女漢子” 專指帶有“純爺們性格”的女性。她們壹改傳統女性的溫婉與柔弱,而是獨立自強、敢於擔當,“擁有女人的外表和漢子的內在”。  “我認為做‘女漢子’沒什麽不好。在我的字典裏,它是個褒義詞。”北京白領陳潔自詡“女漢子”,她認為“女漢子”開朗直爽、樂觀堅強,有著強大的內心。  國家壹級心理咨詢師沈夢說,在現在快節奏的社會裏,競爭激烈、壓力大,女性在男女競爭中多處於劣勢地位,為了更好地在競爭中生存,女性不得不把自己培養成獨立、自主、強悍的“女漢子”形象。  不容忽視的是,當前在就業等方面針對女性的性別歧視依然存在。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消除壹切就業歧視,給女性帶來了曙光。  有專家指出,“女漢子”這個語言現象背後,潛伏著都市女性背負過重壓力的辛酸和戲謔。  年度熱詞是世態人心的觀測點  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規劃協調處處長易軍認為,通過研究年度熱詞,可以分析出國民心態和社會的新變化。  對於流行的網絡熱詞,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薛國林表示,網絡熱詞是壹種民意表達,這種表達是自我意識的自然流露,是對社會現象的發問,目前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對事實真相的追求、對民生熱點的關註、對不良現象的批評。五花八門的網絡熱詞,業已成為世態人心的壹個重要觀測點。  回顧往年的年度熱詞,“周老虎”、“躲貓貓”反映的是對事實真相的渴求;“蟻族”、“蝸居”折射出民生熱點;而“被XX”、“我爸是李剛”的傳播則表達了對不良現象的批評。  回味2013年度熱詞,“中國夢”以其清新的理念和親和的風格紅遍神州;餐桌上的“光盤”行動吹起壹股“舌尖上的節約”之風;網絡催生的“微XX”、“大V”和“奇葩”彰顯著多元價值的博弈;“倒逼”和“逆襲”顯示出改革的緊迫感和現實情緒;我們關註壹種群體“土豪”、“女漢子”;也為那些溫暖人心的“正能量”積極“點贊”。  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楊爾弘認為,“年度字詞”可以說記錄了社會萬象、世事民情,這些詞語都是人們語言方式和社會生活的真實記錄。  資深媒體人袁躍興如此總結:從年度熱詞中,我們可以窺見時代生活的鏡像,把握時代跳動的脈搏,感應社會的神經。這些熱詞記錄下了我們的沈思以及時代生活的點滴,人們借由間接俏皮、調侃戲謔的詞語表現適度的無奈和憤怒,用壹個個幽默的隱喻表達自己對社會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