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工程的立項背景
隨著中國航天和空間技術的發展,對自主空間環境保障提出了日益迫切的需求。“子午工程”是我國“十壹五”中期投資建設的壹個能夠在地面持續運行的、綜合性的、跨區域的大型空間環境觀測網絡。工程綜合運用地磁(電)、無線電、光學和探空火箭等多種手段,連續監測地球表面20公裏到幾百公裏的中高層大氣、電離層和磁層以及十幾個地球半徑以外的行星際空間環境參數,將為增強我國空間科技的創新能力,保障空間活動安全做出貢獻。
“子午工程”最初的構想始於1993年。1995年,中國科學院、信息產業部、教育部、中國地震局、國家海洋局聯合正式向國家提出建設子午工程的建議。項目建設領導小組組長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曹健林。
1997年6月,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會議確定子午工程為國家重大科學工程。
2005—2007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先後批復子午工程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初步設計,將子午工程列入國家“十壹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
2008年1月5日,子午工程正式開工建設,工程總投資1.672億元,建設期為2008年1月——2011年1月,工期3年,整體科學壽命預計超過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