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三星電子的產品相關

三星電子的產品相關

三星公司自創立至今,其產品開發戰略演變大致經歷了“拷版戰略”、“模仿戰略”、“緊跟技術領先者戰略”和“技術領先戰略”四個階段。

拷版戰略

——在較短的時間內,以較低的成本打入市場

拷版戰略是指壹個企業所生產的產品技術、設計和零部件完全依賴外界的供給,該企業就像另壹家企業的壹個生產車間,只是依樣畫葫蘆地進行組裝而已。

三星公司1969年進入家電和電子產業,是因為家電和電子產品市場在當時已顯露了巨大的發展前景和潛力,以電視機為代表的家用電器電子產品處在迅速普及階段;新產品層出不窮,特別是彩色電視機已進入市場成為熱銷產品,利潤豐厚。然而,三星電子選定的第壹項產品卻是已經進入產品生命周期衰退階段、利潤率不高的12英寸黑白電視機這壹特定產品。這是因為:

1.三星電子在成立之初並不擁有和掌握最起碼的電子技術;掌握彩色電視機技術的外國公司不願向三星電子轉讓有關技術,只願意提供黑白電視機成套散件和組裝技術。

2.雖然黑白電視機當時在收入水平高的發達國家市場已進入生命周期的衰退階段,但在收入水平低的發展中國家(包括韓國)還存在對這種低檔產品有需求的細分市場。盡管許多外國公司因黑白電視機利潤率低而對它不再有興趣,但對當時的三星公司來說,從黑白電視機市場中能獲取的利潤還是令其滿意的。

3.黑白電視機的組裝技術在當時基本上已成為公開技術;韓國員工的素質比較好,善於學習,可望在較短時間內把黑白電視機的組裝技術學到手並以低成本進行生產。

綜合考慮上述條件,三星電子當時制定的產品開發戰略是:從外國公司(日本索尼)進口黑白電視機成套散件和基本的組裝技術,在外國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進行組裝,生產處在衰退階段的低檔產品(貼上“三洋”品牌)銷往海外低端市場(三星電子的第壹批12英寸黑白電視機銷往巴拿馬)。這壹戰略體現了當時條件下的市場、產品和技術的合適匹配。

20世紀80年代早期,三星電子進軍DRAM(動態存儲器)市場之初,因不掌握關鍵技術,奉行的產品開發戰略也是拷版戰略,即從外國公司進口64KDRAM芯片進行封裝,封裝技術依賴外國公司,生產低檔產品供給低端市場。

模仿戰略

——消化吸收外來技術,努力提升自身產品、市場和技術匹配的檔次

模仿戰略是指壹個企業所開發產品的關鍵技術雖然不是企業自己創造發明,但企業通過種種途徑已經掌握了這種產品的關鍵技術,能夠在模仿產品的行業主導設計的基礎上對產品的設計和零部件設計作出改進或壹定程度的創新,使自己的產品與其他企業的同類產品有所不同,更適合某些特定市場的需要。

三星電子的低檔12英寸黑白電視機和低檔DRAM在它所選擇的市場上取得的業績很不錯。但根據當時與外國公司簽訂的技術支持協議,三星電子很難獲得基本的組裝技術之外的關鍵技術。三星電子當然不甘心停留在這種目標產品關鍵技術控制在外國公司手中的市場、產品和技術的低水平靜態匹配。

為此,三星電子壹方面仍積極地通過各種渠道獲取外國技術;另壹方面在公司內部大力開展對關鍵技術的消化吸收和掌握。

在黑白電視機產品上,三星電子避開外國公司的耳目,對關鍵技術秘密地學習。他們做了廣泛的調研、討論和探索,最終克服了似乎難以克服的困難,掌握了黑白電視機的必要技術。在這基礎上,三星電子根據當時韓國國民收入較低、對電視機需求大的特點,利用已掌握的技術,在1975年開發了符合韓國國民特殊需要的修改版經濟型l2英寸黑白電視機,投放市場後,大受歡迎。雖然從技術角度看,產品的零部件仍主要依賴進口,但是,這時的市場、產品和技術的匹配已發生實質變化——三星電子已掌握黑白電視機的必要技術並能對產品設計進行改進。繼開發經濟型黑白電視機之後,三星電子又陸續開發了14英寸彩色電視機(1976 年)、微波爐(1979年)、家用錄像機(1984年)、1MDRAM(1986年)、便攜式攝錄像壹體機(1989年)等產品。與生產第壹批黑白電視機和64KDRAM之時幾乎不掌握關鍵技術的情況不同,三星電子在開發上述產品之前通過“反解工程”已經破解和基本掌握了有關產品的關鍵技術;其投放市場的產品是參考行業主導設計的基礎上由三星公司自行開發的,有壹定程度的創新。三星彩電進入市場時間距彩電首次在市場問世雖然有20多年,但這種產品在世界市場仍處在成熟階段,三星電子為其第壹批彩電選擇的特定市場仍然是巴拿馬,後來又銷往日本;而三星微波爐、家用錄像機、1MDRAM上市時,這些產品在世界市場上均處在成長階段,市場潛力巨大,即使在發達國家也有需求,三星電子把加拿大、美國和日本市場中的低端市場定為產品的主要目標市場。這時,三星電子的市場、產品和技術的匹配上升了壹個臺階:掌握了關鍵技術,開發處在生命周期成熟或成長階段的產品,占領發達國家的低端市場。

在這階段,除了廣泛利用反解工程方法外,三星電子還采用了另外壹些方法來獲得關鍵技術,如:在外國小公司中尋找技術來源;聘請在海外受過訓練的、掌握最先進科學技術知識的韓裔科學家和工程師;在美國矽谷和日本東京建立研究與開發中心;讓設在韓國的研究與開發中心和設在外國的研究與開發中心並行地開發同壹新產品,開展內部良性競爭等等。這些做法所產生的協同作用,對於三星電子打破外國公司的技術封鎖,促進外國公司向三星電子轉讓先進技術,加速三星電子破解和吸收先進技術,提高三星電子技術起步水平和總體技術能力,提升三星電子的市場、產品和技術匹配的檔次,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此時三星的自主技術開發能力還不強,產品的自主創新程度還不高;它開發、生產和銷售的產品在世界市場上還屬於低檔產品,面向低端市場,利潤率不是很高。另外,它還需向外國公司支付巨額的技術使用費。盡管如此,三星電子的市場、產品和技術的合適匹配還是在市場上取得了巨大成功,獲得了可觀的經濟收益。它把經濟收益中的很大壹部分投入研發活動,建立了韓國最大的研發機構,在加快消化吸收外國先進技術的同時,進壹步加強了自身技術開發和產品創新的能力。

緊跟技術領先者戰略

——用先進技術開發處在生命周期導入階段的新產品,占取中高端市場

經過多年積極進取的技術學習、技術吸收和技術能力培育,在上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中,三星電子的技術開發能力和所開發產品的技術水平與世界先進公司的差距已大幅度縮小,在某些領域已接近或趕上世界先進公司。

三星電子越想進入高端電子市場,它需要的技術就越尖端,而且在這方面也還存在著欠缺,還不能獨立於外國公司。為此,三星電子除了進壹步加強公司內部研發和與其他公司簽訂技術轉讓協議外,還采取了兩項新的戰略舉措:壹是在發達國家收購高技術企業(如1994年收購日本LUX公司,1995年收購美國ASTResearch的主要股份);二是與擁有尖端技術的競爭企業結成戰略聯盟,***享技術。這時,壹些處於技術領導地位的外國公司(如東芝、NEC、摩托羅拉、Digital、SGS-Thompson、西門子等)也願意在比較平等的基礎上與三星電子建立戰略聯盟***享技術,因為三星電子通過自身努力,其技術開發能力已有大幅度提升,已擺脫了技術“小夥伴” 的形象。

技術領先戰略

——引領尖端技術,占據高端市場

上世紀90年代後期,三星電子的自主技術開發和自主產品創新的能力進壹步提升,它的產品開發戰略除了強調“技術領先,用最先進技術開發處在導入階段的新產品,滿足高端市場需求”的匹配原則外,同時也強調“技術領先,用最先進技術開發全新產品,創造新的需求和新的高端市場”的匹配原則。在這壹時期中,三星電子開發的多項產品在高技術電子產品市場已占世界領先地位,贏得多項世界第壹,其中包括:世界第壹臺硬盤數碼攝像機ITCAM壹9W,世界第壹款具有光學變焦功能的300萬像素照相手機、GSM/CDMA雙模手機、UniJa手機、T丌彩屏手機,世界第壹臺高清電視用DVD,世界第壹面高清電視機用57英寸 TFT—LCD顯示屏等等。 電視

在世界電視市場,三星電子連續多年高居榜首,接連推出暢銷產品,可謂是名副其實的‘暢銷產品制造機’。2009年,三星電子***售出3100萬臺平面電視,連續4年保持世界市場占有率第壹的地位。2010年初,三星電子確立了新的目標,即銷售***3900萬臺電視,其中包括1000萬臺LED TV,此後,再次將銷售目標值調整為5000萬臺,這與此前的目標數量相比增加了28%。

三星電子憑借有‘設計革命’之稱的 Finger Slim(纖薄如指) LED TV正致力於開拓嶄新的市場。2009年3月,在世界上率先問世的LED TV銷售業績達260萬臺,成功地敲開了新市場的大門。三星電子在2006~2009年間,每年逐壹推出寬屏LCD TV、2007年款寬屏LCD TV、水晶玫瑰LCD TV和LED TV等百萬暢銷電視產品,連續5年創下暢銷不敗的業績。三星電子於2010年8月已實現3D TV百萬銷售目標,預示著未來良好的發展前景。

此外,三星電子還不斷積極開發新壹代LED TV,通過產品的多元化戰略瞄準各種階層,諸如需要小型和大中型LED TV的消費者。(Samsung 65C8000: World's largest 3D LED TV,英 T3,8/16)

* ‘三星Apps’與智能電視

電視領域的壹大特征可以概括為從‘看電視’到‘享受電視’的轉變,以往被動看電視的觀眾們如今愈發積極地自由選擇各種電視節目。三星切實把握住這壹需求動態,2007年推出網絡電視,使觀眾在欣賞電視節目的同時可以享受網遊的樂趣,目前正在此基礎上開發可下載應用程序的所謂‘智能LED TV’。

2008~2009年度,三星電子分別憑借‘Power Infolink’和‘Widget’對產品加以更新,以更加新穎的‘Internet@TV’把握市場主導權。2010年,三星電子在推出3D TV的同時推出‘Internet@TV 2010’功能,在現有新聞、天氣、證券、UCC、電影等網絡服務以外,在世界率先推出復合器件應用商店-三星Apps(Application Store),用戶可在此下載應用程序。三星Apps將從2010年下半年起在韓國和美國開始高檔收費服務。

作為全球數字媒體和數字融合技術的領導者,三星電子在2012IFA上首次向歐洲消費者展出其55英寸OLED ES9500.這款萬眾矚目的電視產品具有無可比擬的出色畫質、奢華典雅的外觀設計以及全新的“Samsung Multi View”功能。此次展會上,三星智能電視高端產品——75英寸LED ES9000、首次登陸三星智能電視可進行手勢操控的“憤怒的小鳥”APP,以及三星智能應用中心推出的其他智能內容也壹並高調亮相。

3D

三星電子在推出可享受立體圖像的3D TV僅僅6個月內創銷售業績100萬臺,穩固確立該品牌在市場的地位,這幾乎接近2010年初市場調查機構預測的全世界3D TV需求達123萬臺的估值,三星電子正致力於開發無需眼鏡即可觀看的3D TV。(Samsung: Glasses-free 3D TV Not Ready Yet,PC World,9/1)

與此同時,三星電子在世界上還率先推出可同時欣賞3D立體圖像和高檔立體音響的3D家庭影院(HT-C6950W),隨著這壹產品的問世,如今三星電子已具備包括3D TV、3D藍光播放器、3D節目內容(contents)以及3D眼鏡在內的‘3D系列解決方案’,在業界最先建立完成3D娛樂環境。

三星電子計劃在3D TV內提供內容串流(Content Streaming), 若三星電子的3D TV具備自身在線App Store(應用程序商店) ,用戶則可直接在電視的硬盤驅動器上下載Hulu Plus與Napster等軟件。此外,三星App Store還計劃增加開發者實際可重新的應用平臺獲利的高級內容,同時將通過App Store提供3D內容。三星電子內容制作人Olivier Manuel預見稱,在未來幾年內,3D內容串流將無所不在,而提供3D內容則是實現夢想的第壹步,它具有極為吸引人的潛力。(Samsung To Start Streaming 3D Content On 3D TVs,美 I4U,8/12)

LCD/LED液晶屏

三星電子液晶屏正在向‘更加纖薄’的技術邁進,2009年成功開發了厚度為3.9mm的40英寸LED TV電視用超薄液晶屏,創世界液晶屏‘超薄’記錄。該款液晶屏被稱為‘Needle Slim’,厚度僅為現有LCD液晶屏(約50mm)的1/12。三星電子在大幅度減少液晶屏厚度的同時,依然保持全高清級的分辨率、120Hz驅動以及5000:1的對比度等高清晰性能。三星電子於2007年10月首次開發厚度為10mm的40英寸LCD TV液晶屏,從而突破10mm這壹界限;2008年10月推出厚度為7.9mm的液晶屏,從此壹直保持領先於世界的記錄。三星電子在開發LCD TV用液晶屏的同時還進行24英寸LCD顯示器用液晶屏和筆記本電腦用超薄LCD液晶屏的開發,在LCD超薄液晶屏技術領域起主導作用。其中,顯示器用液晶屏的厚度為3.5mm,筆記本電腦用液晶屏厚度僅為1.64mm。

三星電子表示, 隨著LED背光電視‘超薄’技術的發展,在未來兩年內有望將電視厚度減少40%以上。(Samsung Thinks Thin With Sensors,Displays,美 PC World,4/8 & 美 SlashGear,4/7)

手機

2009年三星電子手機全年銷售量達2億3500萬部,繼諾基亞之後位居世界第二位。2009年在北美地區的市場占有率連續6個季度高居榜首,在歐洲地區的市場占有率超過25%。三星電子在先進市場保持持續上升趨勢,同時在新興市場憑借產品競爭力和品牌知名度不斷拓寬領域。隨著鍵盤式手機向觸屏式手機的轉化,如何提高顯示器圖像的清晰度成為重要話題,為順應並引導這壹潮流,三星推出AMOLED手機,在業界展開‘手機畫質競爭’。(Samsung Passes Nokia in Europe Low-End Mobile Phones,IDC Says,Bloomberg,6/28)

三星電子的Galaxy S(i9000)是新款手機的代表,它是有可能取代iPhone的壹種智能手機,該款手機於2010年7月在美國市場銷售,在短短45天內創百萬部銷售記錄。(iPhone alternatives,美 CNET Asia,8/12 & Samsung: 1 million Galaxy S smartphones in 45 days in the US,美 Fortune 8/29)

三星電子的I9000 Galaxy S與S8500 Wave在2010年度EISA Award(歐洲影音協會)智能手機和社交多媒體手機部分獲獎。其中,Galaxy S(i9000)的非凡之處在於卓越的屏幕和良好的上網性能,而Wave將社交網絡(Social Networking)服務與位置信息服務相結合的Bada OS受到較高的評價。(EISA Awards 2010: which are the best of the best phones in Europe,美 GSMArena & 英 Independent,8/16)

三星電子2010年度在國際智能手機市場的占有率呈上升趨勢,其中2010年第二季度在美國市場的占有率較上壹季度增長了2倍。三星電子第二季度向市場發送***300萬部智能手機.

三星電子持續對各種操作系統進行支持。三星Galaxy S(i9000)雖采用谷歌Android操作系統,而除此以外,三星電子確立新戰略,三星ATIV系列采用微軟Windows Phone操作系統。

2012年IFA大幕拉開,三星在柏林正式發布了ATIV系列智能終端,ATIV系列的產品均采用了微軟Windows 8或Windows Phone 8系統。

三星電子手機榮獲歐美著名設計獎,而且部分調查顯示,三星電子被評為有望超越蘋果的品牌,在這種情況下,三星電子將2010年度智能手機銷售目標提高至2000萬部。(Samsung To Up 2010 Smartphone Sales Target To Over 20M Units - Report,Dow Jones,6/18)

半導體

半導體可謂是打造三星的壹等功臣,三星電子的半導體發展史是企業的冒險挑戰精神、董事會的決策、快速的掌握技術能力以及把握市場動向的敏銳洞察力融匯於壹體的結果。

三星集團創始人李秉哲不顧公司眾人反對,毅然決然地於1983年在日本東京正式開始進軍半導體行業。對此他曾經表示,三星符合韓國缺乏資源的自然條件,只有開發高附加值、技術含量高的產品才能實現企業的第二次飛躍。

在此後的10個月內,三星電子在世界上第三個推出64K DRAM,這在國內外經濟界引起強烈反響。然而,日後由於半導體價格暴跌,企業在事業之初陷入困境。盡管如此,三星的存儲器半導體依然取得了長足的發展,1992年率先開發成功64M DRAM,終於在世界上確保了最強的技術實力;1993年如願以償地榮登存儲器半導體世界第壹的寶座。此後於1994年和1996年連續開發成功256M和1G DRAM,這同樣擁有‘世界最先開發’的榮耀,這樣,半導體逐漸成為韓國具有代表性的產業。2002年NAND Flash位居世界榜首;2006年與2007年分別在世界上率先研制成功50納米級DRAM和30納米級NAND等,三星電子在存儲器領域的占有率超過30%,成為業界的強者。

三星電子在2010年度依然保持著領先於世界的記錄,諸如最先進行30納米級DRAM的批量生產、從7月份開始批量生產30納米級4Gb DDR3(Double Data Rate 3) DRAM。30納米只相當於發絲1/4的厚度,30納米級DRAM與現有40納米級DRAM相比,可提高60%的生產效率;成本競爭力相當於50~60納米級DRAM的2倍以上;此外,耗電量與50納米級DRAM相比最多可減少65%以上。

據市場調查機構Gartner相關資料顯示,DRAM發展勢頭良好,在2010年第二季度DRAM排名中,三星電子始終保持先導地位。Gartner在報告中稱,三星電子的市場占有率超過35%,這更加鞏固了其在市場上的地位。(Samsung extends lead in DRAM rankings,美 EE Times,8/9)

三星電子2010年度半導體投資規模達11兆韓元,特別是將存儲器半導體設施投資由當初計劃的5兆5000億韓元增加至9兆韓元。從中可以看出,三星電子在2010年將繼續確保其在上述領域世界最大供給商的地位。(Can Samsung Overtake Intel?,美 WSJ,5/18)

另壹方面,市場調查機構IC Insights預計,三星電子於2014年有望超越英特爾,躍升為半導體行業榜首。1999~2009年,三星電子的年均增長率(CAGR)為13.5%,而英特爾為3.4%,以此為依據,預計2014年三星電子的銷售額將超過英特爾。(Samsung to overtake Intel as No.1 chip company in 2014,美 ElectronicsWeekly,美 EE Times,8/26 & 中 Sina,8/27)

另外壹個值得關註的是鑄造(foundry)領域,三星電子在該領域尚未揚名,2010年是三星電子進軍鑄造領域第五個年頭,("We Wouldn't Launch a New Business Unless We Knew We Could Win"---Jeong-ki (Jay) Min,Samsung,日 NE Asia,8月)

家電與其他

家電也是三星電子發揮優勢的壹個重要領域,2009年在世界經濟蕭條的情況下,銷售額較2008年增加27%,創行業最高增長率。在韓國,Zipel冰箱等產品在市場保持較高的占有率,位居榜首;在北美、歐洲和獨聯體等國家和地區,大容量高檔冰箱、滾筒洗衣機和空調等產品占據優勢。三星電子通過推出蒸汽烤箱和自動吸塵器等新型產品不斷確立其作為數碼家電企業的形象。在由高檔產品與普及型產品構成的家電市場,三星電子壹方面賦予消費者高檔品牌的形象,另壹方面在新興市場采取符合當地生活文化的個性化技術戰略。

2009年,三星電子推出集精美設計、尖端功能和便攜性於壹體的第三代高檔迷妳筆記本電腦 N310和超薄型筆記本電腦X420等產品,從而引導便攜式電腦的新潮流,當年***銷售600萬部筆記本電腦。

此外,打印機也被列為新壹代戰略項目之壹,三星電子推出了具備單環連接打印(one touch printing)功能的Mono激光打印機、復合式打印機,以及具備綜合打印管理功能、適合企業用的超高速數碼復合式打印機等產品。其中,A4激光打印機在世界市場占有率居第二位,Mono激光打印機、復合式打印機、彩色激光打印機等產品均在世界市場位居壹二。特別是激光復合式打印機在世界市場首次實現占有率第壹的目標。

2010年,三星電子推出具有精美設計的高檔筆記本電腦R580和迷妳筆記本電腦N210,以及世界最小型Mono激光打印機ML-1660、彩色激光復合式打印機CLX-3185等新產品,從而擴大了生活家電高效能源產品和親環境產品領域。

數碼相機、便攜式攝像機也是三星電子集中攻略的領域,2009年,三星電子在便攜式相機領域的市場占有率位居第三,並且以高檔產品為中心不斷改善銷售格局。2010年再次推出新概念交換式鏡頭相機NX10等產品,以確保新產品領域的主導權。

在MP3領域,三星電子推出了強化多媒體功能的高檔MP3- M1和世界最小型 DivX MP3- R1等產品。

在無線網絡領域,三星電子研發的Mobile WiMAX (WiBRO)自2007年起在國際大型移動通信市場開始商用服務,增長勢頭迅猛。在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地成功實現服務商用化以來,Mobile WiMAX市場在不斷擴大。

在存儲器領域,三星電子於2009年推出2.5英寸250GB級硬盤驅動器(HDD)新產品,在世界市場占有率接近10%。2010年推出行業最大容量的320GB級高性能2.5英寸硬盤驅動器,並開始外置型產品的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