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學校史
東北大學校史 1.雲濤日破 (1923-1931) 20世紀初,中國處於內憂外患之中,東北肥沃的黑土地孕育著富庶,也引得列強垂涎。日本以其地理條件的便利,將魔爪伸向東北,不僅進行殘酷的經濟侵略、資源掠奪、還進行文化控制。在這風雨飄搖的時局下,誕生了東北大學。 1921年初,東北仍是千裏冰封,萬裏雪飄,而幾位知識分子的內心卻充溢炙熱的激情。他們向時任東三省巡閱使、奉天督軍的張作霖建議:欲使東北富強,不受外人侵略,必須興辦大學教育,培養各方面人才。他們就是當時奉天省代省長王永江和奉天省教育廳廳長謝蔭昌。對於他們的建議,奉天省議會於當年10月25日進行討論,通過聯合吉、黑兩省創辦東北大學以儲備人才、振興教育的議案。1922年春,東北大學籌備委員會成立,次年4月19日,奉天省公署頒發“東北大學之印”,4月26日正式啟用,東北大學宣告成立, 建校之初東大呈請奉天省公署,撥地另建校舍。省公署很快批復,撥昭陵前白樁外陵地並毗鄰民地***500余畝,作為新校址。經壹年多建設,1925年9月,理工大樓、教授住宅、學生宿舍及相應的附屬設施在新校址竣工。理工科先行遷入,與仍在原址的文法科大學遙相呼應,形成南北兩校區。1926年的東大壹覽曾對當時的校園環境進行了這樣的描述:理科工科校址,偏南壹帶地勢高阜,土質堅厚,中建正樓壹座,形如蛺蝶,南瞰城郭,北倚昭陵,而新開河環抱樓前洋洋西去,瞻眺環境爽塏蔥蘢誠勝地也。這方聖地孕育了東北大學蒸蒸日上的未來。學校按照現代大學的格局設立了理、工、文、法、教育等較為齊全的學科,各學科之學會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文法科成立自治會、夏聲社、社會科學研究社;工學院成立礦學會;理工預科成立英語研究會;孫國封院長為促進科學進步,發起科學教育協進會。這壹時期校內各種學術講座開展的紅紅火火, “知行合壹”是東北大學當時的校訓。為力戒紙上談兵,東大建成工廠,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求得真知,鞏固所學,留學德國歸來的楊毓楨任廠長。1926年11月,文法理工各科組織學生參觀華北機械廠及紡織廠,以增長工業方面知識;同年12月,俄文系學生抵達哈爾濱,實地考察;1927年,理工科學生參觀奉海路、撫順煤礦。實地參觀考察、創建學會、開辦講座,剛剛誕生的東北大學已經開始運用現代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啟迪學生思想,豐富學術文化。這些傳統延續至今,成為東大文化不可或缺的壹部分。 1927年11月,東北大學首任校長王永江因病逝世後,大學委員會公推奉天省省長劉尚清繼任校長,踵事增華,歷有建設。 1928年8月16日,震驚中外的皇姑屯事件剛剛過去兩個多月,身負國仇家恨的東北保安委員會委員長張學良繼任東北大學校長。壹直以教育為立國之本的少帥對東大的發展傾註了大量心血,明確提出以“研究高深學術,培養專門人才,應社會之需要,謀求文化之發展”為辦學宗旨,在學校建設和管理方面采取了壹系列新舉措,東北大學從此進入了發展的新時期。 為改善辦學條件,張學良校長先後***捐獻180萬現洋,建築文法學院教學樓各壹座、可容數百人的凹字型學生宿舍壹座、教授住宅38棟、化學館、紡織館、圖書館、實驗室及馬蹄形體育場等。時任建築委員會技術部主任的孫國封院長曾言:本校此次建築實為東三省偉大工程。對於東大的建築,壹位老校友這樣深情回憶:東北大學學堂的教室,建築宏偉、工精料美,樣式新異,斜陽夕照,輝煌美麗,眩目奪神,而我們得在這個教室裏受課,是何等的榮幸!何等的快樂! 1929年7月1日,東北大學第壹屆畢業典禮,張學良校長向120名學生頒發畢業證書,授予學士學位。各系畢業成績第壹的學生還由學校選送,往英美德各國留學深造。同年秋,文法兩院學生遷入北陵校區,東北大學羽翼漸豐。 東北大學宏偉校園不僅留下了學子求學的腳步,也留下了眾多名師辛勤耕耘的身影。張學良校長重金禮聘,廣招良師,章士釗、梁漱溟、羅文幹、馮祖恂、劉先州等壹批名師執教東大,可謂英才薈萃,俊彥雲集。 1928年8月,結束歐洲旅行考察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婦應張學良校長邀請來東大,著手創建中國第壹個建築系。破除男女之隔閡,並給予婦女界以研究高深學術之機會,張學良校長上任伊始便極力倡導男女同校。1928年9月,各科***50名女生走入東北大學校門,從此開創東北大學男女同校之新紀元。 張學良出任東大校長之後對體育教育異常重視,增聘體育教員,組織學生代表隊參加各類體育比賽。1929年第14屆華北運動會在東北大學舉行,東大健兒大顯神威,破數項全國紀錄,奪得男子田徑賽第壹名。東大足球隊、籃球隊還遠征日本進行比賽。東大學子以其強健的體魄駁斥了“東亞病夫”的謬論。 到1930年秋,東大有6個學院24個系8個專修科,舍宇壯麗、設備充足,經費充裕,良師薈萃,學風淳穆,極壹時之盛。 正當學校蓬勃發展之際,“九壹八”的炮火炸碎了東北大學的強校之夢。 2:風雨載途 (1931-1949) 1931年“九壹八”事變爆發,日軍壹夜之間占領沈陽,城陷未幾,日本南滿公學學堂堂長來校,偽致慰問,勸照常上課,稱經費由日本供給。全校師生悲憤已極,嚴詞拒絕,被迫走上流亡之路,成為第壹所流亡大學,東大師生先到北平、後遷開封、西安,南下三臺,壹路求學,壹路鬥爭。 1931年9月26日東北大學大部分師生遷往北平,教授們組織“教授代表會”,推動學校復校事宜,學生也成立了“東大臨時學生會”,協助教授們工作。10月18日,學校借北平南兵馬司舊稅務監督公署為校舍,勉強復課。因條件所限,部分系科停辦,同時添加邊疆政治系、家政系等實用學科。 1932年,為了粉碎日本帝國主義霸占我國東北合法化的陰謀,艱難辦學的張學良校長出資8000現洋資助我校學生劉長春參加第十屆奧運會,此舉給日本帝國主義以有力的還擊。1932年7月30日,劉長春手執中國國旗闊步走在奧運會開幕式上,這是中國首次派運動員參加奧運會。 1935年日本帝國主義制造了旨在侵吞我國華北的壹系列事件,而南京國民黨政府卻壹再退讓,並準備於12月9日成立“冀察政務委員會”,以適應日本關於“華北政權特殊化”的要求。12月9日,在中國***產黨的領導下,北平市學生救國聯合會組織發動了“壹二.九”學生抗日愛國運動,在其他學校師生受軍警圍困,未能及時到達的情況下,東大師生沖破手持大刀的軍警包圍,孤軍出動,從崇元觀到西四北大街,再到東郊民巷,他們冒著嚴寒,壹直堅持到夜晚,成為鬥爭中的主力和先鋒。盡管有人被捕,有人受傷,但學生們仍然頑強鬥爭,緊接著又舉行了“壹二·壹六”示威遊行。斯諾曾這樣評述“壹二九”運動——“這是我第壹次看到中國知識青年所表現出來的政治勇氣,情景振奮人心,無論對參加者還是旁觀者來說都是如此”。 東北大學體育專修科音樂教師閻紹璩也親身經歷了這次鬥爭。1936年,閻紹璩以著名詩人光未然的詩作《五月的鮮花》為詞,譜曲壹首,將他在“壹二.九”運動中的真實感受,化作悠遠的旋律——五月的鮮花開遍了原野,鮮花掩埋了誌士的鮮血,為了挽救這垂危的民族,他們曾頑強的抗爭不惜……這首從東大校園唱出的歌壹問世,就在抗日民眾中引起強烈***鳴,並被迅速傳唱,而這首歌也連同那次振奮人心的愛國運動壹起載入史冊。而今,每到12月9日,東大校園就又會傳出那熟悉的旋律,那段不同尋常的歷史也伴著歌聲走進年輕東大人的心裏。 “壹二九”運動以後,華北局勢危在旦夕,“華北之大,已放不下壹張平靜的書桌。”各大學於是紛紛準備外遷。1936年初,張學良校長在西安西門外選定陜西省立農林職業專科學校舊址為校舍,東大工學院及補習班率先遷往西安,成立西安分校。2月24日,西安分校正式上課。在這抗日的大後方,兩度遷校的東大師生,渴望安寧的環境,渴望潛心治學。 正在西安任職的張學良將軍,為給東大創造適宜的發展環境,籌資15萬元,修建校舍。在修建大禮堂時,張將軍有感於“九·壹八”後國破校散的處境,在禮堂基石上題詞:“沈陽設校,經始維艱;至‘九壹八’,懆遭摧殘,流離燕市,轉徙長安,勖爾多士,復我河山!” 輾轉之中東大師生在努力學習的同時,積極投入抗日救亡活動的洪流之中。1936年,“壹二.九”運動壹周年那天,西安壹萬多青年學生,舉行了以“停止內戰,團結抗日”為中心內容的請願遊行。東北大學西安分校的學生,走在遊行隊伍的最前面,高呼:“槍口對外,打倒日本帝國主義”“停止內戰,打回老家去!”等口號,在向陜西省主席邵力子請願未達到目的的情況下,沖出軍警戒嚴的中山門,高唱救亡歌曲,向臨潼進發,向正在那裏的蔣介石請願。得知學生們要來臨潼的消息,蔣介石下令堵截學生,武裝鎮壓,格殺勿論。張學良校長深恐學生遭到傷害,驅車追上學生請願隊伍。勸阻學生返回校園。 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扣押了蔣介石,實行兵諫,逼蔣抗日。 “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促成了國***兩黨第二次合作,成為由國內戰爭走向抗日民族戰爭的轉折點。但西安事變以後,張學良校長卻從此失去自由,開始了半個多世紀的幽禁生活。1937年1月,南京國民黨政府委臧啟芳為代校長,根據國民黨政府南遷東北大學的指令,在開封河南大學內設東北大學辦事處,東北大學遷到開封。同年5月,東北大學改為國立,臧啟芳來西安接收西安分校,6月,開封學生遷來西安,集中辦學。 1938年春,日軍轟炸西安,東大不得不再度遷校,由陜入川。 東北大學暫借四川三臺縣舊試院和草堂寺及縣屬聯立高中之壹部分為校舍,工學院遷出,重點建設文、理、法、商學科。 在東北大學當年的校址上,而今壹所國家級示範中學——三臺中學,已在川內聲名赫赫。 當時壹批名師齊集東大,陸侃如、馮沅君、金毓黻、高亨、楊榮國、姚雪垠等先後來校任教。 1940年,著名學者金毓黻先生到東大籌備“東北史地經濟研究室”,盡管經費困難,物資缺乏,但在先生的苦心安排下,極短的時間內研究所便初具規模。壹批研究生追隨先生不僅鉆研歷史,亦關註現實,成果頗豐。 1942年,國民黨政府教育部令:改東北史地經濟研究室為文科研究所,研究生畢業給予碩士學位。東大的研究生教育,由此發端。 這壹時期東大編印的學術刊物《東北集刊》、《誌林》收錄了師生數百萬字的論文,研究課題從“大學精神”到“儒家政治思想的發展”;從“三臺物價”到“東北人口發展的特點”,涉獵之廣泛,調查之縝密,論證之嚴謹,令人嘆服。 學術研究欣欣向榮,學生活動蓬勃開展。學校通道兩旁壹直延伸到大門口的壁報都是學生的創作,以宣傳抗日,抨擊腐朽政治,揭露社會黑暗為主要內容。 “學聲”、“黑土地”等社團聚集了壹批熱血青年,成為進步學生成長的搖籃。學生劇團不僅在校內演出,還走出校門,舉行義演,所得款物,捐贈前線,支援抗戰。 在三臺這座川北小城,東大度過了8年時光,在物力財力兩感窘迫的歲月裏,師生們直面困苦,笑對艱難,追求學術發展,傳播進步文化,那段日子因此而熠熠生輝,三臺小城,因而平添萬千氣象。 老校友劉黑枷在文章《歌聲琴韻》中曾這樣回憶當年的情景:“我們那時在學校裏最愛唱的歌,是東北流亡三部曲、在松花江上等,每次唱歌都心潮激蕩,懷念故鄉,遙想前線,對真正領導抗戰的先進政黨激起無限景仰”。半個世紀過去了,東北大學80年校慶前夕,學校的記者趕往三臺采訪的時候,我們的老校友,把記者們領到了當時東大組織修建的防空洞裏,在那裏,老人們情不自禁的唱起了當年的歌。 1945年8月14日,東大師生與全國人民壹道迎來了抗戰勝利的曙光。在這場戰爭中,有60位東大人奮勇向前,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被授予烈士稱號。 當勝利來臨,人們百感交集,陸侃如教授欣然提筆撰寫對聯:萬裏流亡,嘗膽臥薪,緬懷黑水白山,此時真個還鄉去;八年抗戰,收京降敵,珍重禹時舜壤,來日無忘守土難。 1946年東大師生從三臺陸續返回沈陽,1947年2月在北陵原校址開學。1948年6月,國民黨在東北戰場敗局已定的情況下,命令東北大學再遷北平;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隨著新中國的成立,東北大學進入新的歷史時期。 3. 力耕躬學 (1949-1993) 東北全境解放後,為適應新中國建設對人才的大量需求,1949年3月,東北行政委員會決定,以東北大學工學院為基礎建立沈陽工學院,校址設在原沈陽奉天工業大學和市第二工科學校。次年4月東北人民政府工業部決定籌建東北工業大學,包括沈陽工學院、撫順礦專和鞍山工專。8月,東北人民政府發布命令,將上述三校合組為東北工學院,校址設在長沼湖,也就是現在的沈陽南湖,著名冶金專家靳樹梁擔任院長。1950年9月,東北工學院舉行成立大會暨首次開學典禮,當時學生2936人,教師417人。教師中既有原東北大學的教授,也有從全國各地招聘的專家、學者。廣納賢才,吸取各方專家之所長。受聘的教師來自天南海北,有的是高等學府的名師,有的是生產單位的技術專家。建國之初,在教育資源匱乏的情況下,這壹舉措,為東工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剛剛成立的東北工學院,各項工作迅速展開,從招聘教師,到招收學生;從專業的設置到基層教學組織的創建,為了讓學校盡快走上正軌,大家只爭朝夕。 1951年10月8日,東北人民政府批準了東北工學院南湖基建工程開工申請,南湖校區的建設緊鑼密鼓地展開。經過壹年多的施工,1953年4月17日,原鐵西校址交給工農速成中學,東北工學院遷往南湖校址。 當時的院長靳樹梁曾在壹首詞中這樣描繪南湖舊時的景象:“風自吹襟,人爭掩鼻,汩汩溝流半糞汙,湖安在?指幾行衰柳,壹片黃瀘。”然而,經過東工人幾百個晝夜的建設,這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再也尋不到舊時的模樣。壹代又壹代青年學子從這裏汲取知識的甘露,獲得智慧的啟迪,這裏也便成為年輕的夢開始的地方。光陰荏苒,而今用夢和希望滋潤的校園,越發顯出勃勃生機,新建築鱗次櫛比,新景觀悅目賞心。 1952年,全國範圍進行高校院系調整。根據國家建設需要,大連工學院的電機系;哈爾濱工業大學的采礦系、冶金系;山東大學采礦系均並入東工。東工的化工系各組,土木系的水利、路工兩組,機械系的汽車組調到大連工學院。地質系各組、數學系、物理系全體學生及部分教師分別調整到長春地質學院、東北人民大學(現為吉林大學)、東大。 院系調整後,東北工學院進壹步修訂了專業教學計劃和課程大綱,認真改進和充實教研組。建校以來,這種在實踐中的改進就從未停止過。不斷總結教育、教學過程中的經驗、教訓;研究、完善教學法;編寫、翻譯教材,以《現代煉鐵學》為代表的壹批優秀教材正是那壹時期教師們的心血結晶。 教師們高昂的工作熱情也深深地感染著學生,學生中勤奮好學蔚然成風。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采礦系五四屆采煤甲乙兩班。1954年4月,東工發布了《關於介紹五四煤甲、乙兩班學習經驗的通令》,決定授予兩班“學習模範班”稱號,“五四煤”的經驗開始在學生中推廣。 而今,“五四煤”的成員都已進入古稀之年,但他們踏實、嚴謹的學風成為壹筆寶貴財富,感召著後來的學子。 東北大學早在建校之初,就以“知行合壹”為校訓,註重實踐。來自生產第壹線的靳樹梁院長更是對此身體力行。他帶領幾位青年教師為本溪鋼鐵公司成功地解決了高爐結瘤問題;在四川威遠鋼鐵廠高爐改造失敗,四處求助甚至借鑒了蘇聯經驗,仍無濟於事的情況下,切中要害,提出科學、有效的解決方案,為高爐的正常生產做出貢獻。 他主張工科院校要實行廠校合作,教學要面向生產,理論要聯系實際。在他的倡導下,東工與多家廠礦、科研院所簽訂了合作合同,***同對生產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科學研究。學生的認識實習、生產實習、畢業實習環節得到強化。 在此基礎上,按照培養工程師的目標,東工首先對礦區開采專業五三屆學生進行畢業設計,這是全國工科院校中最早進行畢業設計的專業。教育部肯定了畢業設計的經驗,並向全國高等工科院校進行推廣。面向實踐夯實理論基礎,東工人求真、務實的精神就已經在孕育之中。 1953年,學校召開了科學研究座談會,確立了“在加強教學工作的基礎上,並與教學工作密切結合起來,逐步開展科學研究工作”的方針。此後,學校開始有計劃地組織教師進行科學研究工作,學生中的科研工作也逐步展開。 1953年末東工出版了第壹本《科學研究資料》; 1955年初,舉行了第壹次科學報告會;同年召開學生科學報告會,選舉產生了學生科學技術協會。 1955年6月,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會成立,院長靳樹梁教授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1957年教師謝緒愷,在第壹屆全國力學學術會議上,宣讀了《研究線性系統穩定性的新方法》論文,提出了多項式穩定的必要條件和充分條件。該組條件後來被編入《壹般力學》教材中,被命名為“謝緒愷判據”。 1958年國慶前夕,國內第壹臺模擬電子計算機在東北工學院研制成功。與今天的PC機相比,這臺計算機占地30平方米,堪稱龐然大物,然而就是這個龐然大物,為中國的信息技術發展寫下光輝的壹筆,這壹筆凝聚了東工人的智慧、東工人的堅忍不拔的努力和奮鬥。 經過十年的建設,東北工學院獲得長足發展,1960年10月根據中***中央《關於增加全國重點高等學校的決定》,東北工學院被列為全國64所重點大學之壹。這為東北工學院的發展揭開了新的壹頁。 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學校招收了文革後第壹批學生,***計1667名。東北工學院再次成為莘莘學子向往的著名學府; 1978年,在全國科學大會上,煉鐵教研室被評為先進集體,教師張嗣瀛被評為先進科技工作者,22項科研成果獲優秀成果獎; 1978年,東北工學院首批被恢復為全國88所重點高校之壹。 1978年,在廣泛調查和討論基礎上,學校制定了《東北工學院1978至1985年規劃》。規劃中明確指出:“盡快把我院整頓、建設和發展成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研中心;既出科研成果,又出專門人才的社會主義理工科大學。”在這壹思想的指導下,學校工作重點迅速轉移到教學和科研上來。 以釩鈦磁鐵礦高爐冶煉新工藝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壹等獎為代表,東工人用他們特有的勤奮和智慧,培育出壹大批科研成果,科學研究之風大興,科研工作開展地有聲有色。 進入20世紀80年代,在改革開放政策的指引下,東北工學院本著“以改革促發展”的原則,緊緊圍繞兩個中心,推行壹系列改革,極大地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1986年11月6日,李鵬副總理視察東工,並題詞勉勵:“堅持教育改革,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優秀人才”。 1978年後,東北工學院恢復了招收研究生制度。1986年4月,國家教委批準東工試辦研究生院,這是學校把高層次人才培養作為重要任務的裏程碑,也是東北工學院步入第壹層次大學的重要標誌。 1987年繼遼寧分院之後,東北工學院成立了秦皇島分院,1988年4月,成立了冶金部東北工學院繼續教育中心,同年9月國家教委批準東工成立成人教育學院。這些變化使東工在人才培養上,從過去比較單壹的以培養工科全日制本科生為目標的辦學結構,逐步轉變成以研究生與本科生為主體,多層次、多類型並存,以工科為主體,理工文管相結合的辦學結構。技產業?結論是不但要辦,而且要辦好。 1988年,在時任東北工學院院長陸鐘武的倡導下,沈陽開始建立南湖科技開發區,確定建立“東北工學院科學園”和“三好街科技壹條街”;東工乘勢而上,提出“項目起步,政策導向,滾動發展,分步實施”的建園方針;確定“軟件開發”、“醫用全身CT”等4個起步項目,把毗鄰“三好街”的院墻推倒,劃出相鄰的80畝校園作“科學園”。這標誌著東北工學院開始融入社會,積極投身國民經濟建設。這也是我國第壹個以大學命名並被世界大學科學園協會接受為會員的科學園。國內知名的東大軟件集團就是從這個科技園中成長起來的。1988年,研制出國內第壹臺電子數字計算機的李華天教授的弟子,年僅33歲的東北工學院教授劉積任帶領3個年輕人,以三臺電腦、三萬元科研經費開始了他們在信息技術領域的艱難創業,這便是東軟傳奇的開篇。 4. 知馨行遠 (1993-2003) 1993年,原國家教委正式批復將東北工學院復名為東北大學。4月22日復名儀式隆重舉行。在東北大學的發展史上,這是值得銘記的壹天。 復名以後的東北大學抓住了壹個又壹個發展機遇: 1996年成為全國首批進入“211工程”建設的重點大學; 1999年成為教育部直屬的國家重點大學; 2001年實現部、省、市***建。 東北大學充分借鑒世界壹流大學的發展經驗,對時代特征和教育發展的規律進行深入分析,並結合自身發展的特色,確立了建設“多科性、研究型、國際化”的國內壹流、國際知名的現代大學的奮鬥目標。在現代大學奮鬥目標的內涵中,多科性是基礎;研究型是核心;國際化是重要途徑之壹。 2002年,在全國壹級學科評估中,自動控制學科名列第壹,計算機應用學科名列第九。這兩個學科還建成了國家冶金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計算機軟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數字化醫學影像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其學科水平國內壹流。 材料學科在保持金屬材料優勢領域的同時,正在向陶瓷材料和材料應用技術方面拓寬。在材料織構與晶界設計、合金相圖與合金設計等研究領域取得了壹系列重要基礎性成果,基礎研究逐漸與國際前沿接軌並同步發展。以這些學科為代表,東大的整體學科水平大幅度提高,95年以來,國家重點學科由2個增加到7個;遼寧省重點學科由8個增加到18個。學科結構得到進壹步優化完善,學科門類由5個增加到8個、覆蓋的壹級學科由19個增加到27個、博士後流動站由5個增加到9個、博士學位授權點由23個增加到31個、碩士學位授權點由40個增加到76個,本科生專業由34個增加到49個。還獲得了MBA、MPA和工程碩士三個專業學位授權。 近十年來,獲國家各級各類科技成果獎勵626項,省部級壹等獎以上77項,由東大獨立完成或牽頭的項目占絕大多數,解決重大科技課題的項目不斷增加。職務發明專利申請合計281項;職務發明專利授權合計176項。 學校承擔國家和企業科技制高點項目總計7454項,經費174233萬元,科研經費總量在普通高校中始終處於前列。科技經費自1995年突破億元以來,連年攀升。1999年東北大學的全口徑科研經費為2.04億元,居全國高校第六位;2000年達2.72億元,人均科研經費19.22萬元,是“九五”初期的2倍;2002年全口徑科研經費為3.28億元,人均22.69萬元。 學校註重基礎研究,提高原始創新能力,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的申報中取得豐碩成果,柴天佑教授當選《復雜生產制造過程實時、智能控制與優化理論和方法研究》項目的首席科學家。學校在《新壹代鋼鐵材料的重大基礎研究》和《提高鋁材質量的基礎研究》等國家重大基礎研究項目中,***獲得5項課題級、13項專題級的研究項目。 學校發表學術論文數量逐年增加,被三大檢索收錄論文***計1915篇,核心期刊5507篇。《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年成為世界著名檢索系統之壹的EICompendex的核心期刊,邁出了走向世界的第壹步。從2000年起,被EI收錄論文數連續三年名列全國高校學報前五位,學術影響不斷擴大。學校主辦的《控制與決策》雜誌,在國內信息與系統科學領域的同類雜誌中位居第2位。 在這樣的環境和條件下,東大師資隊伍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結構趨於合理,層次明顯提高。到“九五”末期,生師比達到15:1;兩院院士由2人增加到6人;4人被聘為教育部第四屆科學技術委員會學部委員。 東大的舞臺是寬廣的,不僅僅是學習,她還給學生在各個方面都創造發展的機會。開放的環境、自由的氛圍,學生的各方面素質在這裏經過鍛煉,得到提升,東大成為莘莘學子成長的加油站。95年以來,學生累計600余人次在各級各類學科競賽中獲得優異成績,其中100余人次在國際級大賽中取得名次,為國爭光。 東北大學堅持面向世界,開放辦學,先後同美、日、英、德、法、意、以及臺灣、香港等20個國家和地區的81所大學、科研院所建立了學術交流關系;邀請了2000多位外籍專家來校任教、講學和合作科研。***聘請50余位國內外著名學者為東北大學名譽教授和兼職教授;先後選派教師1600多人(次)出國進修、講學和科研合作,回國後成為骨幹,大大提高了學校的教學和科研水平。
已經超出了字數,所以不全。您如果想得到具體的信息,可以登陸東北大學網站或者到東北大學校史館了解。
東北大學校史館在東北大學的漢卿會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