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網絡遊戲對少年兒童的危害》怎麽寫
1、阻礙了少年兒童的大腦正常發育
電腦遊戲只刺激了視覺和運動有關的那部分腦活動,而阻礙了少年兒童的大腦正常發育。很明顯,整天坐在電腦面前的青少年,其它諸如言語能力、社交能力、自知能力等的發展必然會受到影響。實踐也證明,長期玩網遊的青少年由於長時間通過鍵盤輸入間接與人交流、溝通,他們最基本的與他人交流的言語能力下降。有的青少年甚至缺乏正確認識自己並選擇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
2、嚴重摧殘身體健康
沈迷於網絡遊戲的人精神高度集中,伴隨著血液加速、心跳加快,人的體力、精力消耗很大,有時在玩的興頭上就連吃飯、睡覺也忘了,致使過度疲勞。曾有過報道說,壹中學生壹連在網吧泡了十幾天,其視力由1.2下降到0.2;壹名13歲學生從家裏偷出300元錢在網吧玩網絡遊戲長達4天4夜,最終同天網絡遊戲的強烈刺激和驚心魂魄的打鬥,遊戲者血壓升高,心跳過速,又加上過度疲勞,猝死於網吧。
3、逃課玩遊戲,影響學習
曾經有壹位教師這樣說,學生壹旦進入網吧,成績必然會直線下降。我們無法真正進入那些網迷的內心世界去體味他們的感受,但可以從他們遊離的眼神、漲紅的眼睛、疲憊的心理感受到他們已經沒有多少精力去搞學習了。如果孩子愛踢球,壹天最多耽誤壹兩個小時的時間;如果貪吃,壹天最多花十幾元;但如果孩子迷上網吧,足以使壹個很有希望的有學生放棄學業,毀了自己的壹生!這不是危言聳聽,只要聽聽老師,家長揪心的訴說,看看孩子們失魂丟魄的樣子就知道了。
4、心理易受損扭曲
有些同學上網的目的是調節心情的,學校課務負擔重,心理壓力大,能在網上找個朋友聊聊天,心情可以得到放松,情緒會變得穩定。我們不否認此說法,部分同學把握得好,對調節心智有壹定益處,但實際上,許多青少年學生壹旦上網,便無法控制,將太多的時間精力花在網吧裏,致使學業受影響,老師批評,家長生氣,久而久之出現了蝗恐、矛盾、沈默寡言等心理問題。沈迷於網絡遊戲,會更加缺乏人際交流,產生自閉傾向。長期沈迷於網絡和遊戲,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焦慮、緊張、憂郁等等癥狀,大腦發育處於亞健康狀態或直接導致心理障礙。
由於在網絡遊戲的虛擬世界裏,青少年不需要面對現實中的挫折,不需要接受社會規範和其他人的監督,可以隨心所欲地宣泄情感,長此以住會淡化現實社會規範的要求,極易暴力犯罪埋下隱患。
5、容易引發青少年犯罪
網絡遊戲大多以“攻擊、戰鬥、競爭”為主要成分,長期玩飈車、砍殺、爆破、槍戰等遊戲,火爆刺激的內容容易使遊戲者模糊道德認知,淡化遊戲虛擬與現實生活的差異,誤認為這種通過傷害他人而達成目的的方式是合理的。壹旦形成了這種錯誤觀點,便會不擇手段,欺詐、偷盜甚至對他人施暴。
進出網吧的大多是沒有收入的中學生,為了能弄到進網吧的錢,有的結夥敲詐,有的偷盜搶劫。網吧也是壹些社會不良青年經常進出的場所,在這種場合裏的中小學生極易受到敲詐勒索,且在網吧內經常有打架鬥毆的事件發生。據報道,目前20%和未成年人犯罪與網吧有關。另外,沈迷於網絡遊戲也給家庭帶來了不安定因素。有的網吧經營惟利是圖,向過夜未成年人提拱飲食住宿,子女夜不歸宿,家長自然心急火燎,親戚朋友壹起出動,到處找人,影響壹家人的正常生活。
這還不算,還有更可怕的:兩少年因迷戀網絡遊戲 半年不到瘋狂作案53起!!還有………記者記得《半月談》上曾經報道過壹幕荒誕而真實的慘劇:壹名沈溺網絡遊戲虛擬世界的13歲男孩小藝(化名),選擇壹種特別造型告別了現實世界:站在天津市塘沽區海河外灘壹棟24層高樓頂上,雙臂平伸,雙腳交叉成飛天姿勢,縱身躍起朝著東南方向的大海“飛”去,去追尋網絡遊戲中的那些英雄朋友:大第安、泰蘭德、復仇天神以及守望者……
當時目睹這壹慘劇的壹位清潔工事後感嘆:“我從來沒看見過這樣壹種奇怪的自殺,設計好那麽標準的飛天姿勢,而且帶著笑臉,毫無痛苦!”
目前,因為玩電子遊戲而引發的道德失範、行為越軌甚至違法犯罪的問題正逐漸增多,暴力、色情遊戲甚至被壹些人稱為電子海洛因。有數據和案例證明網絡遊戲甚至可能引發犯罪。我國中部壹個省的少管所1000多名18歲以下少年犯,60%都是因為網癮引發的犯罪,最小的13歲,是因為向奶奶要錢上網,未遂後殺了奶奶。
青少年最好不要玩網絡遊戲,因為青少年是學文化長知識的時期,如壹上癮,為了虛擬世界中的虛假自我就不分晝夜地練級、放棄了學習和工作,更糟糕的是,會使青少年變得好鬥了,遊戲中常常會無故被別的玩家“殺”(PK)了,為了報復就拼命練級,等到等級高了卻也去無故“殺”人,這樣殺來殺去,心態變了,心理扭曲了,有些年青人玩遊戲沒錢就偷、搶,帶著這種心理到社會上後,就非常容易走上犯罪道路。大家知道,時間是人生中最寶貴的資源,是人生最珍貴的資本,青少年把許多時間花在遊戲上,實在是在用網絡遊戲這把火燃燒掉了自己的美好青春年華!俗話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想想都覺得可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