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黃河變清了,真的有可能破壞生態平衡嗎?

黃河變清了,真的有可能破壞生態平衡嗎?

黃河,世界五大長河之壹,中國人的“母親河”,這幾年正在發生深刻變化。最近,調查人員從呼和浩特托克托縣河口鎮到鄭州桃花峪壹路下來,1200多公裏的黃河中遊,已然變成了壹河的清水;直到河南開封,黃河才呈淺黃色。

黃河水,真的變清了。專家認為,這是從1946年開展“人民治黃”至今,幾代中國人不懈努力的成果。

64萬平方公裏的黃土高原,是黃河泥沙的主要來源。幾十年來,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從未停止,現在已見成效,平均每年減少入黃泥沙達到4.35億噸。效果還不止這些,或許是由於生態系統的整體性,原本每年輸送16億噸泥沙的黃河,從2000年以後的平均輸沙量只有2.64億噸。

對於黃河泥沙驟減的原因,科學家還在調查。但無論怎樣,中國人千年以來的夢想,終於快要完全實現了。

從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的2500多年中,有記載的黃河決口泛濫年份就有543年,決堤次數達1590余次,改道26次。黃河養育了兩岸的人們,也給人們帶來深重災難。而隨著治沙工程的實施,加上對對水庫堤防的防護,“黃河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安全的大河之壹”。

但這種改變的短期影響不容忽視。長期以來,黃河沿岸的植被和動物都已經適應了黃河泥沙的環境,驟然改變勢必會造成生態平衡的破壞。比如黃河中的特有魚類黃河鯉魚,就可能會對它們的生活習性產生影響。

另外,黃河泥沙雖然淤積河床,但對黃河入海口的沖積平原起到了改良土壤和擴大陸地面積的作用。壹旦泥沙減少,對沖擊平原的生態環境勢必會帶來負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