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車發動機是水冷的好還是自然風冷的好?
在冷卻方面,摩托車與汽車不同,絕大多數汽車發動機是水冷卻,統壹得很。而摩托車發動機既有風冷卻還有水冷卻,風冷卻還分有自然風冷卻和強制風冷卻。到底采用哪壹種方式冷卻,或是多種方式混合,這決定於發動機的結構和安裝位置。風冷卻的發動機氣缸外表面有數片散熱片,散熱片的表面積是氣缸表面積的10倍以上,空氣流經散熱片時帶走熱量從而達到冷卻目的。自然風冷依靠車輛運動時所產生的空氣氣流冷卻,而強制風冷卻的發動機帶有風扇,用它吹風冷卻氣缸表面,多用於發動機隱藏在車身內的踏板車。水冷卻實質上是在風冷卻的基礎上再加上水冷卻。它帶有散熱器(水箱)、節溫器、水泵、水管等。散熱器後面裝有風扇強制通風冷卻,整個水冷卻系統與汽車冷卻系統差不多。冷卻水在水泵的驅動下不斷循環,經過散熱器降溫,在節溫器閥控制下(控制水溫在80度左右)通過氣缸體水套吸熱再回到散熱器,從而達到冷卻目的。水冷卻多用在250毫升以上大排量摩托車上,但近年有些125毫升摩托車也采用水冷卻方式。目前,我國摩托車產品和在用摩托車絕大部分是低排量的。因此絕大多數摩托車采用風冷卻方式,但也有壹些摩托車是用水冷卻方式。在125毫升級等低排量的摩托車中,到底是選擇水冷卻還是選擇風冷卻好,首先要比較壹下兩者有什麽優缺點。兩者比較,水冷卻的效果要好得多,冷卻均勻,不會受到外界環境影響,可以提高發動機的負載。但因為構造復雜成本較高,出故障的機會也多,而且由於有風扇、水泵等耗能裝置,發動機功率損耗大。風冷卻的摩托車構造簡單成本較低,發動機功率利用率高,維護方便。但缺點也不少,冷卻面不均勻,受外界環境影響大。例如在夏天,如果馬路堵塞開開停停緩慢行駛,長時間低速和怠速運行氣缸就會過熱,容易爆燃產生不正常的燃燒,功率下降,噪音增大。但是這些問題的產生是可以人為避免的。\r\n\r\n4沖程摩托車發動機 \r\n4沖程摩托車發動機在“2沖程摩托車發動機”壹文中已經有所介紹,它的壹個工作循環分有進氣、壓縮、作功和排氣等4個沖程,曲軸要旋轉2周,活塞要上下各2次,帶有氣門裝置。4沖程發動機比2沖程發動機結構復雜,功率消耗大。但它有工作平穩,燃燒性能好,汙染排放低,節省燃油的優點。因此,國內的摩托車已經普遍使用4沖程摩托車發動機。摩托車不采用柴油機,因為柴油機采用壓燃式作功,必須要有相當的重量才能減少振動,而且轉速比較慢,對於靈巧快速的摩托車來說就沒有什麽應用價值。\r\n\r\n多數人使用的摩托車發動機都是風冷卻方式,這與汽車發動機都是采用強制性水冷卻方式是不同的。由於摩托車發動機有它的特殊性,因此人們在選購摩托車時,重要的選擇標準之壹是發動機的工作容量和構造形式。目前國產摩托車以100c.c和125c.c的風冷式單缸4沖程發動機最普遍。例如125c.c是指發動機的排量。單缸機排量=氣缸截面積(園面積)×活塞行程(見圖),如果是2氣缸機,總排量=單缸機排量×2。為直觀了解氣缸口徑大小,技術性能表上壹般只標註活塞的直徑。\r\n\r\n[快車下載]:\r\n\r\n4沖程摩托車發動機構造形式註重於兩個方面,壹個是冷卻方式,另壹個是凸輪軸位置。摩托車發動機的缸體缸蓋壹般用鋁合金鑄造而成,外表面有散熱片。相當多的小排量摩托車是單缸,采用風冷卻形式,只有部分大排量摩托車是用雙缸或多缸,采用水冷卻或水油冷卻形式。如果是單缸4沖程摩托車發動機,采用風冷卻也足夠了。至於用水冷卻方式,由於要用水箱、水箱風扇、水泵、輸水管等設備,不但增加成本還要消耗功率,這種方式只有在大中排量的摩托車上使用。至於有壹些125c.c的單缸4沖程摩托車發動機也用水冷卻,除非發動機轉速有大幅度提高,壓縮比增大,否則這只是迎合市場上的心理需要而已,對車輛的性能並無實質性的提高。至於凸輪軸的位置,目前多數4沖程摩托車發動機是采用頂置式氣門(OHV)和頂置式凸輪軸(OHC)(頂置式凸輪軸的好處參閱本網《技術漫淡》發動機欄目)。無庸置疑,水冷卻和風冷卻的摩托車都有其優點也有其缺點,關鍵的壹點是使用價值。以低排量摩托車來說,從功率利用、維護方便、價格低廉的角度出發,風冷卻應是最好的選擇。從機器應用的角度來考慮,若兩者都能達到壹個目的,為什麽不選擇最簡單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