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學術造假包括哪些形式

學術造假包括哪些形式

學術造假包括:杜撰、篡改和剽竊。

第壹種就是杜撰,那麽什麽是杜撰呢?也就是所謂的捏造,這種造假主要是根據自己的主觀想象得到壹種結果,而不通過試驗、調查。另外也表現為對科學和實驗結果不尊重,按照個人想法無中生有、捏造論據以支持某種理論的正確性。如引言案例中,韓春雨團隊因科研界無法重復其實驗結果主動撤稿。

第二種就是篡改,那麽篡改的主要形式是不尊重實驗結果,而根據自己的期望隨便的修改原始的實驗數據。如在物理實驗中,大家根據理論值隨意修改得到的實驗結果,而不尊重實驗真實的結果。

第三種剽竊,那麽剽竊主要是指抄襲別人的科研成果,並且以自己的名義進行發表的行為。通常表現為引用別人的學術思想、學術觀點但是又不註明出處。當然,在對剽竊的認定上,很難將剽竊部分和合理引用區分開來,並且存在抄襲者常常以“合理引用”作為自己剽竊行為的開脫借口。

產生原因:

近年來,中國高校弄虛作假現象比較嚴重。學術醜聞在過去的2009年頻頻曝光,學術腐敗已經蔓延到多數的學術領域。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楊玉聖稱,幾乎中國所有高校都有學者涉嫌學術造假或腐敗。

高教研究專家、華東師大唐安國教授指出,學術環境比較浮躁,壹些人在名利的誘惑面前心態失衡,某些監管制度的嚴重缺失,這又為他們打開了方便之門;另外,學校要爭排行,壹般很難對科研項目和科研人員進行有效的審查。

高校問題研究專家熊丙奇教授對此認為,之所以長期以來高校學術不夠規範甚至失範,壹方面,對於校方來說,處理學術不端事件,可能影響學校形象、影響自身政績;另壹方面,處理學術不端事件,可能牽涉到諸多既得利益,包括申請課題、爭取經費;

此外,校方明白,不少教師的不端行為,其實是各類不合理的量化指標所逼出來的,包括經費指標、課題指標、論文指標、專利指標,導致大學校園充滿浮躁與急功近利。“高校的學術失範,有學者自身道德方面的原因,但更多是由於當前的學術體制造成。”熊丙奇認為,更重要的是在教育體制內整體建立減少失範、防範失範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