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寧縣第二中學的發展歷程
會寧二中創辦於1969年,始稱會寧縣城關中學,首任校長王元芳同誌。校址在今東關小學,城關公社管理。1972年歸屬縣教育局管理後,學校增加高中班額,規模有所擴大。1973年,縣教育局征用南關、西關生產隊可耕地和南關大隊爐渣院57.57畝,籌建城關中學新址(今會寧二中校址)。1977年2月,會寧縣委決定將城關中學更名為會寧縣第二中學,並列為縣辦重點中學。1979年,經學校與城關公社協商,征用西關、南關、東關三個生產隊耕地13.8畝,動員全校師生拆挖城墻,夯填城壕,使校園面積擴大到83畝。
因此,會寧二中真正選定校址、建設初具規模是在改革開放以後。30多年來,壹代又壹代的二中人,在歷屆縣委、縣政府和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在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堅持“以生為本,以師立校,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辦學理念,緊緊圍繞培養“四有”新人這壹目標,在教育教學諸方面取得了壹系列令人矚目的成績。
改革開放以來,學校積澱了厚重的文化底蘊,養成了務實的良好校風,也鑄就了自強不息的精神傳統,為社會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建設人才。特別是為大中專院校輸送學生17300多名,其中考入清華、北大、復旦、南開、中科大等名牌大學的有400多人。在考入大中專院校的近兩萬學子中,獲得碩士學位的近千名,成為博士、博士後的超過200多人。如今他們有的已成為文化翹楚和科技精英,像留英博士後崔勝,留美博士後馮珂、李萬同,留日博士王輝等;有的成為政壇驕子和商海俊秀,如廳長何振中、市長牛新民等;也有的成為在各行各業做出驕人業績的能人強者,如 “五壹”勞動獎章獲得者王申平。恢復高考以來的全縣文理科狀元,出自二中的就有壹半。
40年來,學校多次得到上級領導的關懷和各級部門的嘉獎。1984年12月,學校被評為全國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1985年9月10日第壹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甘肅省委常委、中***定西地委書記韓正卿來校視察,對學校的辦學成績給予充分肯定。1986年,原國家教委主任何東昌視察學校。原甘肅省委書記李子奇也來校視察,並題詞“教書育人”。1992年,原省委書記孫英視察會寧二中,對學校多年來取得的成績給予了肯定,並同全體教師合影留念。2007年,國家銀監會主席劉明康、甘肅省副省長馮健身、原財政部文教衛司副司長吳仰東、國家教育部資助中心主任馬文華來該校視察,看到該校辦學條件簡陋,卻創造了驚人的高考成績,贊嘆之余,紛紛表示要盡力改善辦學條件。馮省長當場答應撥付資金100萬元,吳司長當即答應100萬元。劉主席回京後,情牽自炊的寒門學子,多方奔走,最後籌資300萬元,用於思源餐廳和助學讀書樓的建設,這是學校有史以來受到的最大壹筆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