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見過哪些“買的沒有賣的精”的實例?
看看上面的這張圖片,跟妳是壹樣的經歷。我在某寶上面領了壹個天降的紅包5元,然後買了這個小孩玩具(標價9.9元),所以我貼了4.9元買了它。收到後我也是傻眼了,居然沒有我的手掌大,這麽迷妳,跟圖片跟賣家的介紹簡直就不是壹回事。
買汽車
我最有印象和體會最深的就是買汽車,要不是有熟人告訴我,我永遠想不明白賣家的套路。我現在告訴大家,買汽車要買性價比最高的中配汽車,不建議買低配或者高配汽車。
2年前我買汽車的時候,我自己去的4S店。
當時的低配版,沒有氣簾、沒有側氣囊,更別提倒車影像、天窗、無鑰匙起火了,座椅都是織物的,中控沒有,導航不用想,甚至輪轂都是鋼的不是鋁的......這款車10萬。當時我是只有這個10萬的預算,剛好。但是我覺得在配置方面要啥啥沒有,感覺不值得。
這個時候銷售開始了她的表演。她跟我說,要不然讓我加點錢1萬這樣,她去跟銷經申請下,把這些我想要的配置加進去。當下我壹想,那各啥都沒有的殼都10萬了,如果把那些配置都加上,只需要加1萬元,那我不是賺了嗎?後面繼續聊,就上到了中配車,最後選了中配款。而且,其實,那些配置都上來之後,就是中配款車型了。
原來,賣家是看準了我們消費者認準了這個車品牌,可是我們消費者的預算只有10萬,但是10萬的車型就是啥都沒有的低配版,會覺得這個低配配不上這個價格,所以銷售才會讓我們消費者加價上中配。
簡單的說,賣家壓根就不想賣低配版的車給我,她的目的是要賣中配版的車給我。而且,數據統計結果,也是證明中配車型是賣的最好,銷量最高的。所以,這就是賣家的套路,讓妳加錢賣高價產品給妳。商家套路
商家的套路:用券
回到我開始的例子,就是被券誤導了。
壹個玩具鴿子標價4.9元,我看了沒有感覺。然後賣家換了套路,把價格加到了9.9元,給我壹張5元的優惠券,我感覺占到了便宜,很劃算,總價格還是沒變,但是我心裏覺得舒坦。
建議
現在網絡很多都是這個套路了,所以建議大家壹定要提高警惕,不要被商家用所謂的優惠券給套路住自己。只買對的,不買貴的,也不買沒有價值的。購物的時候選擇中配的商品是性價比相對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