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股票行情 - 史前生命大爆發觀後感400字

史前生命大爆發觀後感400字

奇蝦是巨型肉食動物,頭背部有壹對莖狀眼,口腔前側有壹對強壯的用於捕捉獵物的巨形前肢。根據其化石碎片推測,這類動物體長可達2米以上,而當時動物的平均大小卻只有幾毫米到幾厘米。

奇蝦的出現,標誌著在寒武紀初期,海洋的生態系統已經有了相當完整的金字塔式的食物鏈系統,而奇蝦就是位於這個金字塔頂端的生物。

五億三千萬年前,當時昆明周邊地區大約位於北緯15度,這壹緯度比現在中國的海南省地理位置還要靠南壹些。正是這個原因,溫暖的氣候,含礦質的海水,使蠕蟲、水母、節肢動物等多門類動物大量出現。

某壹天,在淺海洲坡的生物正在悠閑的活動,突然暴風雨來襲。

暴風雨過後,兇猛的泥石流吞沒了沿途的生物,造成淺海生物大規模集體死亡,它們活生生地被埋在泥石流之中。埋葬它們的突發事件不僅使各類動物活的時候就被快速埋葬,並在水中還產生了有毒物質,使動物在掙紮中快速窒息死亡,即便細菌在當時也難以生存繁衍。經過歲月的壓縮,它們變成薄薄的化石,被珍藏在石頭制成的書頁中。

在寒武紀大爆發前,地球上到底發生了什麽?是什麽導致這次瘋狂的進化?

距澄江不遠的晉寧縣位於滇池的東岸,近年來這裏也成了古生物學家探尋的基地。 從梅樹村動物群開始到澄江動物群短短不到幾百萬年,它們卻見證了大爆發的始末。

寒武紀大爆發從開始到結束大約只經歷了兩百多萬年的時間,它與整個地球生命歷史三十五億年相比較,就好像是壹天24小時中的壹分鐘還不到,只是非常短暫的壹瞬間。

為什麽在這“壹瞬間”,突然出現了如此眾多而豐富的生物?根據各種動物骨骼的演化,科學家們從大氣含氧量和海水成分中去尋找線索,認為含氧量的增高可能是導致大爆發的重要因素之壹。

壹些科學家認為,小型食草性動物的出現,才是大爆發的主要誘導因素。它們以別的細胞為食,有了掠食者,便有更多的生產者,以及更多的掠食者便演化出來。

壹些科學家卻認為是地球的臭氧層被破壞,大量宇宙射線直射,引起了基因突變。

最近,中國科學家在探索澄江動物群的基礎又發現了比它早5000多萬年的貴州甕安動物群。

不論哪壹種觀點,都在訴說著壹個事實,那就是生命的突然爆發。而從漸變的進化模式來說,這個過程至少得花幾十億年時間,而事實卻不是這樣。這個爆發不是簡單的數量增加,而是奠定了現代動物的基本門類及它們與後世動物進化的關系。

1991年,候先光教授在帽天山發現了壹種蠕蟲狀動物化石,命名為“雲南蟲”。當初,由於某些特征於解釋難,它被放在分類位置不定的蠕形動物。

四年後,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陳均遠教授在英國《自然》雜誌上首次提出雲南蟲屬最古老的脊索動物,拉開了它們神秘的面紗。

而西北大學舒德幹教授,由相同的線索,引出了不同的結論。

“它已經超出了非脊索動物的範圍。但是,我覺得因為它沒有肌節,沒有真正的脊索,也就是說不具備真正脊索動物的兩個基本特征。”

半索動物的論證遭到陳均遠的駁斥,他極力支持雲南蟲是脊索動物。

爭論往往是發現的契機。1999年4月,陳均遠教授等在昆明海口耳材村的山坡上發現了雲南蟲的近親“海口蟲”,把澄江動物群的研究推向了高潮。

海口蟲向世人提供了壹幅清晰的大爆發早期的、不容置疑的脊索動物的快照。

同年11月,西北大學舒德幹教授等又在昆明海口地區發現了保存極為完善的“昆明魚”化石,再次引發科學界的大震憾。

澄江動物群的“海口蟲”、“昆明魚”等珍奇化石的發現,使古生物學界形成了***識。在前寒武紀末期至寒武紀初期,地球上確實發生了壹次生物門類大創新事件,而且,現今的動物界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兩大類都參與了這次大爆發事件。

澄江動物群是地球早期生物演化實例的壹大奇跡,這部天書為人類窺視最古老的生命提供了豐富的咨詢。